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东京
2019年最后一天,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自由行,6天5晚,北京-东京,做这个决定,我只花了几分钟。
早在7月中旬,我就买了日航的往返特价机票,不能退,不能改签,我总是不给自己留一点退路,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我未曾想到,这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漫游,我就像《迷失东京》里斯嘉丽饰演的女主角一样,但没有浪漫的邂逅,也没有如愿见到Z,有些遗憾,很累,也很开心。

出发的前一天,北京刮大风,我趁中午吃饭的工夫,去附近的理发店理了个发,回公司的路上被阵阵妖风吹成了杀马特。晚上是例行的年末同事聚餐,由于老板是日本人,依然还是吃自助日料,席间领导发言,说辛苦大家,新年还请多关照,继续加油云云。日料很新鲜,梅酒很好喝,但我不敢贪杯,和每个人喝了一点后,已经八点半。因为住得太远,我和大家告别,提前离开,打车去最近的地铁站。
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地铁,到六里桥地铁站时已经9点40多了。出了地铁站,我一路在北方的寒夜里狂奔,追10点出发的末班车,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依然不愿停下脚步,觉得自己像风一样洒脱自由,没有一点中年女子的钝重。回到家将近12点,收拾行李,1点多才躺下,因为不安,激动和某种期待,竟然久久难以入睡。
第二天起晚了一点,因为离首都机场很远,不堵车也得将近3小时,我一路上都不淡定,坐公交在二环堵车,好不容易到了长椿街地铁站,我一路狂奔,坐2号线到东直门换乘,直到坐上机场线,才松了一口气。
到达首都机场已经9点多了,排队办完值机,托运行李,取提前预约的漫游超人wifi,然后安检,去逛免税店,给朋友买化妆品,早餐都顾不上吃。
11点登机,发现日航的座位果然很宽敞,难怪口碑不错,不输全日空。我的座位在飞机中部稍微往后的位置,一开始担心日航空姐说日语听不懂,后来发现有会说中文的空少,而且空姐英语也不错,交流基本无障碍。起飞前犹豫了一下,还是给Z发了微信,告诉他我已经登机,结果是无回复,直到我回北京后几天,才看到他的微信,说知道我去东京玩,他很高兴。千言万语,只能一句呵呵。
11点半左右就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过几分钟飞机就起飞了。三个半小时,其实很煎熬,有些无聊,邻座是空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有,神思有点恍惚。坐在靠窗的位置,拍了几张有机翼的照片,又闭目养神,没有觉得很饿,但还是很期待飞机餐。
早就听说日航的餐食不错,果然名不虚传,居然有哈根达斯,吃得很满足。之后空姐过来询问是否需要饮料,我要了橙汁,一边喝一边想象到达成田机场会是什么情形,会不会找不着北,一直迷路,于是看了看之前做的攻略,就像临考的学生抓紧时间看笔记一样,心里有些忐忑,但又抱着一种盲目的乐观,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即使不会日语,英语基本交流应该没问题。

就这样在一种又期待又茫然的状态中度过了几个小时,东京时间大约下午3点多,飞机在东京湾上空盘旋,4点过几分准时到达成田机场。西下的夕阳透过舷窗照在脸上,一点也不刺眼,让人感到一种眩晕的温暖。记得当时下飞机前有一个小插曲,广播里说检疫官要上飞机给每位乘客测体温,当时还有点紧张,生怕自己穿太多体温高,被拒绝入境。

