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记忆】一头年猪,一年希望,一生乡愁
对于故乡的孩子们来说,一年中最盼望的时刻,除了春节,就应该是杀年猪这一天了吧。虽然不是什么节日,但有热闹可看,有“嘎嘎”可吃,比起很多节日还要让人兴奋呢。
不仅仅是孩子,对于故乡的每家每户来说,杀年猪都应该算是一年之中的一件大事,预示着这漫长而艰辛的一年,开始进入倒计时,人们终于结束了被时光驱赶着劳作的日子,放下平日里的拘谨,开始尽情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等待春节的临近,等待春天的到来。

一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开始准备杀年猪。此时,最忙碌的应该算是杀猪匠,闲了一年,终于到了能体现价值的时候了。杀猪匠都是当地的农人,平常和普通的农民没有丝毫区别,挖土、种地、栽秧、割谷……被屋里那位叫做“堂客”的女人骂得抬不起头。此时,杀猪匠终于扬眉吐气,翻出被积尘覆盖了近一年的工具,一一擦拭干净,把已经生锈的杀猪刀磨得锃亮,随时待命,像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
家里人手少,所有事情都需母亲一个人操持,所以我家杀年猪,一般都是第一批。几天前,母亲就托人带话给杀猪匠,约定了杀猪的日期。临近约定日期的前一天,母亲便开始准备,在屋前院坝的边沿,就地形挖出一个大坑,放上家里多余的大铁锅,刚好与院坝地面齐平,就成了一个简易的柴火灶。添加柴火的灶膛口,则在院坝外侧的斜坡上。也就是说,这个临时的柴火灶是埋在地下的,既大大地节约了劳力,也便于杀猪烫毛时操作,这也算是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吧。
晚上,母亲一般会给即将走完一生的大黑猪多准备些吃食,甚至会多添加一些平常舍不得的精饲料。煮好猪食,母亲用大桶提到猪栏旁,一勺一勺慢慢往猪槽里倒,口中念念有词:“你们慢慢吃,多吃一点,长肥一点,明天安安心心地走……”甚至难得地伸出手在大黑猪的头上轻轻抚摸了一阵。这是在给猪儿道别吧,毕竟,大半年来,从小黑猪变成大黑猪,这头猪儿都是母亲每天的牵挂。大黑猪并没有感觉出什么异样,用尖尖的嘴拱着母亲的手表示亲近,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甚是欢快。

约定的日期终于到了。刚吃过早饭,母亲便挑一担水将临时柴火灶的大铁锅装得满满的,随后抱来一些木柴,将灶膛里烧得啪啪直响。一股白烟穿过浓密的树叶,缓缓升向天空。附近的人们看见这一缕挂在树梢上翩翩起舞的野灶炊烟,自然都会明白:嗯,柿子树哪家开始杀年猪了!是的,故乡老家的院子,因为曾经生长着一棵巨大的柿子树,所以得名“柿子树”。
水还没有烧开,杀猪匠就到了。母亲赶紧安排杀猪匠坐下,倒上开水,递上烟,一阵礼貌性的寒暄。此时,帮忙的人也陆续到来,女人们接过母亲烧火的活,腾出母亲好统筹安排;男人们则围着杀猪匠,有一搭没一搭闲聊。抽过一歇烟,见柴火灶的水也要开了,杀猪匠起身:“去看看。”便熟门熟路地朝我家猪圈走去,帮忙的四五个男人,纷纷跟在身后。看到大黑猪,杀猪匠由衷地发出“啧啧”的赞叹:“这头猪,起码五指膘,少说也有两百多斤肉,今年是个闹热年呐!”其他人也跟着说一些吉利的话。
在家乡,一头猪就是一家人一年的希望。猪的作用可大了,猪粪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家里的庄稼全靠它;猪肉做成腊肉挂在灶台上,是一家人一年的牙祭和待客的礼数。互相串门,一般都要到别人家的猪圈里看看。通过猪的长势,就可以判断这一家的女主人是否勤劳,这一家的日子过得是否红火。因而,猪圈里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即使猪长得不好,客人也不会明说,总是违心地赞美:“这猪长得真壮呀!”
听到杀猪匠真心的夸奖,母亲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对她一年辛劳的最佳鼓励。

母亲打开猪栏,用树枝把大黑猪赶到院坝上。几个大男人一拥而上,有的捉耳朵,有的捉尾巴,把大黑猪拉到早就准备好的杀猪凳上。杀猪匠用牙齿叼着杀猪刀,正严阵以待。大黑猪终于知道即将结束一生的使命,嚎叫声响彻整个山野。这个声音,在乡邻们听来并不痛苦,而是欢快的、宣告性的、有祈祷意义的。是呀,这就是猪的宿命,它用最后的嚎叫,给人间带来了欢乐,宣告主人家又是一个有肉吃的幸福年,祈祷主人家来年六畜兴旺、生活欢腾……
虽然已经荒废了将近一年,但杀猪匠几十年积累的功底还在,依然动作麻利,不一会儿便将猪儿开膛解肚。母亲第一时间将中午要吃的猪血、猪肝以及猪肉,拿到了厨房。杀猪匠口里叼着一支烟,不慌不忙地做着分割猪肉、清理内脏、打扫战场的工作。帮忙的男人们,全都成了杀猪匠的下手,在杀猪匠的指挥下,将猪肉一块块挂到屋檐下。不一会儿,屋檐下就整整齐齐地挂了一排猪肉,看得每一个人都心生欢喜。此时,帮忙的女人们则转战后厨,在母亲的统筹下,准备中午的伙食。厨房里热气蒸腾,一派忙碌。

