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侠影30:那棵树上欢乐多

我家后园有棵一人合抱的大杏树,树干的主枝朝着九点钟太阳的方向倾斜长着,树龄足有几十年了,相传是上辈老太爷栽下的。
树很大,杏子很多,每年麦子黄时,便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杏子黄的红的缀满枝头,撩拨的和我年级相仿的一帮小鬼们整天魂不守舍地守在树下。我们倒不是为了吃那杏肉,虽然杏肉也很好吃,我们更想要的是那里面的杏核。杏核有大有小,正是我们“砸杏核”游戏的重要道具。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捡到一颗大杏核,用来做“砸杏核”游戏的“老母”,杏核越大就越适合做“老母”,胜率就越高。
“砸杏核”的游戏是这样玩儿的:首先在地上挖一个四指方圆、三指深的小坑,参与的人每人放几个小杏核于坑里,然后依序用自己手里的“老母”砸小杏核,砸出来的都归自己所有,所以有一个大杏核做“老母”是很重要的。之所以把大杏核叫做“老母”也是因此而来,意思是通过她赢了一把小的,像大杏核生了几个娃娃。
那时候,大人们都忙着挣工分,我们这些小鬼头就成了无人管的散兵游勇,整天在一起上蹿下跳,东游西荡。只要到了杏子黄的时节,我们便一个个兴奋起来,每天聚在一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杏树下弄个“大老母”。
由于杏树是我家的,所有人就都得听我指挥。杏子初黄时,由于杏核还不太硬,我便吩咐每人一次只采三个。一时间便见长棍短棍都照着那先黄的、大个的敲下去,谁敲掉就是谁的,吃掉杏肉,就剩下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杏核。待大家都已“狩猎”完成,树下早已挖好了小坑,游戏便开始了。大伙儿纷纷脱掉外衣,使出吃奶的劲儿吆喝着砸下去,一会儿便是一身汗水,满手的泥土弄得脸上一道道的,等到回家吃饭时,一些来了兴致的大人们还会问“赢了还是输了,又有新“老母”了吗?”
再过几天,满树的杏子都熟透了,招惹得比我们大的小孩子也加入了取食的行列。渐渐地,低枝上的杏子就全被敲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而高枝上的杏子眼看着又大又黄却够不着,大家就只能一天到晚的在树下转悠,一边玩游戏,一边留意着杏子落下的声音。只要耳边传来“啪”的一声,大家就纷纷抬起头来搜寻目标,一窝蜂似的跑过去哄抢。一遇到刮风下雨,待风散雨停后,散在各处的小鬼们便都拼命往树下跑,去捡掉落下来的杏子。很多杏子果肉都摔没了,只剩一个个光光的大杏核。
再往后,树上的杏子就基本很少了,但我们还是会时不时地再到杏树下抬头看看,地下瞅瞅,希望有一个被遗忘的,好捡个便宜。
如今,小孩子们有各式各样的玩具,也能由老师带领着做多姿多彩的游戏,谁也不曾听说过那“砸杏核”的老游戏了,但每当我想起那时的情景,还是会会心一笑,心里非常的怀念。
我永远忘不了,那高大的杏树上,那一树珍珠玛瑙般的杏子,风一吹,欢乐便掉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