现在想起来,就在12月31日,网上开始传播武汉有人患不明肺炎的消息。登机前,高中同学跟我提起这件事,我还说不用大惊小怪。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大家基本都不知情,也没有料到日后疫情会发展得那么严重。
后来并没有测体温,还是正常下了飞机。随着人流往前走,有那么一刻,我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我真的一个人到了东京,无依无靠,即将开始漫无目的的旅行。虽然我对东京并不陌生,我看了很多关于它的日剧、纪录片、书籍,还有游记,但它是如此真实地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这个城市,也会像十几年前的北京一样,接纳手足无措的我吗?
在成田机场,我竟然待了快2个小时,先是去找行李,然后去买票,去往东京市区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坐大巴,也可以坐JR,还可以坐京成电铁或者skyliner,我看时间充裕,就买了一张京成电铁从机场去上野的非指定席纸质票,可是上上下下兜兜转转没有找到进站口,好不容易进站了,指定席的车站台的工作人员不让上,快车也不能上,好不容易上了一趟车,却发现线路错了,是到日暮里的。
在国内虽然下了几个app,有谷歌翻译和谷歌地图,但没有乘换案内,也无法查地铁线路。幸好旁边坐着一对带着孩子的中国夫妇,他们帮我查询路线,告诉我到日暮里站可以倒地铁到浅草,然后再换乘到南千住站。在去往市区的电车上,看到车窗外的东京已经天黑了,电子屏幕上不断显示陌生的站名,我有些茫然,坐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7点多到达日暮里站。在出站时还被工作人员拦住,补交了260日元车费。
一开始我以为东京地铁和北京地铁一样,换乘不用再重新买票,后来才知道每次换乘都要出站刷卡,然后进站再刷卡,为了出行方便,我在自动购票机上买了一张IC卡,充了1万日元,然后又换乘另一条线路到浅草,再换乘日比谷线到南千住站。
出地铁站,虽然有谷歌地图提示我订的民宿离地铁站不到1千米,但路痴如我,分不清东南西北,最后去了附近的一家罗森便利店,问了收银的小姐姐。她是越南人,和我用英语沟通不是很畅快,最后她打电话给中国同事,让我直接和她同事沟通,还帮我叫出租车,帮我把行李搬上了车,当时真的很感动。

出租车司机是一个老爷爷,大约有70多岁,他不懂英语,我不懂日语,虽然沟通不畅,但很快他把我送到了目的地,大约1公里的车程,打车费420日元,虽然在去东京之前,就耳闻东京打车很贵,但经历了机场到市区的跌跌撞撞,出地铁已经8点多,我只想早点到酒店办理入住,让自己安心。
住的民宿叫明月酒店,就在居民区的一栋普通的民宅里,酒店前台的大叔腿脚不好,但人非常热情友好,英语也不错。办理入住手续时,我谈到我想去东京塔,但不知道怎么走,而且也担心回来晚了没地铁不方便,也打扰别人休息。听他说跨年夜东京地铁24小时运行后,我决定放下行李,稍作休整就出门。前台大叔还贴心地为我准备了一张线路图,上面用英语做了标注,我很感激,出门后因为外面刮大风,我改变了主意,决定坐地铁去三站地外的浅草寺。

说到浅草寺,我当然不陌生,雷门的标识早就知道,去年好朋友还去那里拍照打卡过。出了地铁站,随着人流走,很快就看到了雷门。去浅草寺参拜的人越来越多,警察开始拉起围栏限流。

我沿着商店街一路逛,到处都是卖小吃的,一路颠簸,我都忘了吃晚饭,于是买了一份大阪章鱼烧,不得不说,比国内的好吃不要太多啊。一个人在大风中吃完了章鱼烧,往回走的时候,发现参拜的人排起了长队,都是打算在这里跨年的。由于旅途劳累,我很想回去好好睡一觉,也不知道排队要等到多久才能轮到我参拜,最后还是在11点半左右离开了浅草寺,决定元旦早上早点来参拜、求签。
坐地铁出南千住站,回民宿的时候走错了路线,就那样在去民宿的路上度过了2019年最后几分钟,还给Z发了新年祝福。回到民宿,和前台大叔聊了一会儿,祝他新年快乐,然后回到二楼我的房间。
令和元年的最后一天,就在坐标的不断转换中这样结束了。那一夜,也许是太劳累,我睡得很安稳,居然无梦。
2020.1.1 浅草寺-银座-新宿-明治神宫-东京塔-秋叶原
元旦那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了,简单地化了个淡妆,空腹喝了一杯明治牛奶,果然味道很香浓。下楼的时候,看见前台的窗口摆了年糕做成的镜饼,之前在责编的日本绘本上看到镜饼,知道日本新年家家户户要摆镜饼用于祭祀,还要吃年糕。第一次亲眼看到镜饼,感受更真切。走出民宿,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了庆贺新年的小海报,地铁上的人也不是很多。

早上的浅草寺,雷门前很多人拍照,我听到一个中国阿姨说话,拜托她在雷门前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去寺庙参拜,求了一个心愿成就御守。往商店街走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求签,我也投币,忐忑不安地摇动竹筒,求了一个小吉签,也算差强人意,安慰自己小吉就是小确幸。
新年假期期间,日本很多商场的店铺都关门了,博物馆和美术馆也闭馆了,出了浅草寺,在行人尚不多的街边拍了几张照片,镜头里的晴空塔似乎近在咫尺,不像前一天晚上那样亮着幽冷的蓝光。我一时不知道去哪里,就上了地铁,打算去银座逛逛。
出了地铁,发现街上空荡荡的,并没有看到电影里熙熙攘攘的街景,只有一栋栋冷寂的大楼。我沿着空旷的街道走了一段距离,找到了一家便利店,买了点面包,又去旁边的吉野家吃了一顿定食,有米饭,有味增汤和沙拉,作为新年的早餐。和一个朋友约好了下午在新宿见面,于是又坐JR去新宿。

