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拓展我们所能体验到的世界的纵深
在无文字的小型社会,人们能有条理的加以叙述的往事,最多只能追溯到曾祖辈,这就意味着,即便群体中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保存在集体记忆中的,沿时间轴顺序展开的“历史”,其长度也不过一百多年。
比这更久远的记忆将被压缩进传说与神话之中,它们不同于历史,是扁平的,缺乏纵深,仿佛所有事情都是短时间内一起发生的,就像上帝在六天之内就完成了创世工作一样。
在一些稍复杂的社会,历史会变得更丰厚饱满,这是因为有了专业的故事讲述者,通常是⼀些祭司或吟游诗人,例如凯尔特人的德鲁伊和巴德(bard),雅利安人的婆罗门,维京人的斯卡尔德(skald),西非的格里奥(griot),还有春秋列国的瞽蒙,他们有着极好的记忆力,能完整精确的背诵吟唱长篇史诗,因而可将历时漫长结构复杂的宏大故事一代代流传下去。
可是到了文字时代,这些都变成了小儿科,与希罗多德和司马迁的作品相比,它们只能算文学而称不上历史了。文字让众多事件都有了被记录的可能,因而为历史书写者提供了丰富素材。
现代历史学家更可借助天文历法、地质气候史、年代测定技术、遗传学分⼦钟等来自其他学科的方法,厘定重要事件的时间关系,还可利用生态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技术知识甚至实验模拟手段,重建古人所处的环境与生活状态。
对于我们阅读者,历史的意义在于拓展我们所体验到的这个世界的纵深,正如生态学和人类学可以拓展这一体验世界的广度一样。
同样是来人世间走一遭,有些人一辈子活动半径只有几十公里,更远处便是洪荒未知之境,他们感知到的历史纵深也不足两百年,意识到这一点或许让我们有理由感到庆幸。
*(详细历史类书单,请至神兽之间店内浏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