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 小琉球的潜水之旅
这是2年前就想写的一篇游记,即便2年后的现在,回想起岛上的日出夕阳,海风海浪,似乎总能在绚烂多彩,又充斥着无形压力的日常生活中,稍微的出神一下。

17年年底的台湾之旅,重头戏其实是考潜水证。不知当时是因朋友圈一次次的刷屏,还是纯粹想做些不一样的事情,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潜水经验的人,执着的想要考一个潜水证。
在台湾潜水的好选择会是绿岛,可惜当时已然11月,并不是所有海域的水温都适合下海,因此在咨询台湾友人之后,选择了离高雄不远的小琉球(虽然这里潜水只能看海龟~)。

当时的傻b日志,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心情写照
关于考潜水证这件事,很想要唠叨两句。潜水玩乐和考潜水证是两码事,而且海底的危险性远比你想象中要来的高,不熟水性或不会游泳的人,还是请三思而后行。另外如果身体瘦削不抗冷,也可能不太适合,会因过冷发抖而无法正常浮潜。

看着就超级复杂又重的装备

每天回来都要洗装备

训练池
身上穿戴配重就几十公斤,每次湿水后,从训练池起水都要了我的命。加上不同的呼吸方式,不熟悉的游泳姿态,不舒适的应急动作学习,如氧气罩脱落、断氧紧急上升等,3天半的封闭式训练,对一个人精力和体能要求都不低。白天已体能耗尽,晚上还要进行科目学习或者考试,每天晚上回到民宿都疲惫不堪,倒头就睡。

不过一趟下来,发现在台湾考潜水证的性价比很高。1)3天半封闭式训练加考证只需要人民币2,000+;2)没有语言障碍;3)小琉球岛上消费便宜。



相对于考证这件事,我可能更享受下水前后,坐在教练小卡车上,感受带着海水盐味的清爽海风吹拂,看着天空紫红,橙红的颜色变化以及与之相对的海面色彩变换。曾经只喜欢山间,树林的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慢慢的爱上了海。

除了第一次潜水,也第一次学习驾驶电动自行车(限速机车)。从开始的紧张与小心翼翼,到后来的嫌弃配速最高仅30km/h开不过瘾;从下陡坡转弯时候的害怕,到后来享受下行冲刺的快感,似乎在说,有些事情只要踏出那一步,它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难,或者也让你打开另一片新天地。


台湾的民宿在当年,即便这样的小岛上,还是很像样的。除了干净整洁,即便细节如一本酒店住宿指南都很用心的以漫画的方式进行呈现,读着易懂又有趣。

早餐每天变换花样味道也不差,还注重营养搭配,像我们这种一大早就要去上课来不及觅食的人,着实很幸福。

当年吃了什么已经不是很记得了,记得吃了相思面,以及海上独有的海鲜。


不过其实在台湾,晚上学习喝喝台啤(最爱的蜂蜜口味现在已经没了),吃着卤水(后面袋子里),或者简单的小便当,我也相当满足。

随手附上网路的美食地图,给有需要的朋友
接下来的2020年会做些什么呢?我现在也不确定,从未在舒适圈里待过的我,可能会再次做些不一样的事情吧。就旅行来说,今年会希望增加自然风光的路线,而不仅仅局限在城市游。最近在做各个地方的旅游攻略,感觉都可以开个微店卖攻略了(笑)
在此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哦
往期阅读:
《台北| Impromptu by Paul Lee 好一个即兴演出,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