听说新宿站有很多出口,第一次去很容易找不到北。我随便找了一个出口出来,漫无目的地转悠。街上的人不少,很多商铺都开门了。也许是早上喝了凉牛奶的原因,肚子有些不舒服,我进了一家药妆店,打算买点肠胃药。招呼我的店员竟然是一位中国姑娘,她在东京留学,在这家店打工,每个月的收入足够负担生活费和房租。我告诉她,我也想10月过来。她有些吃惊,但还是鼓励我,告诉我好好学日语。之前听说很多药需要医生的处方才能买,我不敢随便吃,出了药妆店,继续溜达,发现一家二手书店bookoff,待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两本绘本,心满意足地离开。

由于前天晚上充电宝没充上电,听朋友说麦当劳可以充电,时间已经是下午,我索性去那里吃饭,一边充电,一边等朋友。也许是日本的电压低,才110V,充了好久,手机才充了一半的电,我昏昏欲睡,趴着睡了一觉,醒来后觉得新年第一天应该打起精神,又去附近的一个商场逛了逛。
终于,朋友来了,我们是豆友,之前没有见过面,但见过他的照片,他本人和照片一样,清瘦,温柔。在陌生的城市,曾经熟悉的人避之不见,而豆友却大老远过来陪我,当时有点心酸,但更多的是感动。我们一起排着长长的队去明治神宫,又去增上寺看了我心心念念的东京塔,还一起吃了晚饭。他即将修士毕业,假期打工很辛苦,但依然抽出时间见我一面,我不好意思让他陪我逛太久,叮嘱他早点回去休息。我们约好他回国后来北京找工作时再见面,我帮他发简历给hr。谁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改变了一切,我被困在湖北不能回北京,他回国后也只能待在浙江的家中,暂时无法出去找工作。无论如何,我都会记得元旦那天在东京,她给一个失意女子小小的温暖,祝福他在新的一年一切顺利。


回去的电车经过秋叶原站,我看时间还早,就下车了,打算逛逛再回去。夜晚的秋叶原到处是人,广告牌上都是卡哇伊的动漫形象,街头还有穿女仆装的少女发传单,身边都是不同国家青春的面孔。街头有飙车的青年,车子轰隆而过,只看见一阵青烟,有欧美面孔的男孩在街心倒立身子,旁边的游客纷纷鼓掌。这里是二次元的世界,有清纯可爱的一面,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

我沿着主路一路往前,路过了一家hello kitty的专卖店,少女心顿时复苏,但还是管住了钱包,没有买什么周边产品。后来发现一家唐吉坷德,里面人挤人,买了一些带回国的伴手礼,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拎了满满一袋子回民宿。2020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2020.1.2 镰仓一日游
1月2日,我早早地起床了,早就计划要去镰仓。镰仓之于我,是《海街日记》里夏天的大海,是紫阳花,梅子酒,更是青春,爱和梦想。我不是《灌篮高手》的粉丝,但我知道江之岛,知道长谷寺的绣球花很美,还有镰仓高校站前是很多国内游客打卡的地方,也想一路去看看。
从南千住站坐JR常磐线到日暮里,再换乘山手线到新宿,然后坐小田急到藤泽,再换乘江之岛线,我一路磕磕绊绊,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

当坐上墨绿色的江之岛线,电车慢慢行驶到江之岛站时,已经10点多了。出站没多久,我就看到了《海街日记》里四姐妹去的湘南海岸。冬日的海风并不刺骨,有些凉意,一路上跟着人流上山,路过江岛神社,沿着窄窄的台阶拾级而上,拍了很多花花。


走到山顶的观景台,一望无际的大海就在眼前,虽然天上有厚重的云层,但海水很蓝。

我又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海岸,听着涛声,看当地的居民海钓,一个人待了很久。如果说这次东京之行有什么最值得我难忘的,那一定是站在海边的礁石上看惊涛拍岸,那一刻内心很安静。
去江之岛,有一个地方不能错过,那就是海猫食堂。其实,现实中的食堂叫文佐食堂,是两个阿姨合开的,主打家常菜,店内装修一般,菜单也很简单。我点了一份海鲜寿司套餐,吃完满足地离开了,下一站就是镰仓高校站前。

