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回民家常菜日食录
2020年1月22日我和栽娜卜回到了她18岁前一直生活的乌鲁木齐,一座六十多年历史的家属院里。本来是打算在乌鲁木齐好好玩一下的,结果紧接着新疆在1月25日启动了一级响应,所有饭馆关门,小区半封闭,于是我们只好都待在家里。宅在家的这几天,我的丈母娘,栽娜卜的妈妈每天变着法儿的给我们做好吃的,我们得以尝到了各种地道的乌鲁木齐回民家常菜。


这几天我们吃的目录如下:
1月22日 中午:拌面四种,芹菜肉、酸菜肉、茄子肉、皮牙子樱桃萝卜肉 下午:汤饭 1月23日 早上:奶茶配洋芋丝辣皮子肉 1月27日 早上:糖拧拧子泡奶子 中午:洋芋丝和过油肉拌面 下午:粉汤 1月28日 中午:薄皮包子 下午:拌汤 1月29日 中午:羊腿抓饭 下午:汤饭配馕 1月30日 中午:麻叶子、鸡蛋馓子 下午:韭菜盒子、自制酸奶子 1月31日 下午:炸焖子、酸菜粉条 2月1日 下午:大盘鸡 2月2日 上午:奶茶泡馕、蒸油香 下午:皮芽子羊油肉饺子
1月22日
回乌鲁木齐第一顿,四种拌面:芹菜肉、皮芽子樱桃萝卜、茄子肉和酸菜肉~美美的。这次拉条子用的是盘子面的做法,把面擀好后盘起来醒。






下午吃的汤饭,是用面旗子做的,不是自己揪的面片子,所以比较简便。

1月23日
一早上起来煮奶茶喝,用的是专门煮奶茶的米砖茶, 配洋芋丝辣皮子肉和馍馍。




1月27日
早上吃的奶子、椒麻鸡儿、蒸油香和甜盘子。比较歹的是糖拧拧子泡奶子的吃法。

中午丈母娘教做拉条子。乌鲁木齐回民做拉条子分“盘子面”和“张子面”两种,盘子面就是和维吾尔族一样盘起来的做法,这次我们做的是比较简单的张子面。
首先和面

把面和到这样, 水加多加少要自己凭手感,不要一次加太多。

用面盆盖住醒面,醒一段时间后面的外部会变光滑,这时候就开始揉面。揉面需要三次,每次之间要醒十分钟左右,直到表面完全光滑,醒面的时候可以同时准备拌面的菜。接着是擀面,擀到一个指头厚就可以,然后刷油,刷完再用面盆盖上。




等拌面的菜做好后再切面,吃多少切多少。切好后揉细,抻开砸在案板上,最后甩在锅里,一道新疆张子面就完成啦。


吃的过油肉和洋芋丝两种拌面。过油肉是家庭版的不是饭馆里的版本,先过油,然后放辣子,再放皮芽子,还可以加白菜。洋芋丝要放肉、辣皮子和洋柿子,洋柿子最后化成汁看不见了。









晚上吃的粉汤。第一步先煸肉片,然后放蒜,然后放葱、辣皮子和洋柿子,再放各种蔬菜,菜可以随意搭配。接着放之前炖好冻上的羊肉汤,肉汤化开以后放豌豆粉块,然后放之前炖好的羊肉大块,最后放胡椒和香菜提味。粉汤最经典的搭配是油香,吃完羊肉以后掰开油香泡到粉汤里,就是地地道道的乌鲁木齐回民生活了。









1月28日
早夯来夯一碗粉汤泡油香,美地很。

中午包的薄皮包子,皮芽子肉馅儿,最后要撒胡椒粉。






晚上吃的拌汤(汤字轻声),和汤饭的做法类似,只不过不用揪片子,而是直接把面用手一搓下到锅里就行。然后,一切稀食都可以泡馕!



