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的古早味,就藏在它的茶餐厅里
说槟城怀旧,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在槟城的首府——乔治市的街头巷尾走上一圈,斑驳的涂鸦,造型典雅的殖民建筑,堆着杂物的骑楼和慢悠悠的人力车,在潮热空气的笼罩下,都让人产生一种微妙的时空错位感。

大多数时候,这种感受是很表面的,街上熙攘的游客不时提醒着你,这不过是一座旅游城市。直到你顶着太阳走的意兴阑珊,一屁股坐到街边一家不起眼的茶室里,这种穿越感才变得立体和强烈起来。
-1-
在我看来,槟城最怀旧也最有古早味的地方,就是它的“茶室”。十九世纪初,大批华人下南洋,作为“自由港”的槟城凭借政策和贸易优势,吸引了不少吃苦耐劳的华工来此谋生,随之而来的当然还有地道丰富的华人饮食,以及围绕这些饮食发展出的各类食肆。
槟城街头的茶室,本质上继承的是香港茶餐厅的内核。即在售卖饮品的同时,也提供粥饭粉面等简餐小吃。但既然飘洋过海来到异乡,茶室的环境、形式和内容,多少都会带点不一样的南洋味道。

最直观的不同是怀旧的氛围。在香港地租贵的离谱的状况下,茶餐厅(比如翠华)也被逼得走上了高端路线;而坐在槟城茶室空间局促的卡座里,你会恍惚以为走进了七八十年代的港片。即便细节被收拾得整洁又有秩序感,可塑料桌布上的花纹、吊顶风扇和墙壁瓷砖的样式,还是出卖了它陈旧的审美,时间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八十年代。
说起来,茶餐厅的历史也不过三十来年。在此之前,“冰室”才是香港的市井之魂。二战之后,香港受西餐饮食风俗的影响,创造出了仿西式下午茶风格的冰室。咖啡、奶茶和冻柠是饮料的主打,外加一份蛋挞、菠萝油或三文治,就能让奉行快节奏的香港人“偷得浮生半日闲”。日后的茶餐厅,则是在冰室的基础上不停做加法,加入中式快餐的元素。虽然与时俱进,却也慢慢失去了最初的市井人情。

不过,这一切还可以在槟城得到弥补。茶室相当于曾经的茶餐厅,而比这更纯粹的,还有偏向冰室风格的“茶座”,只售卖单纯的饮料、半熟蛋和烤土司,配当地特色的咖椰酱吃。南洋生活的徐徐一角,正是从这样的下午茶生活开始的。
-2-
对怀旧氛围的感慨,多半终止于老板递上菜单。要知道,你正坐在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一群人的店里,东张西望这种事,最多只给半分钟。
在我看来,槟城茶室的组织形式是它最有意思的地方。一家茶室基本由七八个档口组成,每个档口负责不同的品类。黑乎乎的福建面和卤面一家;炒面、炒粿条和炒饭一家;接下来是粿条汤和云吞面;再来是虾煎、卤肉(类似闽南炸五香)等炸物;粥档和烧腊档也不能落下,而不起眼的角落,永远是饮料档的地盘。粗算下来,二十种左右的食物构成了槟城茶室的标配。名为“茶室”,实则兼具排档属性。

我们在不同的摊档点了云吞面、皮蛋瘦肉粥和几种炸物,价格都很便宜,意外的是要上一道菜,付一道钱。一时间,你要面对四五个报账的老板,付钱找零手忙脚乱。几乎每个来过槟城的游客,都会被这一题整懵。
细想其实也不难理解。移民安身立命离不开互相帮衬,可生意还得各自为营。既相互抱团,又暗中较劲,形式上很有点“共荣圈”的意思。如果不点饮料的话,还需要额外交0.5马币(不到一块钱)的餐位费,总要给人留条活路嘛。不得不承认,华人做生意确实精明,马来和印巴人的馆子,向来没有这条不成文的规定。

不过,这点微辞很快就被可口的食物化解了。华人精于算计不假,但勤劳能干也是共识。虾煎其貌不扬,可原始的虾鲜却止不住地撩拨味蕾。还没等吃完,我就马上又追加了一份。
炸豆腐也很好吃。槟城的豆腐质量普遍不错。我连续三天经过“三条路”夜市,都忍不住打包一份炸豆腐回酒店。汕头街上有一家很古早的豆花坊,可惜去的时候没有开门,那里的豆花和豆浆,想必一定不输给香港的公和豆品厂。
吃过槟城,我才终于明白道长为何说香港小吃“看似丰华实则凋敝”了。小吃这东西,就该遍布在街道和社区周围,心血来潮时,想吃就能吃上,而无需专门规划路线或排队浪费时间。吃时就该用小碟子呈上来,分量无需多。因为小吃之必要,在于解馋、垫肚,而不负责管饱甚至吃撑。香港跟北京相比,或许称得上是小吃天堂,但跟丰富又平价的槟城相提并论,的确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就拿槟城最常见的云吞面和炒粿条来说,越是从东南沿海来的游客,越痴迷于这些家乡小吃。至于原因,就像梁文道吐槽的那样,香港的云吞要大颗,却不顾经过化学处理的虾仁味道寡淡。相比之下,槟城的云吞还老实巴交地沿袭着老广那套“鸡有鸡味”的朴素主义。炒粿条也是同样的道理,铁锅旺火、放开手脚炒出来的粿条,根本没有不好吃的机会。并且食物的分量都不大,三五口干掉,还可以打点别的主意。两个人在茶室吃下来,五十人民币就能乘兴而归。
当初华人飘洋过海,落地生根。对于食物的重现,是感知家乡的捷径。为了不断巩固这个身份认同,移民们把乡愁塞进食物,手手相传,竟然真的可以拖住时间的脚步。
对于上了点年纪的华人来说,古早味是与儿时滋味的重逢。可对于我这个外乡人而言,古早味并没有时空流转的玄妙。它打动我的原因,不过是食物和人都守住了应尽的本分,没动过任何耍花招的念头而已。毕竟,对于远赴他乡的人来说,有谁会傻到欺骗自己的乡愁呢。
在哪吃
群宾茶室
多春茶座
古来佬伴豆花
三条路888夜市
- END -
文 | 西夏,图 | 网络
原载于公众号【壹路吃(Yi-foodie)】,回复“马来西亚”即可获取推送
▼关注公众号【壹路吃】(ID:Yi-foodie),查看更多城市指南与有趣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