到达车站的时候,正是午后,阳光灿烂,远远就看到很多年轻人在等待电车经过时拍照。我拍了两个短视频,又拜托一对中国情侣帮我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时间很紧,我还想去看长谷寺和高德院,还有镰仓文学馆。
到达长谷寺站,步行没多远就找到了长谷寺,典型的日式寺院,虽然是深冬,看不到紫阳花,但寺内的景致幽雅怡人,我依然是看到花就拍,拍了腊梅和水仙花。寺里的水池养了很多锦鲤,很漂亮,静静地看着它们游来游去。还去拜了观音,祈求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出来的时候,让一个印度小哥帮我拍了几张照片,以作纪念。一边走着,一边想,下次一定要在初夏的梅雨季节来一次,看看绣球花。

长谷寺外有一家咖啡馆,是几个漂亮的女孩子开的,顾客不少。我怀着好奇心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和一块抹茶蛋糕,当作下午茶。看到有卖咖啡豆,还是没买,临走的时候拍了照片,以后来镰仓的话,还想去这家店喝一杯咖啡啊。

由于前面几个景点待的时间太长,我走进高德院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景区到五点就关门了,时间太短,我不得不忍痛割爱,打算直接去终点站镰仓,在太阳下山前去由比滨海岸拍晚霞。出了车站,完全没有看导航,一路跑了很远,才找到海岸,这是太阳已经下山,天色渐暗,天边还有最后一抹深玫瑰色的晚霞,我满头大汗地在海岸边拍照,虽然晚了一点,但看到晚霞的那一刻,真的好想再在镰仓多待一些时间,舍不得离开。

回去的路上迷路了,一路追晚霞,才知道自己跑了很远的距离,沿途问了一个日本男孩,一个英国小伙子,总算找到了车站。从镰仓坐江之岛线到藤泽,再坐小田急到新宿,原本只要不到2小时的车程,由于我坐了站站停的慢车,又害怕中途换错车,花了将近3个小时才到新宿。最后坐电车回酒店,已经很晚了。

总之,镰仓之行还算有惊无险,有惊喜,也有遗憾,后悔路上时间没安排好,有些景点没去成,但这也许是留一个念想,是下一次去的理由。对于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出了东京,还能安全地回到酒店,当时的我已经很佩服自己啦。
2020.1.3 千弘美术馆一日游
东京之行的第四天,是美术馆/博物馆一日游,原本计划上午去上野公园里的国立西洋美术馆和博物馆,下午去岩崎千弘美术馆,但计划不如变化,这一天都泡在千弘美术馆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那天早上,用谷歌地图搜了千弘美术馆的路线,坐了一个多小时电车才到达上井草站。站台上就有千弘美术馆的展示牌,上面是一群去上学的小孩子,一下电车就觉得很亲切。

按照导航,步行也就几分钟,但因为美术馆位于住宅区,着实不好找。我用英语问了一个日本男生,他也不知道,但按照导航一路陪我,差不多走到了离美术馆100米远的位置才离开。当时觉得很感动,一路遇见的人,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外国人,都很友好,对于第一次自由行的我来说,真的好幸运。
我很快找到了美术馆,是一栋三层红色建筑,有不大的庭院,静谧美好,就像它曾经的女主人岩崎千弘一样温柔优雅。美术馆是在千弘去世后由住宅改建而成的,于1977年开馆,是世界上第一家绘本美术馆。

2016年,我从前司离职,来到现在的公司,负责的第一本书就是岩崎千弘的获奖绘本《鸟儿来的那一天》,从此开始了与绘本的不解之缘。后来,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我负责编辑的7本千弘的绘本终于全部出版,也由此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希望有朝一日来东京千弘美术馆看看,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美术馆的展厅并不多,我在前台买了门票,工作人员还送我了几张印刷精美的宣传页,上面是熟悉的千弘的儿童画。在去往展厅的路上,看到很多熟悉的画作。楼梯的转角还在播放千弘的纪录片预告片,其实在国内就已经看过。美术馆里有一些可爱的小椅子,是为来观展的孩子准备的,很贴心。我走进一楼左侧的展厅,一幅幅地欣赏千弘的画,拍下照片,心满意足。

千弘生前的画室也对外展览,虽然不能进去,但透过窗口,可以想象她生前工作的样子。这样一位艺术成就卓著的绘本作家,经历了战争的阴影和不幸的婚姻,却心如莲花,以儿童为创作主角,把全部的爱和祝愿倾注在作品中,留下了9000多幅画作,55岁就离开人世,不禁令人唏嘘。


