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遇——哪里是归处
文/撸猫学长
已是四月份了,南方的春季即将过去,迎来初夏,时间推着生命蓬勃向上,那些未完成的事情早该在春天完成,想去的地方也该有了方向。 可我已经奔向北方了,前路充满未知,不知哪里是归处。下地铁那一刻,我和她挥手告别,在地铁站口仰头看见阴郁的天空。这是四月的大连,还下着雨夹雪,扑打着我裹在身上的大衣,噼啪有声。 我哆嗦着双手,进了一家牛肉面门店,点了一份牛肉面,感觉非常好吃。随后打车到预定好的旅馆。 第二天就要复试,我进了旅馆就开始背笔记。在一路颠簸之后,对笔记内容的理解出奇的清晰。 我发消息给她,说我到旅馆了。她也到了自己预定的旅馆。 第二天复试,还算顺利。之前背的笔记了然于胸。复试完我就回旅馆,晚上即坐飞机回学校。 临走时,我跟她说,我复试结束了,这就回学校。 她回我说,以后有机会的话,一起出来玩。我欣然答应。 我买了晚上的票,连夜赶回山东,到学校第二天,得知已被拟录取。东奔西走这么久,总算尘埃落定。 回到学校休息几日,我重新感受到体内力量的充盈。 晚饭过后,出门散步,然后晚上去图书馆看书,日复一日,过得无比轻松惬意。 回来一周,她来消息说,已被调剂院校录取。我真替她高兴。 穿过重重迷雾,我和她终于得以停靠在这座城市的海岸。约好以后一起出去玩的心愿,得偿之日并非无期。 也许是大学几年人际的损耗,让我懂得人与人能够勉励、欣赏,是如此不易;更加让我懂得,那些不期而至的惊喜和浪漫,是如此难得。 曾对一些人失望透顶,最后选择原谅。不欢而散说到底是因为志不同,道也不合,而我还学不会与这个世界妥协。 所以我如此渴望在路途中的欣喜相逢,结识新知,总胜过盯着既有现实的不如意。 若是不知哪里是归处,那就享受旅途中的风景。恰如若是不知结果,那就享受过程。 她跟我说,大学几年用勤恳和努力终于去到北京,却没能留在那里。 我问她说,很遗憾吧? 我没跟她说,令我遗憾的并非是结果的不尽人意,我遗憾的是在路途中看过难忘的风景、遇见的温柔,都被时间和距离慢慢地碾压到几近不见。 短暂相遇又悄然逝去的东西——在以后得用无数个生命的美好片段去填补这种遗憾留下的空缺。 她没说遗憾,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更多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也许吧,若非迫不得已,谁也不想重来一遍。 同在一座城市,我和她最终在冬日的大风天里相见。 平时忙于学业,加之离她的学校远,所以开学几个月,从没见过面。 有一天我就对她说,冬天想吃点儿好吃的,问她喜欢吃什么。 她说瞧瞧有哪些地方菜系。一番选择以后,决定和她去吃上海菜。 这家上海菜馆之前有朋友推荐,我给她推荐,她说好吃就行,对别的菜馆也不熟悉,怕“踩雷”。 约好时间在周六上午,下午她还得补课。那天的阳光暖暖地照着,这座沿海城市的大风天里,我们像阔别已久的友人,连见面都如此郑重其事。 我们来到一个商业广场,在一家上海菜馆里相对落座。才上午十一点,菜馆里人还少。我和她一起点几道特色菜,开始交谈。 我们在这家装潢精致的菜馆里,聊起学校的新生活,皆不尽人意,大抵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她课业比我繁重得多,学生寝室已经陈旧,还是以前的学校好。 我跟她说,可能对以前的学校留恋不舍,才会这样想。人在旧地方向往去到新的地方,以为可以奔向理想之地。换来换去,内心始终无法忘记,那个曾经无尽绚烂地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留下的印痕与故事,尽管在旁人看来,这些都无足轻重,平淡无奇。可自己却知道,正是这些东西构成记忆,乃至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与她共进午餐,基本都是她带话题。虽只在半年前见过一面,但现在举杯开怀,不见生疏感。我更加确证,人与人之间,并非单以相处时间来论亲疏。 我们吃完之后,她得赶回学校上课。所以我们一起走到地铁站,送她上地铁之前,想起口袋里的德芙巧克力,拿出来送给她,提醒她吃了补充能量,下午听课不会犯困。 她向我道谢。我们如第一次见面,在地铁站告别,我向郊区,她去海边。这座北方城市不再如最初遇见的那样荒凉,针叶林仍散发绿意,在冬日里越发蓬勃向上。我也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 声明:本文为纯文咖微信公众号原创作品,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以及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