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今年换参考书?一战双非学姐淡定应考终圆梦

关键词
一战 跨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今天是华南理工大学纯同学山芋的经验帖,山芋留给爱传播讲师们的印象是踏实话少、默默学习,在今年华工临时换参考书的情况下,山芋圆梦华工也是意料之中的。
——阿鱼学姐

个人情况简介
本科浙江普通一本英语专业,报考专硕,初试成绩352,政治80,英语二78,专业综合105,专业基础89。
学硕进复试13人,录取13人,好像还有一个名额,专硕进复试33人,录取21人。2019年9月的时候换了考纲,增加了新闻史,6本参考书有变化,其中5本是全新的,1本至今没有购买渠道。
参考书目
以下是官网的参考书版本,大家还是要去买最新的版本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
1、网络传播学.苏宏元、于小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这本书到我们考试的时候也没有出版,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出,我们还是根据旧的版本来学习的,里面的内容是比较老旧了,有些过时的内容就不必看了,同时是结合彭兰老师的概论来看的。)
2、网络传播概论.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这本书是挺重要的,之前考研的朋友还编出了顺口溜:如果能重来,我要背彭兰。里面的内容很多都可以作为论述的语料。)
3、影视艺术导论.胡智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新增)、广播电视概论.周小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新增)
(因为时间有限,当时就是将考纲上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整理学习了下。当时报了爱传播的全程班,学姐就及时给我们整理了下新书目的考点,真的非常nice了。)
4、整合品牌传播:从IMC到IBC理论建构.段淳林.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年版
(这本书是大家觉得比较难读的,但是我当时也是看了两遍之后再做笔记的,其实把握住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和观点,就会好很多,Ps:虽然还有一本品牌传播的书被删除了但是这本书对入门品牌还是挺有帮助的,如果是跨专业还是建议去看看,是段淳林和戴世富老师的品牌传播学)
440(新闻与传基础)
1、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这本书已经在2018年的时候出到第6版了,建议大家都买最新的,这本书和传播学教程一样都是很基础很重要的书了。)
2、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新增)
3、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O0年版(新增)
(新闻史的这两本书当时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艰难了,因为9月底才知道要考,所以我没有做笔记,直接是背的圣才和其他学校研友给我的笔记。考试的时候新闻史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内容,但是也是比较重要的事件和人物。背诵新闻史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过程会有点不容易,大家可以通过厘清时期、做提纲框架的方式来学习,我后来就是拿着框架背诵具体的内容的。但是复试之后,大家讨论起来,其实学新闻史还是挺有必要的,因为学习一门学科的历史是有助于自己学习这门学科的。)
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大家认认真真多看几遍并且做好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好好背诵,并且能够运用里面的理论分析问题。)
关于参考书明年是否会变,真的只能说,你们会比我们幸运!
初试准备
政治
关于参考书:
肖秀荣全家桶(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4套卷等)、徐涛小黄书、各种模拟卷(任汝芬、米鹏、腿姐等)
关于时间安排:
1、8月下旬开始复习的,8月-10月底主要的参考书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看一章精讲座椅章100题,每天花费的时间时2小时。这里提醒下大家,在这一阶段,不必为看过就会忘担心,也不必纠结自己看完书本立马做题是不是只是短时记忆,这都不要紧,因为这一阶段主要的还是理解和有印象,后期会有大量的模拟题真题来练习。
2、11月到各种模拟题上市之前,把精讲精练刷了2遍,然后徐涛也有个题库的,我不是全部做,1000题里薄弱的版块我会找徐涛的题再多做做。
3、最后一个月:就是做各种模拟题、肖四肖八,徐涛8套卷等等。然后就是背诵后面的分析题的知识点。我当时是背诵了肖四配合着网上的背诵版(因为不用每个字都背下来,背下关键的点和表达,考场上是可以结合材料自己组织的)然后加上徐涛冲刺小黄书,小黄书我没有全部背,就是挑了一些四套卷里面没有涉及的或者涉及的比较少的点。大题其实不避热点,比如改革开放40周年就考了,大家只要认真背,差距不会很大的。
英语
说起来真的惭愧,虽然四六级、专四都过了。但是我英语考的并不好,因为之前做的真题的正确率也还好,就没怎么太重视。也可能是因为后期9月底换考纲之后,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课上,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少,有些掉以轻心了。这也提醒大家英语还可以的同学也不能大意哦。
阅读:利用好真题这个最重要的资源,建议做两遍,仔细分析里面的阅读题目的套路,比如细节题、主旨题、词义猜测题等,总结错的原因很重要,不然做几遍都会失去意义。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分析长难句,一眼看不懂的句子等题目做完后要认真分析句子然后做翻译对照译文,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在练习翻译了。同时真题中出现的词汇的意思一定要搞懂,不能模棱两可。