欣赏完画作,我去二楼预约参加亲子创意手工活动,告诉工作人员我是岩崎千弘绘本中文版的责任编辑,很高兴能来美术馆参观。于是,负责亲子活动的工作人员叫来了她的同事水谷女士,水谷女士用英文和我沟通,我告诉她我很喜欢千弘,计划10月来日本留学,聊得很开心。她还赠送我一张楼下的咖啡券,我有点受宠若惊,连忙道谢。
在等待做手工活动的间隙,我去了在二楼的绘本阅览室,里面有很多儿童绘本供前来参观的游客翻阅,在这里,我看了曾经在日文网站上查到的千弘的诸多著作,狂喜不已,一遍遍地翻阅,希望时间暂时停止。阅览室的墙上还展示了千弘的部分画作,有一个日本老太太坐在轮椅上,被女儿推着,欣赏千弘的一幅幅画作,眼前的一幕让我有点鼻子发酸。千弘的作品是多么纯净温柔啊,抚慰了多少人的心,除了孩子,一定还有很多成年人,在她的画作里找到了童年的自己。

接下来,我和日本的一家三口体验了水彩画的晕染画法。用画笔蘸水和颜料在画纸上反复晕染,然后用吹风机吹干,再用尺子描出福袋的轮廓,用剪刀剪下,再用胶水粘贴,成品就是一个漂亮的福袋。笨拙的我幸而有贴心的工作人员帮忙,才勉强做出了一个成品,非常开心。

我留了工作人员的名片,向她表示感谢,然后下楼喝咖啡。一杯咖啡,让我感受了人与人之间妙不可言的缘分,我也会把这份感动留在心底。下次去日本的时候,希望能再去美术馆,给水谷女士送一份小礼物,感谢她对我这个来自中国的普通游客的小小善意。

之后的时间,我流连于一楼的绘本书店,久久不愿离去。店里的周边都很精美,我用篮子装了一些,又拿出一些,取舍之间,都是对千弘满满的敬意。最后,各种纠结,挑了帆布袋、明信片,两个小画框、水彩颜料,素描本,还有小勺子,花了6000多日元买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术馆。



走出千弘美术馆,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才想到自己没有吃午饭,于是在便利店买了一份便当吃了,就一路跌跌撞撞地寻车站。上电车前,看到车站站台千弘美术馆的展示牌,心里默默地说,下次一定还会再来的。
电车经过高田马场站的时候,知道早稻田大学就在附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下车,打算坐到秋叶原下车,去优衣库和唐吉坷德买些东西。当天在无印良品、优衣库和唐吉坷德买了很多东西,光是衣服就有5件,还有零食、饮料、文创产品若干,满载而归。
坐上日比谷线地铁,大包小包地出现在车厢时,那一刻也许我代表了日本人眼中爱买买买的中国人,有些不好意思,一边心疼花掉的很多钱,一边感慨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剁手了,有一种心满意足的罪恶感,哈哈。
回到酒店,躺在床上刷手机到1点多,想想自己看到了东京塔,去了镰仓,也去了千弘美术馆,实现了愿望,临时起意想去河口湖看富士山。
林夕说,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呢?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是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很多个夜晚,一遍遍地听着陈奕迅的歌,《十年》《富士山下》《好久不见》,有一种孤独的自怜。就算我知道某个人对我而言很重要,但我来过他所在的城市,看过东京塔,去一次富士山,就够了,就当是和过去告别吧。
2020.1.4 河口湖一日游
前一天晚上睡得很晚,又没有定闹钟,自然是起晚了。在床上查了去河口湖的路线,可以坐电车,也可以坐大巴,我最终选择去新宿坐富士急大巴。
连着几次坐电车去新宿,渐渐的路线比较熟悉了,不过在偌大的新宿站找到去坐大巴的站台,一路又花了很多时间。好不容易到达售票大厅,已经快11点了,才得知很多上午的票需要预约,早已提前售完,只好买了12点多的票,大概2个小时才到河口湖。至于能不能看到富士山,就得看天气了。这天是多云天气,大巴一路行驶在高速上,我靠在窗边往外看,眼前一闪而过的是田园风光,有时是干净整洁的住宅。

