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夏季的雨水,大都有一个特点,时间不定。记二十一日离开清河,至今已过七天。这段不长的日子,何亦未有,有些遗憾。《文学回忆录》十天前就读完了,想着写写读后感,然雨水总使我泛起愁思,只得延后。这实在费事。不过雨水是好的,只是它不合时宜。
木心先生到美国之后,开始了为期五年的讲学。我心里是佩服先生这个决定的,也很尊重。他非临危受命,可在那个时期,没有教室,没有课本,一切皆由先生自己写的讲义口传。座下一干学生,听木心神聊。方得先生这个伟大决定,后来才有《文学回忆录》这本大书。以希腊神话开始,至二十世纪现代文学结束,贯穿中外古今。所参照书籍是郑振铎的《世界文学史纲》。内容精彩,见解深刻。使当代青年中,有一股“木心热”。他的诗与文,影响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知其学,知其情,知其行。
多时,一场风雨隔开过去现在。五年转瞬即逝。先生一生被分成两截:一面灰暗,一面光明。如此书分为上下两册,有喜乐,有哀愁,还有毁灭。这样是最自然的,奠定他的人生大局。可到头来,一切终得变,时代和人,齐齐变得崭新。
关于这本书中的许多主义,读的不深,意识流和存在主义是重点读的。尤心驰存在主义文学。初闻它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全书情节迂回曲折,主写人在困境中的精神面貌,不退缩,奋起反之,可嘉,可贵。惜加缪离世太早。
先生在结尾处讲用笔者要求其有意义,有作用,有抉择。
从古代到现代,这条文学路远未走完,甚至刚刚启程。文学路艰深,如高山流水,秋雾冬林,朦胧飘忽,又波澜不惊。虽能目见而闻,但尚且无法感受到那份思想实质。望后随年龄增长,对这种碰撞的情感不再显得冲突激荡。上个世纪的苦闷,消沉,悲哀已过去,只留在记忆深处,或慢慢消失。
最后,原谅我的结结巴巴。
农历一九年六月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