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趣事
查看话题 >阿拉伯学校来了一位中国阿姨

时钟显示五点,窗外一片漆黑即起身。抓紧时间为父子做好带去学校的三文鱼午饭盒。匆匆漱洗,糊弄几口吃完早饭。在为数不多的衣服中努力寻找半正式半休闲的服装。为什么呢?因为今天要去一所远在边城的新学校拜见老师。 一个小姑娘随父母从国内转来沙漠,因新环境新语言带来困难重重而失去求学热情。天性中活跃着许多"好管闲事”元素的我听闻这事,毛遂自荐扮演孩子的姨妈前去学校向老师求助,和老师沟通。 头天晚上查了地图,大概知道了方向。顾不上送小豆上学,将家事全权交托给豆爸,带上给老师的见面礼,背着包匆匆赶去德士站。 七点半,我拉开车门。给司机大叔看手机里存好的地图,大叔大手一挥说,“不用!我知道那地方。等到了那个小城再说。” 小车开上岔路口,司机问我,"走哪条路?" 我老实回答,“今天是我第一次去那学校。你决定吧。” “第一次去?”
英文不灵光的司机嘟嘟囔囔问我,”你是那里的老师吗?你知道那学校吗?” ”不是。我也没去过,今天是第一次去。” 不知我的这句回答给了司机什么启示,他指指前方,告诉我那条路会塞车,他决定改换道路。话刚说完,车头一转,开上了一条全然陌生的大道。
路越走越荒凉。看着窗外闪过的沙漠、土石堆、在修的马路,我开始惶恐不安。记得地图上显示从我在的城去那个边城是很直接的大道,可为什么我的德士往未知的方向疾驰? 心怦怦直跳,呼吸加快。我一下看看窗外弛过的荒漠,一下看看门把,暗想着如果不对劲就跳车。
我拿起手机咔嚓嚓地拍大漠。司机紧张地问我为什么要拍照。我说拍给朋友看呀。司机不吭声了。 问司机是巴基斯坦人吗。 司机说,“是的。” 赶紧拉友情,”我是中国人!巴基斯坦,中国,是好朋友!很久很久的友情。我们是兄弟!我信任你这个兄弟。你要好好开车喔,不要走远路。我和老师定了八点见,你看你选的路,太远了。这时间都快到了。” 原计划二十分钟即抵达学校,三十分钟过去,小车仍在荒郊转悠。 当学校所在的小城地名终于出现在路牌上时,我长吁一口气。 在工业区小路小巷里七弯八绕,我语气坚决地要求司机停下问路人。问了一位,不知道。再问一位。经过五所学校,比手划脚地问了五位校车司机,终于找到目的地。
小小的校门前挤着一堆人。孩子妈妈告诉我,学校管得严,迟到了,就不许进学校,所以让孩子和爸爸先进去了。
警卫在忙着处理迟到学生造成的纠纷,我笑眯眯地朝他挥挥手,像老朋友似地用阿拉伯语同他问好。警卫给我弄迷糊了。他傻愣愣地看着我,点个头,也没要身份证,就放行了。
一进校门,步入大厅,便立刻扮演起中国家长的英文发言人。我走向前台,开始问询、联谊。 从办事员,门卫,秘书到老师,清一色阿拉伯人。 我的一句”马哈吧”便让接待员露出笑脸。 告诉前台,我们想拜访孩子的主任老师。前台温柔地让我们坐下稍等。 利用等待的空隙,我抓紧时间开导小姑娘,为她加油打气。宽慰她说,“我在这生活了多年。阿拉伯人很简单,很友善,很仗义,很乐于助人的。你看,你看,那两位前台的面部表情,多温柔,多慈祥啊。我们来到一个新的国家,要学会发现优点,欣赏阿拉伯文化的独特风情,她的美。” 主管老师晃晃悠悠地出现,身穿浅褐色长袍,一看便知不是本地人。身形胖胖的大妈老师张开双臂给小姑娘一个火热的拥抱。我在心里暗暗点赞,“喔,这个拥抱对小姑娘来说太需要了!”
老师深情款款地凝视孩子的双眼,双手轻轻托起小姑娘的脸颊,问她:”亲爱的,你好吗?怎么这些天没来学校?你知道你的朋友们都在想你吗?” 小姑娘的眼睛湿润了。 老师抱抱她,关切地问:”怎么了?怎么了?告诉我,你为什么哭呢?有什么事惹你伤心呢?” 孩子揉揉眼睛,连忙摇头,”没,没事,我眼睛不舒服。” 老师很体贴,正准备转换话题,我问老师,”我可以要一个大拥抱吗?我是孩子的阿姨。” 老师咧嘴大笑,“当然!当然!”