大巴到达富士急乐园,很多人下车,远远就看到过山车的索道,和我之前在石景山乐园看到的并无二致,我对这类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游乐设施不太感冒,也许终于是人到中年,少了那股青春的张扬和勇敢吧。之前一位上海的朋友给我发过晚上的富士急乐园照片,点点彩灯点缀的冷硬索道,让人感到一种如末日般的苍凉。
离开富士急乐园,大巴往河口湖站驶去,心里忽然有一点激动,掀开窗帘想看看能不能看到富士山,但一团团灰色的云飘在空中,并没有看到山的影子。经过一个小树林,发现路边有积雪,想必富士山的山顶一定也是皑皑白雪,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也不虚此行了。
在一种期待看到富士山真容又担心看不到的复杂心情中,大巴缓缓到站。我下了车,发现这里只是一个小镇,并不繁华,路边有一些卖旅游用品的小店。我到处找吃饭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吃天妇罗的小店,却被告知要关门了,看到店里就餐的人还在吃,我有点不快,只好出店再寻下一家。早上出门时吃了点便利店买的蛋糕,早已饥肠辘辘,后悔没有多带些干粮。来来回回走了一圈,最后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餐馆,点了一碗豚骨拉面和一瓶汽水,花了1100日元。讲真,这里的拉面也是800日元一碗,但分量和口感不及之前吃过的网红一兰拉面,即使在日本,景区的餐食也一样一言难尽,但好歹能补充能量,有力气去寻富士山。

我一直是路痴,本以为下了车就能看到富士山,可直到吃完饭,还是遍寻不得。路过一个便利店,买了一瓶饮料和一根香蕉,又求助路人,一路往河口湖的方向走去。此时已是下午3点多,我买的是最晚的一班大巴车车票,还有大概4个小时。如若我知道此地天黑后无处可逛,要在车站等将近2小时,也许我会买早几班的车,当然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终于来到了湖边。下午的河口湖边,停靠着很多彩色的游船,风刮走了乌云,天空碧蓝,湖面清澈,西下的太阳照在湖面上,金光闪闪的,令人心醉。但我依然没看到富士山,有点心急。看见有人坐游船游湖,我不为所动,对我而言,如果看不到富士山,这次仓促的行程必定是遗憾的。我问了一个日本人,怎么才能看到富士山,他用日语回答,我不知所云,只好点头致谢,打算自己边走边找。遇到一对情侣,请求男生帮我拍照,忘了开美颜,拍得过于真实,谢过他们,又自拍了几张,想把美丽的湖留在记忆里。

带着一丝不甘和不舍,正想转身离开时,不料之前问过路的日本人叫住我,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坐游船看富士山,我一时有些难以置信,感觉自己一直被幸运之神附体,眼睛有点湿润。我欣然接受,和他和家人一起上了船,开船的是一个日本大叔,很热情,船上还有两个小孩子,很可爱。大叔把船开得飞快,湖上风很大,我的头发被吹乱了,感觉很冷,但心里暖暖的。
船开到一片水域,大叔放慢了速度,旁边的日本人让我转过脸看左边,就在一片云下,我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富士山,山顶果然有雪,顶峰被云挡住了一部分。我激动得忍不住流泪了,拍了一些视频,船上的日本妈妈也用我的手机给我拍了两张照片,那一刻,觉得即使千山万水走遍,风疾云厚,心里已经圆满了。
是的,我看到了富士山,我不能搬走它,但我可以自己走过去。对我来说,这是某段感情的终结,也是新的开始。我很感激陌生的日本人一家和开船的大叔帮我实现了愿望。

下了船,我用蹩脚的英语,还借助谷歌翻译软件,告诉那位日本妈妈我来自北京,邀请他们去北京旅游,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她也在便签上给我留下了邮箱,我回北京后,没有及时给她发邮件,如今被困在家中,翻到旅行的照片,想起河口湖之行,想起一路上收到的陌生人的善意,依然很感激。
夕阳下山,暮色渐深,我路过一家卖点心的小店,买了十几块富士山造型的饼干,又去了一家特产店待了快一个小时,挑挑选选,买了一些点心和几张明信片,还买了一个刻着kitty猫的小勺子,满意地离开。


在去车站的路上,我遇到了两个印度小哥,一个在日本工作,一个在留学,用英语和他们一路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车站。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不能改签早一些的车票,我找了个座位一直刷手机,最后还是在车站的餐厅吃了一份富士山造型的咖喱盖饭,等到7点一刻,终于坐上了回新宿的末班车。