单词书(我用的是黄皮书里送的那本大纲词汇书,里面会标注历年考过的单词的含义,因为很多词汇会出现熟词僻义)。考研的同学用的比较多的还有朱伟的恋恋有词、红宝书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墨墨、百词斩这样的APP在零碎时间背背单词。
作文:我用的是朱伟最后的作文押题,之前用王江涛的书学习了下小作文的模板和大作文的套路。小作文建议大家总结各类题型的模板,包括建议信、邀请信、道歉信、感谢信等,因为有些语言是通用的,但是不要照抄,最好自己总结。大作文的话总结图表或者图画的描述方法,比如图表趋势的表达方式。最后背一些表达,然后自己再多动笔练习下,作文应该不成问题。
翻译:英语二的翻译并不难,在做真题的过程中除了翻译题目,刚才说的阅读文章中的长难句也是联系翻译很好的材料。
新题型和完型:这部分也是只要做真题就可以了,难度并不是很大。
TIP:英语是个要长期学习的过程,大家在这个过程中,英语单词背诵不能间断,每天做一定量的题保持做题的感觉。
专业课
今年华工的考纲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一样的,把握好知识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同时我也参加了爱传播的全程班,学姐们的提点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从基础知识到答题训练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基础笔记:
参考书我基本上都结合一些资料自己做了笔记。我的笔记大部分是电子版,然后打印出来。只有补充的内容是手写,因为个人觉得打字会比较方便和省时间,这个看大家习惯。因为之前也有买学姐的笔记,一是参考书换了而是直接使用别人的笔记自己不是很习惯。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在做笔记的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抄书,其实某种程度上是的,所以不建议大家第一遍看书就做笔记,我是在第二遍看书在对书本的知识点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之后结合下其他的方法来做的。我在做笔记的时候采用的是框架+真题导向这样的方法。
拿传播学教程这本书举例,传播学的我是把整本书重新组合成了5个版块,然后笔记也是按照不同的版块来做的,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按照目录也没有问题。列框架真的对整本书的把握挺有用的,不会脑子里一片糊。如果这个知识点真题考过的话,就会在笔记上标注年份和题型。我觉得当时爱传播学姐说的:同样是做笔记,那什么不以考试的要求来做呢?很有启发,这就解决了做笔记等于抄书的问题。因此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我基本上会在理解清楚理论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以简答、名解等题型的方式来整理笔记。
专题热点整理:
除了基础的参考书之外,专题的整理也很重要,我当时是整理了十多个专题,比如媒介技术、马新观、媒介伦理、媒介融合、对外传播、视听传播、亚文化等等,并且也是列了框架。专题的好处就在于一方面能够拓展书本上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对这一类的题目有更深的总结学习,一般自己结合资料整理好一个专题就会对这方面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热点的话可以跟着一些公众号,像爱传播就会总结每月热点并且用新传的视角分析,大家多看看多学学也会提升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真题:
我是把历年真题的考察情况做成了Word表格,然后标在笔记上,这样就能看出每本书考察的重点,比如新闻学概论这本书考察的重点就很突出都是新闻学比较基础的理论,而且一般不会超纲。
资源工具:
1、公众号:NewMediaLab(华工的品牌实验室团队做的里面会分析很多当下的品牌案例)、清博舆论(会分析很多舆情事件总结谣言等)、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新京报传媒研究、全媒派、SocialMarking、知著君、国际新闻界、新京报评论还有一些新闻的公众号比如人民日报、新京报。公众号用来积累案例是很不错的。
2、知网: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知网为何物的,知网上可以获得大部分的论文包括学界大咖和学校老师的论文,这个学校图书馆应该都是会购买会员的,我一般下载PDF版本,我觉得比CAJ版本的好用,这个看大家的习惯。
3、福昕PDF高级版:这个我用来看论文做标注
4、幕布or Xmind等:这些用来做框架很不错
TIPS:大家也是知道我们会处在信息越多反而越焦虑的处境中,因此对待这些资源也不需要面面俱到,选择一些自己需要的或者能够填补自身知识盲区的内容来看就可以。比如作专题的时候就可以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根据下载量和引用量来,不用一下子贪多求全。
最后叨叨
19年考华工的童鞋们都经历了9月底换考纲,初试给分较低,担心自己过不了线的重重变数和焦虑。但是我想说的是考研本身就和高考不太一样,整个过程需要不断做选择,也需要更加独立地面对其中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会需要学会去承受不确定和压力。其实在当时换考纲的时候我并不是立刻知道的,那天我在背书没有带手机,知道之后群里都已经炸了锅,有换学校的有集体哭诉的,我当时还比较平静(其实是反射弧太长),看了大纲之后就开始买书、咨询考新闻史和广电广告的学校的小伙伴、找笔记、重新规划时间。
但是有些人(比如我)就是表面上平静,内心早已慌得一批,那段时间失眠、长痘、胃痛一直没有停过,潜意识的压力很大才会有身体上各种反应。但是我也很庆幸考研虽然是一个人的征程,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在支持帮助自己,爱传播全程班的学姐们在整个过程都是给予了我很大的提点和帮助;换考纲之后,在考研群认识的小伙伴把暨大以前的广告学和新闻史的真题都分享给了我。还有很多很多,这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的感觉。事实证明华工虽然给分低了些,但是自划线也降了,也给了所有努力认真学习的同学公平的机会。
希望上面的经验和心得能够帮到大家,现在回过头来看考研的整个过程,坚持和勤奋是至关重要的,机会和好结果总是会眷顾努力上进的人的,希望那个人也会是你。
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