她又一次张开双臂,紧紧拥抱我。老师的怀抱好暖啊。 当听老师介绍自己是埃及人,我赶紧套近乎,”埃及啊,和我们中国一样,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啊,我们两国都有几千年文明,都重视教育。” 老师笑得更甜了。 她握住小姑娘的手,问她不上学的原因。用自己儿子在异国艰难求学的故事宽慰小姑娘:”远离家乡,远离朋友,在外国学习肯定会遇见很多挑战。语言不通,没朋友,气候呀、饮食习惯呀都有改变。可是孩子,我们的焦点不该放在这些困难上,更不要被困难吓倒。你这个年龄最需要关注的是学习。你应该充分利用这里的教育资源,提升充实自己。你告诉我班上有朋友吗?” ”有两个。” ”挺好的了。朋友不在多,有一两个足矣!我儿子当时也不喜欢这个学校,但他知道青春期最重要的事是学好各门课,拿到高中毕业证,考上大学,为自己开创未来。他现在就读美国堪萨斯大学。很独立,很坚强。孩子,不要怕困难,抬头,挺胸。来!笑一个!别再让我看见你愁苦的脸啊。打起精神,笑起来。不要在意那些调皮同学,不要管什么吵闹。你和自己的两个朋友待在一起。有事就找我。我就在楼上。”
“我再问你一次,为什么总是苦着一张脸呢?”
小姑娘以极低的声音回答:“没有人喜欢我。有同学欺负我。” 老师怜惜地一把搂住小姑娘的肩头,“喔,不,不,孩子,你错了。我爱你,我喜欢你。还有你的两个朋友,她们也爱你。你知道我们爱你,对吧?“
小姑娘噙着泪,点点头。
”你不需要全班都爱你。你的关注焦点不应该放在不喜欢你的人身上,而应放在爱你的人身上。还有啊,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不要太敏感。我们阿拉伯孩子之间你推我,我推你,是喜欢你的表示,不是欺负你。你可能误会了。”
这埃及老师好能说啊,一碗接一碗的心灵鸡汤给端出来,听得我是既感动又振奋。我连连点头,不时加入几句赞美和鼓励。
”太感恩了,有您这样的天使老师。真是学生们的福气呀。我真想把您带去中国。中国太需要像您这样富有爱心的老师了。您如果登台呀,很快就成为明星老师。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您的班来上课呢!”
老师听我这么盛赞,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啊!我想去中国呀。带我去吧!”
我对老师说,”在中国,老师是非常受人敬重的职业。我有份小小礼物想向你表达敬意和感谢。请问您,在沙漠,给老师送礼是合法的吗?“
老师愣住了,抿嘴笑笑说:“喔,是合法的。但是,我有个原则,金子银子我可不收。”
我从包里取出为帮小姑娘和老师建立深厚情谊一早准备好的小礼盒,恭敬地双手递到老师手里。古色古香的盒面艺术设计瞬间吸引老师的目光。她喔喔地连声赞叹。打开小盒仔细瞧。盒里躺着一枚USB, 小玩意头上还坠着天蓝色的穗。
老师欢喜地将小礼盒抱在胸前,对我谢了又谢。“喔,太精美了。喜欢,喜欢,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老师接着说,自己身为母亲,也是带着孩子在异乡打拼,深知初到沙漠的中国家庭的不易。她让孩子父母放心,说一定会保护好小姑娘,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去找她。 我再一次表扬老师是天使。老师笑呵呵地摇头,捂着脸说,”不,不,我不是天使。我只是希望由我分管的每个学生能够在我这里感受到爱的温暖。你知道我最喜欢的两个词是什么吗?爱和温暖。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太缺爱,人心太需要温暖了。” 老师伸出手,对小姑娘说:“来吧,跟我走,我送你去教室。”
“啊?我, 我,我还没准备好。我没想要今天上课的。明天吧。” 小姑娘求助地望向我。
我抱住她,坚定地对她说:“勇敢点,就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你行的。来,抬头,挺直腰杆,肩膀放松。微笑。记住了,在国外生活,一定要面带笑容出现在人前。不要让任何人看出你的怯弱。把你的坚强展示出来。
你很幸运啊,你的老师好爱你,给你这么多安慰,不要辜负老师的爱。多好的老师呀,我都想和你交换位置了。让我来这学校读书吧。阿姨在沙漠生活了这么久,从没机会深入到阿拉伯人的世界里。多好的学习文化的机会呀。你真的很幸运呢。有多少中国孩子有机会走入阿拉伯学校,和阿拉伯人成为同班同学?知道吗?阿姨可爱写故事了,多好的素材呀。要珍惜这段沙漠的生活经历,是上天送给你的礼物呢。留心观察你的同学和老师,把阿拉伯校园里发生的各种故事写成日记,博文,将来还可以出书呢。”
小姑娘的眼里闪现一丝光芒。她起身,跟着老师走去教室。
今早收到孩子妈妈的来信:“女儿坐爸爸的车去上学了。谢谢您。我们还给她买了新书包,文具。昨晚就开始补写笔记了。情绪很好。您不用挂心。“
又成功地激励了一个孩子,又帮到一个家庭,快乐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