在车上沉沉睡去,偶尔醒来,窗外是东京都的夜景,亚马逊大楼一闪而过。作为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亚马逊在2019年放弃了中国亚马逊的图书销售业务,所有图书下架,当时在出版圈引起不小的震动。说到底,还是因为亚马逊中国的图书销售无法适应长期打折促销的玩法,被京东、天猫等电商击败,也是料想之中的事。而日亚作为亚马逊的海外分公司,业绩可圈可点,以前还能直接登录日亚海淘化妆品、母婴产品,经常搜引进的日本绘本的资料,可惜现在有了墙,登陆就麻烦多了。
到达新宿已经9点多,想到第二天下午就要离开东京,上午要收拾行李,退房,而孩子的衣服和朋友要的东西还没买,打算先在新宿转转再回去。先找到一家GAP,给孩子买了一件牛角扣大衣和一条绒裤,花了5000多日元,刚好免税。又去唐吉坷德买了很多吃的,还有一个保温杯,篮子装得满满的,又花掉了5000多日元。可我没想到排队退税的人那么多,足足等了快一个小时。等我拿到退税,出了大楼,发现外面飘起了雨。霓虹灯下,雨丝纷纷扬扬,滴落在脸上,冰凉湿润,就像少女的眼泪。
我拿手机拍雨,听见旁边有几个中国人用广东腔普通话聊天。我和其中一个帅气的大哥聊了几句,才知道他们从香港过来的,都是同事。他得知我一个人来东京旅游,这么晚才回去,佩服我胆子大,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我急着赶时间,和他匆匆告别,直奔地铁站,这时已经11点多了。好不容易上了山手线,想去上野换乘日比谷线,没料到错过了末班车。我有些懊恼,心疼打车要花很多钱,有些不甘心,于是问了车站的工作人员,原来JR还有车,我又提着大包小包往位于地面另一处的JR进站口跑,一路争分夺秒,也不管雨水淋湿了衣服,鞋子上沾了泥水。
幸好最终赶上了JR,一路跑得气喘吁吁的,好半天才缓过来。看到车上有中年男人推着坐轮椅的脑瘫儿,有些心酸,但我很快把视线转向别处,我想,这位父亲一定很坚强,不愿意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他们父子吧。三站地,很快就到了南千住站,出站时快凌晨1点了,我走在回民宿的路上,想起这是在东京的最后一个晚上,依然有很多风景没有看,有个人没有见到,有些伤感和不舍。
回到酒店,发现前台又换了人,没有见到第一天办入住时的那位好心的大叔。换了拖鞋,轻轻地上了二楼,想收拾行李,但担心影响隔壁的休息,只好作罢。身体极度疲惫,躺在床上,没有洗漱,很快就睡着了。
2020.1.5 上野公园-成田机场
在东京的几天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归期了。早上9点多醒,匆忙洗漱,收拾行李。买的东西太多,来时的行李箱和背包已经塞满了,幸好带了一个宜家的大编织袋,把装不下的东西都塞了进去,然后收拾床铺和垃圾,关灯,锁门,拖着沉重的行李一级级地下楼。一个外国人见我东西太多,还帮我拿了一些东西到一楼,我用英语向她表示感谢。

在这家民宿住了5晚,总体感觉还不错,工作人员很热心,房价也不贵,虽然淋浴间在一楼,洗澡不太方便,但能花200多在东京住一个小单间,我已经很满足了,至少比住胶囊旅馆要好。
顺利地办了退房手续,和工作人员说好把行李暂时寄存在这里,我就直奔地铁站,准备去上野转转。原本计划3号去上野公园,逛逛国立西洋美术馆和国立博物馆,但因为在千弘美术馆待了一天,没有去成。之前一直在上野换乘地铁去其他地方,还没有出站过,直到出了站,才发现这里也是商圈,阿美横町都是商家,购物方便,后悔之前舍近求远,大晚上去秋叶原和新宿购物,完全没必要。
时间很紧,路过一家鞋店,意外发现有亚瑟士的特价跑鞋,正好有我穿的37码,才2500多日元,马上买了。又找到一家药妆店,花了一万多日元,又买了一些化妆品,把朋友要的东西也凑齐了。又去了旁边一家免税商场,给孩子买了铅笔和画笔,看到一个粉红色的卡西欧计算器,才600多日元,也忍不住买了。其实有一个计算器,但看到好看的东西还是忍不住想拥有,也许这是所有女人的通病吧。
匆匆买完东西,就去寻上野公园。虽然谷歌地图显示很近,但我还是找不着,问了一个日本人才发现就在不远处。一路快走,上了一级级的台阶,眼前就是绿树成荫的上野公园了。

很多国人知道上野公园,还是因为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他在文章中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只是,我来的不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据说,上野公园有1300棵樱花,每年都有樱花祭。走在主干路上,两旁都是高大的樱花树,突然发现前方有一棵火红的枫树,在明晃晃的冬日阳光的映照下,明艳动人。我忍不住停下拍照,之后就一直把这张照片设为手机屏保。

