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Shanghai 之 熊佛西楼
华山路630号,熊佛西楼(上海戏剧学院延安路校门)
熊佛西楼旧时的德国乡村俱乐部。一战后法国人强行占据了德国人在上海原迈尔西爱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号)建造的乡村俱乐部,平时喜欢休闲聚会的德国人,无奈之下只好在沪西的美丽园中又重新修建一座乡村俱乐部。俱乐部建于1903年,占地3亩多,里面设有一幢两层的德国小洋房,方方正正绕有构架严密、贵气的外廊。建筑平面和立面均显欧式建筑的特点。楼里设有会客厅、女宾室、休息室、舞厅、餐厅、弹子房等等。花园里还修了10多个网球场、草地滚球场。1910年,德国人又在这里建起了露天溜冰场。据说后来戏剧学院盖剧场挖出了一个游泳池,估计也是这时期德国人的杰作。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建筑正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大量的留洋建筑师从国外回来登上了国内早期的建筑舞台,当时的很多建筑融合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特点,而熊佛西楼就是其中代表。
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就在这个乡村俱乐部成立,熊佛西担任校长,所以小洋楼后来被命名为熊佛西楼,不久还成了当时远东地区最早最大的录音棚。熊佛西楼三面外廊,整条廊柱是约30厘米见方的方木,立柱间距不等分对称,使建筑立面既活泼又不失较强的韵律感。小楼南面走廊宽约4米,栏杆为木扶手、铸铁栏杆。建筑内圈青、红砖相间,砖墙、砖柱头有西洋花饰,室内均为木地板。底层走廊为彩色磨石子地面,为防雨水侵蚀,二层外廊地面为面砖。建筑屋面为红机制平瓦,歇山顶,配有二个通风采光用的老虎窗。
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雨后,熊佛西楼遭受了很多创伤,2000年戏剧学院出资重修了这幢百年建筑。重修后底层辟作老干部活动室和会议室,二楼作为校史陈列室。
据说,胡兰成居住的美丽园与戏剧学院仅一墙之隔,所以胡兰成与张爱玲当年经常会约在这里会面。这幢楼的楼里楼外都留下了张爱玲踯躅、伤怀的脚步,有人认为《倾城之恋》、《半生缘》、《金锁记》都蕴藏着熊佛西楼的影子。
此文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百度&google。
![]() |
民国六年,被法租界公董局以敌产名义没收。 |
熊佛西楼旧时的德国乡村俱乐部。一战后法国人强行占据了德国人在上海原迈尔西爱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号)建造的乡村俱乐部,平时喜欢休闲聚会的德国人,无奈之下只好在沪西的美丽园中又重新修建一座乡村俱乐部。俱乐部建于1903年,占地3亩多,里面设有一幢两层的德国小洋房,方方正正绕有构架严密、贵气的外廊。建筑平面和立面均显欧式建筑的特点。楼里设有会客厅、女宾室、休息室、舞厅、餐厅、弹子房等等。花园里还修了10多个网球场、草地滚球场。1910年,德国人又在这里建起了露天溜冰场。据说后来戏剧学院盖剧场挖出了一个游泳池,估计也是这时期德国人的杰作。
![]() |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建筑正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大量的留洋建筑师从国外回来登上了国内早期的建筑舞台,当时的很多建筑融合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特点,而熊佛西楼就是其中代表。
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就在这个乡村俱乐部成立,熊佛西担任校长,所以小洋楼后来被命名为熊佛西楼,不久还成了当时远东地区最早最大的录音棚。熊佛西楼三面外廊,整条廊柱是约30厘米见方的方木,立柱间距不等分对称,使建筑立面既活泼又不失较强的韵律感。小楼南面走廊宽约4米,栏杆为木扶手、铸铁栏杆。建筑内圈青、红砖相间,砖墙、砖柱头有西洋花饰,室内均为木地板。底层走廊为彩色磨石子地面,为防雨水侵蚀,二层外廊地面为面砖。建筑屋面为红机制平瓦,歇山顶,配有二个通风采光用的老虎窗。
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雨后,熊佛西楼遭受了很多创伤,2000年戏剧学院出资重修了这幢百年建筑。重修后底层辟作老干部活动室和会议室,二楼作为校史陈列室。
![]() |
据说,胡兰成居住的美丽园与戏剧学院仅一墙之隔,所以胡兰成与张爱玲当年经常会约在这里会面。这幢楼的楼里楼外都留下了张爱玲踯躅、伤怀的脚步,有人认为《倾城之恋》、《半生缘》、《金锁记》都蕴藏着熊佛西楼的影子。
此文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百度&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