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伍子胥挺惨的,楚平王被其太子少傅费无忌挑拨,杀了他的父兄。伍子胥和楚平王太子建出逃。到郑国,太子建被杀,伍子胥于是带着建的儿子胜逃往吴国。吴国,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即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伍子胥这会儿才得以施展才华,辅助吴王,以报楚王杀父兄之仇。
一直到九年之后,伍子胥和孙武觉得时机已到,才和吴王商定攻打楚国都城的大计。吴王攻入楚国郢都,伍子胥找不到楚昭王,就把楚平王的尸体挖出来,鞭尸三百之后,才解气。他从前交好的友人申包胥指责他枉顾天道,做没有人伦的事情。
“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逆施。’”
其对父兄之仇的耿耿于怀,对楚王和楚国的怨恨,经过近十年的压抑和发酵,可见极深。
太史公有感于伍子胥的隐忍和刚烈,叹其“弃小义,学大耻,名垂于后世”,“隐忍成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而后吴王阖庐被越王勾践伤指而死,夫差即位后。夫差偏信太宰嚭,不信伍子胥对越王勾践应斩草除根的谏言,并在嚭的谗言下,疑伍子胥不忠,赐剑令伍子胥自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多年后,反灭了吴国。
历史总是这样此起彼伏,渺小的人类在期间飘摇,有些坚强的人怀着坚定的想法,穷其一生为实现他的想法而奔忙,到头来,也许实现了愿望,而时间的长河,历史的跌宕,也一样最终把他淘汰了。蝼蚁一样的人类,有时能挣扎着发出一点微光,被人记着,然而大多数,也就泯然于时间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