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医疗险之终极选择指南
充满了精华的超级干干干货,建议认真阅读并收藏
首先,到底为什么要给自己买百万医疗险?
我曾经问过一个花了3分钟就在支付宝下单好医保的小朋友,答案是“便宜啊“.....因为便宜买任何东西,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并不便宜“。
1. 界定概念:一年期,消费型的商业医疗保险
大白话:每年支出几百元保费,一旦发生住院医疗,可以赔付医保外的所有费用。
2. 保什么和赔什么:
大部分的外企和有实力的国企民企,都会为员工购买团体医疗保险,团体医疗险主要覆盖了医保范围之内门诊及住院时个人自负的部分。是非常实用的保险。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私企重视这一部分的员工福利。当你有了社保和团体医疗险之后,恭喜你,身体有点小毛小病就消费无忧了,除了跟医生确认下:这药/检查是医保范围内的吗?其他随意!
而百万医疗险填补的费用空隙是:当小毛病升级了,比如要做个微创胆结石手术,割一个纤维瘤之类,住院时所发生的医保报销范围之外的几乎所有费用,比如床位费、护理费、手术费个人自负部分等等,其实我个人认为,百万医疗真正最具价值的部分,是发生重疾之后的进口药品费用。
一定要记得一点,最好的保险是用小金额去撬动一个高杠杆和保障真正的风险,每年花几百块的真正目的其实并不在于5年里可能拿到一笔1万元的小手术理赔,而是在于一旦发生重疾,自负的治疗费用直线上升,除了一次性理赔的重疾险之外,还有这个报销型的保险可以“罩住“从靶向药到ICU的医疗费报销”
3. 适合购买的人群: 清楚了功能之后,我们就很容易推导得出什么样的人群应该买
a.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群,30岁以下,收入不够但花费很高,买重疾险有点吃力而且从概率角度说,发病概率较低,百万医疗险的重疾部分用很低的价格非常好的拢住了这个缺口。
推荐级别:一定买
b. 新农保人群:因为本身流动性以及当地医疗资源不足,有很大发生异地治疗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基础医保很难满足。所以特别适合来沪打工的人群,比如我会推荐很多朋友为自家的住家保姆准备这份保险。
推荐级别:一定买
c. 医疗保障不足的人群,简单来说,除了国家医保没有其他医疗保障的人群。公司不提供团队商业医疗险的人群,除了作一作你的老板和HR,或者换一份福利更好的工作,强烈建议你们花几百块给自己来一份不怕进ICU的保险。
推荐级别:最好买
此外,年收入50万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其实更应该考虑的是购买以增加医疗资源为主要目的“高端医疗险“,当然也可以将百万医疗险作为一个重疾的补充保障,毕竟进口药和ICU是无底洞。
好,讲完概念,下面讲最最最最重要的选择要点!
首先第一条就是:一定要找代理人买!不要在网上买!
所有的医疗险,注意我说的是医疗险,除非你这辈子从来没看过病,除非你健康到令医生颤抖,除此之外,完全不建议自行在网络上购买,请一定找一个靠谱的保险代理人。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售前指导,也没有后期的理赔协助服务,太容易出问题了,而且你又不用付佣金,反正我想不出任何理由不找个活人来帮我办理赔,而要在生病的时候还捧着手机跟机器客服撕逼!
下次跟你们说说这些年我在寻觅保险代理人的路上栽的跟头,也顺便说一下到底如何挑选一个好的寿险代理人。
除此之外,请右上角点叉关掉那些做了一堆毫无意义的产品对比,最后指向性又非常明确的营销型网页。如果一定要对比的话,我们主要看4个条件就OK
分别是:续保条件、停售风险、免赔金额、保障范围
1. 续保条件: 最最重要的条件,没有之一!
然而,目前市场上还并没有一款产品是真正按照保监会要求在合同条款里注明“保证续保终身”的,所以在这个条件上基本各家保险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请务必在你的合同里找到这一条:
“不会因为某一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者历史理赔情况而拒绝续保或单独调整被保险人的续保费率。“ 以及……”自动续保”……这样的字样
敲黑板!黑字部分请一个一个字的记住,必须一字不差的出现在你的合同上!
至于那些保证续保5年/6年的产品,其实和按年续保一样存在同样概率的停售风险,无需特别考虑。
2. 停售风险:
停售是什么情况?很简单,当公司发现赔的太多,入不敷出之后,索性就不卖了,那么第二个选择标准出来了:选择管理能力更强的保险公司。同理我非常不看好那些将宽松的“健康告知“作为卖点的产品。
也不要相信那种什么卖得更多的产品不会停售的说法,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卖得越多赔付超限的可能性越高,别到时候交了11年钱,12年生病的时候,产品停止发行了。所以,我一定选择管理经验丰富的老牌大型保险公司。
3. 免赔额
免赔额肯定是越低越好,不过市面上90%的产品都是1万免赔额,目前我只知道大都会的产品免赔额是5000,但是大都会的这款产品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重疾中只有恶性肿瘤才有额外100万的限额,另外明确规定靶向药只按30%的限额报销。还有好医保是6年共享1万免赔额,但其实想想概率也不怎么样。我上面说过,在我的观点中,百万医疗真正的价值是作为(没有重疾险时)的重疾托底,或者(有重疾险时)的重疾额外报销,所以相比免赔额,续保和保障范围才是更重要的。
4. 保障范围
保障范围主要看几点:
1.既往症条款: 这点复杂到需要开个帖专门写,有兴趣的同学等我篇外篇,或者私信问。
2. 增值服务(比如提前给付、住院津贴、海外就医,就医绿通等都是很实用的功能)
相比之下其实质子重离子治疗其实还是个噱头,因为国内一共三家的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收治率低到令人发指,正因为如此才能保证所谓超高的“治愈率”,题外话,以后有机会可以另开一个专题讨论“如何好好看病”。
3. 赔付范围:医疗费用简单可以划分为四部分: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看看这些是否都覆盖了,住院前后是不是前7后30,还有最重要的,靶向药是否100%报销!
而广告上字体写的最大的保额真的真的一点不重要,基本上满足100万赔付限额的产品都已经满足要求了,而那些在海报中给自己宣传600万700万的,我觉得你们可以翻个白眼一笑而过。
保费是我最没有兴趣去对比的部分,市面上大部分产品价格不过是十几块几十块的差别,最高不过差百来块,你真的差那口奶茶钱吗??!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产品,大部分产品都会存在着各自的长板和短板,简单来说,某处特别突出的话,也一定隐藏着不小的缺陷。我们能做的,就是确定重点因子,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求,排除掉不能接受的因素,剩下的产品,其实都是可以选择的。
比如说,现金流比较紧张的家庭,可以把“提前给付保险金”作为一个必选条件,向我这样将百万医疗作为重疾补充的消费者,进口药/靶向药只报销30%是无法接受的条件,所以即使某些产品设置的免赔额特别低,我也不会选择。
祝大家都能遇到专业靠谱的寿险顾问,选到最最合适可靠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