当院坝上的战场刚刚打扫干净,杀猪匠像凯旋的将军坐下来歇口气的时候,厨房的工作也有了一些眉目,母亲已在堂屋的大方桌上摆上了碗筷。
一支烟的功夫,母亲开始吆喝“吃饭啦”。杀猪匠自然是坐上方主位,男人们挨着杀猪匠两边依次坐了,女人们坐在下首,坐不下的,也不讲究,端着碗见缝插针夹菜。母亲提出早就准备好的当地自酿的包谷土酒,用大土碗倒了满满一碗。
故乡的杀猪席,有几道菜是每年都会出现的,虽然制作简单,但是由于食材足够新鲜,配料足够绿色,所以,味道至今难忘。
回锅肉是必不可少的,翘头是土里刚拨出来的胡萝卜和蒜苗。纯正的土猪肉用柴火热锅爆香,加入母亲自制的豆瓣酱,当地产的手工酱油,顿时满屋飘香。起锅之前再放入蒜苗,肥肉的脂香和蒜苗的蒜香,两者结合,犹如灵魂伴侣,立即奠定了这一餐的基础,也奠定了主人家在客人心目中的地位。
泡椒炒猪肝也是必须要有的。猪肝切成大片,裹上自制的红苕粉码味。锅里加入农村土法压榨的菜油旺火烧热,倒入猪肝翻炒两下加入泡椒和大葱葱白,继续翻炒两下起锅。那个鲜嫩呀,可惜了我家的米饭!

少量泡姜泡辣椒,加入才从地里拔出来的香葱,一起烩猪鲜血,起锅的时候再随手撒上一把葱花。这道菜虽然不好看,但那种鲜香,却最让我流连忘返。因为老家的习俗,还在读书的少年和儿童是不能吃血旺的,据说吃了血旺会忘性比较大,学习成绩不好。也不知这种说法的缘由,现在看来,估计是血旺的“旺”与忘记的“忘”同音吧,见母亲和乡邻们都坚持,我也不敢反抗,只能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尝了一下味道,所以记忆最为深刻。
当时极为不理解的,还有一样东西是绝对不准小孩子碰的,猪蹄的脚叉部分。据说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吃了脚叉之后,就会把另一半“叉”掉,长大以后找不到媳妇。当年的故乡因为贫穷,男青年找媳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这种说法不管有没有道理,都让大人小孩们颇为忌惮。
酥肉炸起来比较麻烦,有的家庭来不及做,杀猪席上也就没有这道菜。但母亲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能干女人,动作极快,当院坝上还在忙碌的时候,她已经炸好酥肉备用了。老家习俗,酥肉一般用来煮汤,与菠菜搭配,放点老姜,起锅撒上一点葱花。在寒冷的冬天一口下去,整个人都温暖了。
每一次杀猪席,母亲都要推出她的拿手菜——油炸肥肉。将不好利用的肥肉边角料,比如槽头肉等,切成食指粗的细条,裹上新鲜小麦面粉,下油锅炸至外表酥脆焦黄起锅,沾白糖吃,外酥里嫩、肥而不腻、香甜结合,让人顿生极大的满足感。每次客人吃过之后,都会对母亲竖起大拇指,而母亲则满眼满脸都是笑意,极为满足。

当然,桌上还会有一些当季的时蔬,根据各家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吧。
这一餐饭,吃得主人欢乐客人满足。最高兴的还是母亲,看着挂在屋檐下的一排猪肉,就像看到了一家人一年的希望,也仿佛是自己一年的辛苦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杀猪匠似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男人们的敬酒,眼神也一改平日里的暗淡,变得自信起来。
酒席结束已是下午,杀猪匠酒足饭饱,打着小酒嗝与主人告别,踏上了回家的路。不一会儿,站在院坝边可以看到,远处阡陌交通之间,一个背着工具箱的男人,提着一块晃悠晃悠的宝肋肉、哼着模模糊糊的小曲,独自趔趄前行……
这块宝肋肉,就是母亲给杀猪匠的酬劳。那个年代,请人杀猪不用付现钱,以一块猪肉代替工钱。至于猪肉的部位和大小,就看主人家的心意吧。
2020年2月18日
-
冬月里的日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6 17:34:43
-
Achille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1 20:25:44
-
曹静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1 08:18:56
-
豆友199184041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9 22:47:2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9 11:51:15
-
歆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16:07:01
-
明镜止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3 14:00:25
-
ech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3 08:12:49
-
蓝影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21:14:42
-
后知后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8 23:20:48
-
平凡的世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7 23:56:25
-
還在長大的Nick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6 10:10:16
-
青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4 15:22:20
-
泽宇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4 00:25:18
-
最终江湖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00:04:34
-
茉莉朵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2 08:28:06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2 00:09:40
-
PetitCerrit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1 13:58:24
-
G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1 13:48: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1 09:05:48
-
往事俱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8 20:47:58
-
画个圈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8 18:33:20
-
豆友19765614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8 17:06:08
-
kingo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7 23:55:12
-
艾力克斯Alex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7 22:11:36
-
萤光小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7 16:33:24
-
梁山叔住阳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7 08:05:39
-
春泥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7 00:41:37
-
天青色等烟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6 02:01:00
-
寂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22:27:21
-
橘子汽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20:11:20
-
石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10:43:32
-
Yanez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00:26:58
-
Ech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00: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