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德勒兹与瓜塔利所提的冶金活力论
A Brief Reading on Metallurgic Vitalism by Deleuze and Guattari
"Matter and form have never seemed more rigid than in metallurgy; yet the succession of forms tends to be replaced by the form of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the variability of matters tends to be replaced by the matter of a continuous variation."
“看似在冶金中,物质与形式的地位几乎不可能更为牢固;但形式的更迭趋向于被连续的进展所取代,而物质的可变性则倾向于被连续的变化所替换。”
Deleuze &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Treaties on Nomadology - The War Machine D
德勒兹和瓜塔利关于冶金的性质主要提到了三点。
第一点在于“超形质论”。在形质论的框架下,事物的变化和对事物的操作发生在它的形式或物质当中,二者取一。这便形成了一种变化的固定规律,如从黏土烧制成陶器是物质的变化,而对黏土的塑形是形式的改变。而冶金的过程突破了形质的二元性。能量在材料上增加,突破/溢出(overspill)了原有的物质状态;性质的变化打破、重塑结构,同样溢出了原有的形式。两者同时、一并溢出。
第二点在于金属的熔煅属性。这来源于金属的内在形式(ingot-form),即微观形式作为宏观形式的先决条件。在冶金的过程中,金属可以经历熔化与重塑。
从前两点可以衍生出第三点,即开篇引用中的内容。金属的变化是连续的,即便它在冷却时会形成十分坚硬的形式。在时间中金属以不停的Deterritorization和Reterritorization的方式发生着变化。这可以作为一个十分恰当的政治隐喻,即在历史中,体制结构在坚硬和流动之间的连续变换。
笔者认为将冶金作为一种活力论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提法。冶金指的是金属的流动,因此无论是生物体内离子电信号的传导、古代战争的剑戟弩矢的飞驰、金属导体的导电还是乐器发声时金属的震动产生声波等等都可被归为冶金的范畴。人类的历史是冶金的历史;甚至,德勒兹和伽塔利认为一切类型的机器与物质之流本质上皆具有金属或冶金的属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