1月29日
中午要吃抓饭,上午出门在小区门口买前腿肉。 现在买前腿都带肋条,不能单独买前腿,有些店的肋条壮的很,就得仔细挑。



然后还买了辣皮子,新疆家常炒菜基本都要用辣皮子。

这个是最贵的一种

这个是最便宜的一种

回家把前腿和肋条切好


先炸皮芽子,把皮芽子炸焦以后撒大颗粒的盐,然后放肉。肉颜色变深后,同时用另一个锅揽胡萝卜和黄萝卜。萝卜和肉都变焦后把肉铺在萝卜上,放糖,然后把米饭铺在肉上(我们这次肉太多了有点没铺好),盖盖焖四十分钟就好了。









1月30日
新的一天,从一锅奶茶开始。

左边是用鸡蛋和的做鸡蛋馓子的面,右边是用芝麻活的做麻叶子的面。

鸡蛋馓子,先用鸡蛋和好面,醒好后用大擀面杖擀薄,然后用滚(gong)滚(gong)子切成一条一条的,一边切一边盘起来。切好后下油锅炸,炸出来撒沙子糖就好了。









乌鲁木齐回民版麻叶子,用芝麻和面,然后用擀面杖擀薄,用滚(gong)滚(gong)子切成四边形,下锅油炸就好了。







小区门口打的散奶子,先把奶皮子喝掉,下面的盛出来一部分做酸奶子。

奶子是乌鲁木齐仓房沟回民养的牛,小区门口的维吾尔大叔同时卖奶子和馕。


酵子是西域春的老酸奶,吃的时候撒了桑葚干和葡萄干。




乌鲁木齐回民版韭菜盒子,韭菜虾皮姜和炒鸡蛋做馅(音炫)子,用电饼铛的话会有点干。







用家传1926年乌克兰生产的瓷盘子吃的,瞬间穿越回一百年前的迪化城南关回民家里。

配加了核桃碎的苞谷糁(音珍)子。

1月31日
乌鲁木齐回民宴席菜之“鱼钻网”,也就是炸焖子。 过年前在家附近的市场上买的肉,让人家绞成馅(音炫)子,做焖子的馅子要过两遍绞肉机,比炸丸子的要细。回家后把馅子蒸成焖子,然后切片。做的时候把馅子裹上鸡蛋淀粉下锅炸,最后撒上孜然辣子盐就可以了。








自己家积的酸菜做的酸菜粉条。


2月1日
大盘鸡的准备工作,鸡化开切开放葱段、姜片和蒜,面和好揉匀擀开刷油,洋芋削开辣皮子泡水备用。






收拾好的鸡下锅炒,按顺序放盐,花椒粉,调料,酱油,洋柿子酱,辣皮子,蒜,洋芋。因为我们买的是蛋鸡,所以炒完还得用压力锅压一下,如果三黄鸡就不用了。在压力锅里放了八勺水,用时十八分钟。吃上一会儿鸡就下皮带面,皮带面要吸饱了大盘鸡的汁水。 我们家做大盘鸡的秘诀就是用十多种调料配成的配料,是栽娜卜姨爷爷留下的方子,做完以后大盘鸡绝对没有任何土味儿只有香味。






2月2日
新的一天,从奶茶泡馕开始。

下图是蒸油香,平常没有宴席的时候还是做蒸油香比较多,和炸油香一样必须掰着吃。

去时的饺子回来的面,今天要包皮芽子肉的饺子了。

炼羊尾巴油,炼好后放在馅(炫)子里。



然后又拿羊尾巴油做了油泼辣子,美味的饺子伴侣。

包了芹菜、扁豆和白菜三种,肉是羊肉掺牛肉,每种馅里都有皮牙子羊油。





附:百年历史的苏联瓷盘
在友邻们的帮助下知道了栽娜卜阿奶留下的几个瓷盘的来历!原来是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布季陶瓷厂(Будянский фаянсовый завод)在1926年到1928年间生产的,到现在已经快100年的历史了。阿奶生于1928年,这个瓷盘很可能是阿奶的父亲那时在乌鲁木齐买的,也算是乌鲁木齐的历史见证了。这几天我一直用这几个瓷盘吃饭,现在感觉有点不同了。关于这家瓷厂的信息链接是https://douc.cc/2y3mnQ




栽娜卜阿爷留下的石头眼镜

要回北京了,我永远想念我在乌鲁木齐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