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土丘
他和她,年輕的父親和母親一如“约瑟与瑪利亞”,或伏羲与女娲,住在“土丘”,——一个葱茏平静的地方。 狗兒温驯,不聲不响绕着每個人脚邊嗅和認識。高兄來歡迎,土丘共同生活成員,安静而细致,不僅是攝影家。 在二樓,大家围坐长木桌攀談,像一家人。 微風輕掀窗纱,向西的天光透亮。 手作之炉烘成的麵包静静在桌上,好像懂事。 微酸的香味兒禮貌地致意,阿浩小心地切它,细屑落在好看的圓木盘上。吃的时候,配撒了香草的自制腰果醬,味道美妙。 生的南瓜片甘鮮,不止如此,小沈順應了它們旋转的舞蹈,仿佛仍在傳输太陽的贈予。 白潤多汁的梨瓣兒跃然,它們之間有首輕快的歌在合唱,同我們一樣。 聊起住山,《午頌》,还有自然交融之舞中萬物一體的連接。阿浩的父親譚先生不禁講起氣功入靜後妙不可言的覺受,健朗矍鑠的他也時常來兒子的小小天地幫忙,樂在其中。 我沒有起身跳舞,並不是狀態不舒服。某種精微的旋顫充滿整個房間,每件物件和每種土丘主人們發自內心製作的食物。不需要刻意沉浸,無形之舞已然翩翩和融。這自足天地的一点一滴都在和谐律動中無盡。 阿浩和小沈的孩子希陽,是在家自然出生,非常難得的經驗,他們也樂於同我們分享。仰賴醫學手術的現代母親,少有勇氣信任和承受自然生產過程,以領受生為人母的痛與愛。也拒絕了生子賜予的堅強與犧牲般的高貴天性。女也嬌弱,為母則剛。因這刻骨銘心的共赴患難,年輕的夫婦之間連接為更深摯的一體,永遠會把這份疼惜體貼終生相奉。 临走時我抱起、要怎樣去抱起呀——小小婴兒難以言傳的身心……反而覺得自己同他一併被飄舉,就像以太懷裡的星雲。 告別,夕照正映红樟树巨大起舞的枝身,也照见流過平原的梧桐河,波光喜悦耀眼……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