公园里有艺人在唱歌,不少人围在旁边听。我一路盲走,经过上野动物园,知道那里有来自中国的熊猫,可惜没时间去看了。至于博物馆,我没有时间找,即使找到了,也只能失落地离开。留给我逛公园的时间并不多,但我还是想多待一会儿,哪怕几分钟,想把这里的树,这里的歌声,这里的风和阳光留在记忆里,拍了一些照片和短视频。不知道下次重游此地是何时,也许是几个月后,也许是几年后,人生中有太多的意外和阴差阳错,只能尽人事知天命了。
当下了公园的台阶,去往上野地铁站时,已经快1点了,心里隐隐地有些担忧去机场时间太赶。出了地铁去民宿拿行李,却发现在上野新买的东西装不下了,在酒店前台又收拾了好一会儿,最后只好断舍离,把买的点心包装盒拆掉,尽可能少占空间。其间民宿的工作人员问我是否需要帮忙,我把扔掉的包装纸交给了她,拜托她帮我扔到垃圾箱,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在日本,不给人添麻烦是最大的美德,我已经办了退房,还要把垃圾丢弃在这里,总归觉得有些难为情。最后,好不容易把东西塞进了袋子,因为心急,出了一头大汗。

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出了民宿,看着这栋住了5天的楼,有点不舍,心里默念着“再见”。一路快走去地铁站,依然是坐到上野,打算坐京成电铁去成田机场。买了票后,但还是因为不熟悉路线,去站台耽误了不少时间,担心坐慢车到机场太晚,耽误值机,那一刻觉得自己就像迷路想回家的小孩,急得都要哭了。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果断换乘到日暮里站,补了速度最快的skyline的差额票价,确保在4点前到达机场。坐上skyline后,我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已经下午2点多了,40多分钟后就能到机场,我为期6天5晚的自由行也将结束,等待我的依然是压力山大的生活。

到了机场,退掉了IC卡,去办理值机。之前没来得及网上值机,已经没有靠窗的座位了,靠前排的座位只有一个中间位置的,但我已经无所谓了,经历了来机场一路的磕磕绊绊,当时觉得只要能平安回国,哪怕坐最后一排的座位也ok。
托运完行李,我才想起从早上起床至今还没吃饭,就近找了一家店吃了一碗海鲜盖饭,花了1800日元,这大概是我在东京吃的最贵的一餐了。之前的几天吃饭都很随意,早饭基本都是便利店买点面包和饮料解决,午饭和晚饭依行程而定,有时赶路,一天只吃两顿,想吃的鳗鱼饭和和牛也没吃到,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补上了。

吃完饭,过安检通道,离登机还有半个多小时,我又逛了逛免税化妆品店,没有帮朋友买到她想要的阿玛尼口红,但买了她想要的两条烟。机场的免税小店很多,但我已经无心再买东西,一来是现金花得差不多了,二来买了也没空间装。飞机起飞时间是6点,我一路小跑,在5点20几分到达登机口。
不知道是机场的空调开得太足,还是我一路心急火燎,又出了一身汗。为了节省行李空间,最后一天还是穿上了来时穿的长款羽绒服,热得不行。其实,东京气温比北京高,除了12月31号那天刮大风冷一点外,其他几天穿呢子大衣就可以。我带了三件衣服,两条长裤,还有一条长裙,但裙子压根就没穿过,每天马不停蹄的,还是牛仔裤和运动鞋最搭。
快到5点半的时候,终于登机了,在东京的时间只剩下最后半小时。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感慨万千,但似乎无人诉说。一个人来,一个人坐车、迷路、吃饭、购物,发呆,一个人离开,我所做的一切似乎与任何人无关。回到熟悉的城市后,我的生活依然是两点一线,缺乏激情。
我告诉朋友,飞机将在北京时间9点半到达,之后我会打车去她家,然后将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几分钟后,飞机加速滑行,升上东京的夜空,只是坐在中间的我看不到夜幕下的东京全景了。那一刻,只想对这个我依然陌生的城市说一句,沙扬娜拉。

9点半,飞机准点到达首都机场,北京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我生活了13年的城市,美得像一个童话。眼眶温热时,耳边似乎又响起《富士山下》的旋律:“东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遥远 谁都只得那双手 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 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曾沿着雪路浪游 为何为好事泪流 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何不把悲哀感觉 假设是来自你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