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七十二堂写作课》 读了会成为写作高手?
目的:读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新闻实验室刚好要打卡书名字里带2的书,自己想训练写作的能力和记笔记的能力。于是就开始了。
首先声明,阅读体验这种事情非常主观,与一个的喜好和经历很有关系。我只说自己的感受,欢迎一起交流。
首先,它的优点就是它的缺点。
本书作者是夏丐(gai)尊和叶圣陶,我觉得以前的文人写东西总是不急不躁,不向读者谄媚,所以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能不会像如今的公众号和快餐文章一样,迎合你喜欢的词语和叙述方式。
对比来说,语言精简平实,可能略显枯燥,但是这种扎实的内容却让人很安心。
再次是它很系统。
系统在一是基本列举了所有的文章类型。二是对每一种类型做了系统的介绍。
最后,正是因为它大而全,并不能在具体的细节上教你很多东西,更多的是带你入门,给你介绍这些东西是什么,无法继续深入了。
不过,真本书是民国时期的中学读本,应该就是这个功能,写作这种事情应该主要还是练习。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我很敬重的人,但出版社的卖书噱头有些过了,写作是一门技术,无法指望一本书给我们带来什么质的改变。更不可能凭借这本书就能成为写作高手。
这本书比较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读本阅读,我更推荐初高中生看这本书。
框架:
(1--18讲)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
(19--36)日记散文、随笔记叙文
(37--55)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说明文
(56--72)学术文诗歌仪式文宣言议论文
摘选:
· 想把事物的光景明白的传输,有两个重要的条件:
一是着眼在次位,把事物所包含的千头万绪的事项,依照了自然的顺序分别述说。说话不说叶,说果的地方不说干。
二是着眼于特点,事物的重要某部分详细述说。
·普通的叙述文:依照时间来写。
剪裁的功夫,切取与那件事情最有关系的一段,把特点传出,写一天所做的事情,把特有的事情叙述明白就够了。有特点的叙述明白即可,,不必刻板的从他出生,上学出生写起。
·记叙文给予的是新的知识、情味、教训。记述文给予的是知识情味。同是写岳飞,《宋史》以情为主,教训,知识次之,《少年丛书》以教训为主。意味不同,取舍不同。
·快的叙述便于表现时间进行的梗概,慢的叙述便于事件进行的状况。
·小说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绝非一句事实写述的记叙文。可是小说是真实的,这里真实系指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表现和临摹而言。
·含有情绪、情操、想象的语言,文字就含有诗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