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音乐)
旋律是一系列音高的排列所组成的一个有凝聚力和令人愉悦的音乐线条。按一般的说法它就是曲调。我们所有人都能想出曲调来,但是,像莫扎特,贝多芬创作的伟大旋律具有什么特质呢?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美丽的旋律由四个因素构成:
1.一个稳定的调式中心;2.向前运动;3.一个目标或者高潮;4.最终,有一种安定感。旋律由于伴随着的节奏和和声而变得丰富,它使得我们变得愉悦甚至将我们带到远方。这就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开始部分所带给我们的那样。旋律越美丽,我们就越被吸引投入到音乐中。
每支旋律都是由连续的音高所构成。音高(Pitch)是音响或高或低的相对位置。当音响有规律地震动时,就产生了乐音。但并不是每个音响都能形成可辨别的音高。当一个有规律震动的声音产生时,比如通过拉奏小提琴,吹奏小号或者弹奏钢琴的琴键,就产生了乐音。但是如果音响是不规则震动时,如盘子打碎的声音或者狗的叫声,那它就仅仅是噪音。当一件乐器奏出一个乐音时,它便释放成振动着的声波运动,通过空气传入欣赏者的耳朵。声音振动越快,产生的音高就越高,反之亦然,通过组合与排列个别的音高,作曲家创作出了旋律。
当演唱连续的上行或下行的音时,你可曾注意到旋律到达了一个声音像早唱过的一个音高的反复,但确是在较高或较低的音位上?这一重复的音高被称为一个八度(octave),你将很快清楚这些原因。八度距离的音高发出的声音是类似的;音位较高音高振动的频率恰好是较低音高的两倍。在钢琴上产生中央C的琴弦振动是每秒256词,而它智商的八度音C的振动频率则是每秒512次。当男女在一起演唱一个曲调时,他们几乎总是在一个八度上演唱(彼此相距一个八度),发出的声音就好像他们唱的是同样的音高,事实上,女声是高八度演唱,她们的声带的振动比对应的男生整整快两倍。
全世界所有的音乐文化,无论是西方还是非西方,都是运用八度重复的原则。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以同样的方法在八度内划分音高。在许多传统的中国旋律中,八度被划分为五个音高。与之对照的是一些阿拉伯旋律的八度内有14个音高。自古希腊以来,西方音乐家偏爱在一个八度内用七个音高写成的旋律。这第八个音高是第一个音高的重叠,或者反复,因此叫做八度。在西方音乐的早起发展阶段,一个八度内的七个音与现代钢琴上的白键相一致,最终又插入了五个音,它们与琴键上的黑键相一致。
Notes:旋律通常位于织体的高位置。(Why?)Reason:在高的音域更容易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