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口译技巧——读刘和平老师法语口译技巧总结
今天读了刘和平老师的《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确实学到很多东西
●任何感知都伴随着阐释,离开了阐释,感知便转瞬即逝。——勒代累
对阐释派有了初步认知,计划进一步借阅学习图书馆。
翻译更是一种阐释过程,这种过程以两种语言知识为基础,语言学与背景知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特有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代码,言语是信息 ——索绪尔

●口译程序可分为三个过程,即理解→脱离原语言语言外壳→译语表达,中间阶段是为表达做基础,而表达是脱离原语的形式,强调内容,因此,释意理论对语言学和翻译学尤为重要。1)语言含义同语言外知识结合产生意义,2)伴随意义产生脱离原语言外壳.3)使用恰当的形式表达传递的意义。脱离语言外壳后,抓住意义,在翻译时尽量避免重复使用文章中提到的句型句式,重点放在层次和逻辑关系上。
交传笔记法
●交传笔记不是听写,也不是速记,而是听、理解、抓住核心意义后为进行表达的一种辅助工具。口译一旦完成,笔记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具有个性化和临时性。笔记的运用就在于记录时帮助译者会议起所听核心内容,起到提示作用。训练初期笔记法可能影响到文本理解,所以一定要注意提高集中精力去脑记。笔记只用来记忆核心词汇,专有名词和数字,单一意义词汇并与此同时保持整体句子的内外逻辑性,并运用好连接词,和插入语等等,“关键词”就是说用来激活被动记忆,帮助理解文本思想的。笔记法绝不是听力材料的可视文本化,是理解、分析、感觉、消化、记忆、和表达需要的必要体裁。笔记本汉译俄时可以采用母语汉字记录,而俄译汉时可以双语混着记录,但是一定要保证自己可以识别,另外物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符号🔣,箭头也是最高的速记方式,但是都要尽量避开过多“开发”符号,导致自己产生“识别危机”影响瞬间表达。因为所有的一切笔记都是用来提示理解思想内容的,而不是表达内容的。
笔记记忆一定要建立在分析基础上,逻辑性要强,图表化表达,避免文字堆积。做到边记忆边分析。
叙述类文本一般可以抓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此事的目的是什么等等一个套路”采用顺时线性等记忆方法。
论证类文本首先要锁定文本主题,然后瞬间调动大脑🧠储备的母语信息,所以平时要大量阅读。然后提出论点,论证步骤和方法。译文上要联系清楚,前后衔接,彼此呼应。找出句子见的逻辑性和前后衔接关系。
而能做到的前提功课语言大量学习,词汇关和语言关以及基本的听力关。
再次就是认知知识的能力。比如文本上“电瓶”指的就是“锂电池”,“机油”指的就是技术上的“润滑油”,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生活常识认知。否则就会“钻牛角尖”。
另外讲话着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最好都能记忆下来,做到有始有终,
严格按照大纲训练从一开始1.5分钟的交传开始,经过两个月后过渡到有笔记交传(3-5分钟),然后过渡到无笔记交传。
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双母语学习的国度,所以必修大量自己学的基础上有意识训练。口译训练同语言进修是相互依赖的,进修语言是为了参加口译训练,而口译训练为语言进修提供了良好的交际场所。而检验学习效果的最有效最直接标准就是有一天你突然阅读📖懂了托尔斯泰的“非暴力反抗”下的宗教思想,读懂陀大爷的斯拉夫哲学深层文化了,或者突然某一天听懂了Первый канал了。


-
ant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3 07: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