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南极之旅(5)——登陆长城站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南极
下午,风平浪静,天气很好,南极原来夏天没有我想象的冷,甚至远不如冬天的中国东北地区冷。我们的邮轮正式靠近长城科考站,我站在船上已经可以直接肉眼眺望到长城站了,这样的天气会有助于我们登陆。以往很多旅行团到了这里天气情况不好,也只能远远望一眼就走了。经过两天的航行,今天是我第一次要正式踏上南极洲的土地,还是有些激动的,我们的船人员很多,按照之前的分组,将根据广播点到的队名分批次登陆,我排在中间左右的位置,于是整装待发后,先到船顶远处拍照看一下长城站。

中国现在在南极一共建立了五个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罗斯海新站。在我中学学地理的时候还只有长城站和中山站,那时候可真没想到长大了有一天真来南极旅行。

长城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科考站,1985年2月20日建立,地理位置在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查一下经纬度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这是目前我人生来到的世界最南端。选在乔治王岛是因为这个岛屿是整个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周围还有一些国家的科考站,比如俄罗斯、智利和乌拉圭。上岸后听工作人员介绍,因为住的距离相对比较近,这些国家的科考站工作人员偶尔也会串门走动一下。













我在船上通过望远镜第一次看到了南极企鹅的影子,但是距离太远了,看的还不是很清楚。



长城站很多建筑外形很像那种码头上的集装箱的样子。

长城站很多建筑外形很像那种码头上的集装箱的样子。










第一梯队已经乘坐冲锋舟出发了,昨天已经被训过登陆纪律了,不可以到规定范围以外的地方活动,避免破坏这里的科考设备,上冲锋舟水手握,坐姿动作,下舟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确保大家的登陆安全。












和我们的母船拜拜,我也是第一次乘坐这种冲锋舟,速度很快,以前在电影里面看过,总觉得这个橡皮不是很结实,实际上坐上去还是很结实的,上船后按照探险队员的指引,按照位置坐好,保持平衡。



















第一次踏上南极洲的土地,是黑色的石砾,我们按照工作人员规划的路线向上走参观,看见了有中国特色的标语,国旗。








长城站有一口长城和钟







长城站最早的一个建筑设施,现在被改造成了一个博物馆,介绍了整个长城站建立的历史经过,里面有一些文字和历史资料照片,上世纪80年代建立长城站的时候财力物力都还是很困难的,建设过程也非常艰苦,这里面还陈列了当时一些工作人员的设备,使用的科考仪器等等。












































从长城站博物馆出来,我在附近活动范围内随便拍拍照片,这里融化的积雪的溪水还是非常清澈的。




一个鲸鱼的骨架也在长城站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一个路标方位指示牌,每个在长城站工作过的工作人员都有一块,上面有这里距离他们家乡的位置,我看了一下东北人还真不少,最南的有贵州的。


我用望远镜拍摄了一下远处的鸟类





参观完的陆续乘坐冲锋艇巡游一小段,然后返回邮轮。




望远镜里面还看到一些不同的科研科考器材


















我也参观完上冲锋舟返航,下一波登陆的继续。










回头再看一眼长城站,毕竟是人生难得一来的地方。














我们返回船上,还是先用高锰酸钾消毒,清洗靴子,避免把一些细菌带回来。



船继续等待其他的游客回来,我在船上看到了小企鹅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