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流水# 黄昱宁《八部半》
《得到》听书里黄昱宁的文学名著解读是听的最多的,听完会燃起去阅读那些经典名著的强烈兴趣。于是得知她出了小说集,便早早收在了微信读书的书架上。因是短篇小说,所以我是跳着读的,先读了中间几篇短的,感觉一般般,后又读了幕后花絮中谈到的几篇,渐渐喜欢。大概是最近一个月在家待着的状态,让我对《千里走单骑》、《文学病人》倒是读着挺有感觉,各种隐谕,和当下的感受、未来世界的想象有了些呼应。
今天坐在春日阳光下,读完最后一篇被她自称为半部虚构的《海外关系》,宁波、舟山、撑船、猪油汤圆,竟和我的童年回忆也交叠在了一起,想起了奶奶,想起了那久远的老房子。阳光晒在背上,读着这篇半虚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光的斑驳倒影,正如文中重述往事用的摄影机的比喻一样,我的脑海里也如电影放映机缓缓流出一段段影像,过去的美好被无限放大。读完整本书,我最爱这篇了。
“童年时光冗长不见尽头,芝麻绿豆也被放大,而后重要的事情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快。”(今日在豆瓣上翻到的一句别的书的评论)
(感觉是由于某评奖风波,黄昱宁这本书在豆瓣被人评了低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