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时间的秩序》
直到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打完我标注的原文节选摘抄,才稍稍从这大量的知识(对我而言,是的)中稍稍捋清了思路。薄薄一本160页的书,却比看过的任何一本厚本文学更加费脑,更加需要注意力的集中以及思维的高速运转。
作者先是从“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这一已经被论证的事实开始,一步步地瓦解我们对既有“时间”概念的认知:时间不仅与位置高低有关,还与物体的临近程度和运动速度有关。并开始用引力场和量子力学原理来告诉我们:整个宇宙中一个共同的当下并不存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分别也不存在,世界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事件的集合。因此,对于整个宇宙而言,“时间”是不存在的。至此,被作者称为此书的“去程”,用物理学原理向我们阐释了一个“没有时间的宇宙“。
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感知时间,我们的过去为什么会存在,未来又为什么未知呢?那是因为我们作为“构成这个世界一小部分的生物的视角”:“我们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完全的,因此我们用模糊的方式看待世界“,我们所处的这部分世界”与其余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无视很多变量‘。并用热学第二定律向我们揭示了是熵的增加“为我们把过去与未来区分开,导致了宇宙的演变“,它“决定了痕迹的存在,过去的残余与记忆的存在”。而我们人类就是宏大熵增历史的结果,“我们就是时间”。
是不是挺有意思的结论?先告诉我们,统一的时间是不存在的,然后一堆的物理学原理把我们(至少是我)砸晕,最后告诉我们能感知时间是从我们的视角看到的模糊的世界,而从我们的视角看到的过去(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即记忆)之所以与未来(根据记忆做出的预期)不一样,是熵增的原理,所以其实我们就是时间。至此,我才大致看明白作者的思路,虽然在引力场、量子力学和开普勒的章节雾里看花。
作为一名物理学渣,并且高中会考之后就再也没接触过物理原理的我,没想到我居然能把这本书看完并看了两遍,并在最后作者总结说我们就是时间的时候,被感动了。在生活中,我十分信奉热力学第一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并在许多不如意的时刻能够宽慰我。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作为平凡人,了解物理学的意义吧。
在那里,苹果生长,产出了我们的苹果酒:时间。这甜美的果汁中蕴含了所有的美食以及生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