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颜悦色看长沙
虽不在长沙长大,但待过了目前人生中的三分之一,便也自认半个长沙人。高三毕业后赴外地上大学,自我介绍道我来自湖南长沙,课后就有二三同学问如:“你去过快乐大本营现场吗?”“你见过哪个明星啊?”此类的问题,我笑笑,表示并没有过,迎来一众惊讶与惋惜。出我意料的是,似乎长沙给普通民众的几个标签就是“湖南卫视”“娱乐之城”……岳麓书院的朗朗读书声并没有传到秦岭那边,橘子洲的烟火却开在了全国的高空之上。我非抨击长沙的星城文化,甚至有点以此为荣的意味,毕竟盛名在外,能在异国他乡听到故土姓名,任谁都会欣喜。不过娱乐文化令人瞩目的同时,当然也不可忽略承载其名的企业,也就是今天要谈的著名网红:茶颜悦色。 去长沙,买茶颜悦色。不知什么时候,这成了一件心照不宣且在正常不过的旅游项目,有甚者专门为茶颜悦色而飞至长沙游玩一番。茶颜悦色的地域性特色,也逐渐使其成为长沙的标签之一,长沙民众有了优越感,亦在无形中大力宣传。资本的灵魂在于笼络人心,政府企业公民站在一条线上,促成三赢局面。但茶颜悦色绝不是仅仅如此而已。在任何一家茶颜悦色的门店购买饮品,无论是门店装修、客户服务、身心关怀、视听享受都几乎无可诟病——时尚国风的定位冲击审美,训练有素的服务对接国外标准,人文多样的关怀领先行业,精心调配的饮品大放异彩,无盈利的售后温暖人心。时代洪流冲卷而下,物欲横流,信息四溢,改革开放的延后效应带来了新世纪的Z世代。他们善于思考,自由独立,敢于反抗权威,富有怀疑精神,热衷尝试新事物。年轻的因子蠢蠢欲动,寻求与父辈们不同的道路,茶颜悦色也是一个年轻的品牌,在如此先锋理念下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我们能注意到茶颜悦色的小票下面有一段很长的话(来自话唠老板的一封信):一杯鲜茶的永久追诉权/成立于2013年/我们现在已经赚了一些钱开始告他们了……年轻的语言,大胆的承诺,无一不让路人为之侧目,为之多看一眼。超出传统的商业模式,茶颜悦色满足了年轻人的所有想象,足够亲和,也足够硬核。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茶颜悦色偏偏出在了长沙呢?不是北上广,而是在中部省份中还要被武汉踹一脚的长沙? 不妨以一副对联纵观湖南历史:“吾道南来,自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就算是湖南本地人,也不免要赞一字狂。不过人有道理,狂也有狂理,这理从何来?湖湘学术素有“道南正脉”之称,尊周敦颐为理学开创者,理便从此出,但,也不限于此。湖南从来以求新在史册上著称,中国近代史一半便由湖南人书写。这话并不夸张:湖南巡抚陈宝箴最先响应百日维新;湖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的摇篮,光湖南籍领导人就有毛刘任李陶胡。谭其骧先生也曾道:“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战争年代,侵华日军人数一半亡在湖南,和平年代,在无中央支持、无免税区、无国家中心城市的情况下,长沙发展速度居全国第一。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湘江淘洗、三次文夕大火淬炼,这是湖南自先辈手中接过的精神衣钵。长沙作为湖南省会,更不必多言。再回到一开始的标签“湖南卫视”。湖南卫视的口号是什么?是青春湖南。好巧不巧,湖南省共青团的网络媒体名叫什么?叫青年湖南。从上到下,茶颜悦色继承了这样一种力量,以年轻为标语,用实力来注解。 如今提起茶颜悦色,已经不只是一杯握在手中的奶茶,它可以是和长沙市文学联盟合作开展的作文大赛的标志,也可以是兼职打工的福利好去处,可以“土到掉渣”,也可以“别有洞天”。总而言之,茶颜悦色也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立在长沙,向外扩散。今年十月在武汉的全国首家长沙外分店就要营业,无疑,这是一大步,但却经历了很多细心认真的一小步,这也代表着茶颜悦色从未停下革新的步伐。当然,长沙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