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我就……
从武 汉 肺 炎一事在互联网全面发酵以来,已经过去了五天。此刻皇城根下,人心惶惶,而我就困守在曾经03年发生过非 典的北京,时针已经飞速地滑到了十点的边缘,我估计着这篇文章写完,肯定十点多了,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我的心情如何,有没有好转的迹象,起码不会比现在更糟。
我并不是一个悲观的人,但是父亲咳嗽低烧又坚持不肯去医院的事情的确让我短暂性成了一个悲观的人。关于未来,我有过很多设想,或者说梦想,但是总觉得人生还长,不用着急,一切都能慢慢来。可是,如果我没能熬过这次肺 炎 疫情呢?如果我的生命就在几天后戛然而止呢?那么我现在回想起我短暂的前半生,又能真的不留任何遗憾吗?
我突然发现自己禁不起这种假设,似乎也没办法真正从心底接受这种假设,如果我真的没能熬过去,当我回首过往,双手捕捉的也只有虚空而已。所以,这时候我突然非常理解那些把生命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的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对目标的坚韧与不拔,远不是目前的我所能及的。曾经有段时间我也曾奉行拼命哲学,就是想着如果第二天我就死了,但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心里就觉得活着真亏啊。可能写到这里,我的思维已经非常混乱了,但我很清楚首先要尽一切可能活着,其次为自己活着,这真的不是自私,一个朋友告诉我“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这句话听起来很鸡汤很狗血对吧?但事实如此,每个人都像是一个能量场,只要把自己的能量守恒了,才有可能给他人带去能量。
以前我经常在电影、电视剧里看见死亡,总觉得这些离自己非常遥远,唯一近距离接触死亡的一次是外公的过世。那时候我就在想一个好端端的人原来真的可以说没了就没了,死亡这件事真的不简单。外公生前最得意最骄傲的事情——抗美援朝被他翻来覆去地说,都嚼成了渣渣,当时作为听众的我,却在想一个人死了,回想自己的一生,真正能够拿出来说的只有这一件事,这未免也太可悲了吧。人们常说的“向死而生”可能就足以概括我那时候诡异的想法了吧,毕竟很少有青少年会在自己亲人过世的时候想这些问题。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活着,而且要活得有价值。有价值这个概念真的太宽泛了,如果按照马斯洛的价值金字塔理论来说,自我实现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前两天,我最要好的俄罗斯朋友来北京转机,和她还有我另一个朋友匆忙见了一面,最好笑的事情是我们刚去完故宫没到两天时间,今天故宫就因为这次的肺 炎疫情暂时性关闭了,也不知道我们是幸运还是不幸。在聊天中,她一直强调让我好好思考事业和家庭的平衡问题,她说你可以追求你的事业,但真正能够让你开心、幸福的是你的丈夫。作为好朋友,我无法反驳她这个观点,也是在这次失恋后我意识到自己在情感上还是有很大缺口或者说需求的,以前我因为原生家庭因素恐惧婚姻不愿意结婚,现在我逐渐发现自己也的确是需要建立家庭的,可能一直号称不婚主义的我真的会在某一天结婚,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一定是为了爱情,而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我骨子里还是充斥着小女生的浪漫主义情怀,或者说我有颗少女心也不过分,我想如果真爱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寻找,那余生我便奉陪到底。说到这里,似乎又跑题了。虽然现在的我渴望情感上的饱和,但对我来说事业依旧是最重要的,也大概是我活着的最大价值。而豆瓣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选择的事业是写作,不过说来也可笑,因为遭受失恋打击,我居然可以自暴自弃到从十月份开始到今天几乎没怎么看书写作,今天家人的疑似病情又不禁让我扪心自问:我真的有在为写作这件事好好努力吗?因为一个小小的失恋,我居然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失去控制,失去平衡,这段时间,我看似越来越积极阳光乐观,其实情绪的反复与低落都是一个个深夜躲在暗处你们看不见的。可能也是因为如此,16号晚上十点我出门跑了三公里后,因为想到ex的事情分神摔倒,膝盖摔破流血,手机碎屏。我过了几天没有手机的原始人日子,21号修好手机那天竟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明白自己是过于重感情的人,但理性依旧告诉自己生活还要继续往前,不要怀念旧人,其实留给我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问题似乎又回到原点,如果明天我就死了呢?我回想自己这段因失恋堕落颓丧的时光,我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只会感慨叹气觉得满心遗憾。我还没有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我还没有写过一部自己满意的作品,我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我还有很多马拉松没跑,我还有留学读研的心愿没有完成……这些似乎都关乎我的事业和自我实现,我仔细想想,发现自己没办法按照俄罗斯朋友的观点去压抑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心,而把更多时间放在寻找爱情建立家庭上,当然我不否认这也需要时间,只是如果明天我就死了,我希望在死之前,我能完成自己这些梦想,而不是给我空降一个帅气又忠诚的丈夫,那是韩剧剧情,我的余生如果非要用电视剧比喻,我还是希望能够成为一部跌宕起伏的美剧吧……
如果我们全家能够顺利挺过这次疫情,我真的希望余生的每一天都能尽全力,不留遗憾,并且反复告诫自己:写作才是我的终极梦想,其他的都不重要,真的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