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仁与智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样的的春节,“防疫战疫”作为主要活动,牵动了所有国人的神经,也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娱乐、工作的节奏。每个有责任的人的活动空间也仅限于家里的寸土之地。不过,倒是给读书学习提供了最佳的机会。这不,我与女儿就是一对忠实的读者,《上下五千年》一遍是看不过瘾的,第二遍已开读,我们也共同讨论了各自特别感兴趣的人和事。不过,我们都对同一篇感兴趣的倒是不多。《墨子智破云梯》就是少数中的一篇了。
女儿感兴趣的是墨子的机智,不管公输般(也就是鲁过人所称的“鲁班”)用什么样的云梯,搭什么样的架子,布什么样的战局来攻打宋国,墨子都能用他的精巧战术一一演示,逐个化解。公输般最终输得是心服口服,再也不敢言攻伐宋国的事,楚惠王也放弃了他一心称霸的政治理想。不再言“霸道”之事。这着实突出了墨子的棋高一招,智谋过人。
不过,我除了感叹墨子的智谋之外,更感佩于墨子的仁德之心。他原本只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于山野,并不在朝为官。但其创立的学派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且对为争夺土地而大肆混战,伤及百姓的做法也极其反对,可见其怀有一颗爱民、忧民、恤民之心。所谓:“居庙堂之上,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墨子虽非居庙堂之上,但却有一颗忧民之心,处江湖之远,心忧国君。这不就儒家倡导的仁心吗?
当然,他的仁心,可不仅仅体现在其主张和日常坚持上,《墨子智破云梯》的故事中,特别详细描写了他的阻楚之行。在得知了楚惠王要借公输般所造云梯攻宋后,为了阻止战争的暴发,为百姓赢得安宁的生活,墨子不顾生死,日夜兼行,步行几百里,两脚磨出了泡,走出了血,但仍急行不停,终到达楚国。在面对楚惠王及公输般的诘难下,临危不惧,摆事实、讲道理、智演示,终于打消了楚国的攻伐野心,避免两国人民陷入混战。这壮举非仁者不愿,非智者不能。
当前中国,正值疫情肆虐,防疫抗疫的前线,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不计生死,忠贞坚守。他们奔赴了“前线”,就意味着远离了家人、亲情,被迫和患者一同隔离。这种舍身精神,不正是一种仁德的体现吗?各地政府通过各种手段阻段传染源、公开疫情动态、讲解防疫常识”,体现的又何尝不是管理者的智谋与仁德。所谓“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是从不会屈服的民族,灾难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警醒,当然也是一种纽带,让同胞之心凝聚,让同胞之力汇聚的纽带。
我们都是墨子的后人,我们的身上自然流淌着墨子身上智与仁的基因。用这基因,我们一定能战胜“宅”在家中的困顿、难耐;一定能战胜“多变的疫情”;一定能让生活、工作早日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