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第四代泛娱乐服务手机功能猜想(部分)
标题前面加上“华为”二字,纯粹是为了蹭热度
以下内容大部分为个人所思所想,少部分是别人的,内容有标明
整个猜想非华为内部机密泄露,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员、工程师整出来的,仅为我个人构思所得。
至于这个“第四代泛娱乐服务”,就是个噱头,没啥意义,不用在意
5:视频通话系统猜想
我本来想把这个猜想留到最后的,没想到至少早在两三年前,腾讯内部就有人构思到了这个点子
搜了一下新闻,标题叫《微信可以打110了,还是视频通话!让警察与犯罪份子面对面》
我先说个人猜想结论:当我们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时,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直接联系上能给予我们帮助的个人、机构、组织等,把困难和问题,解决了。
视频通话,不仅只有微信好友VS好友,还能是个人VS警察、专业机构、购物等等
-
5-1:与警察的视频通话
和微信同一方向不同分支的是,微信的该功能是震慑他人,保护用户安全。
我构思的方向是:方便民警快速了解事态,并且在一些琐碎事情上无需出警,通过视频通话,让当事人进行沟通,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醉酒闹事,醉酒的小王在抱着女孩耍流氓,小明拨通了视频通话,10秒左右,民警出现视频通话内,并劝说小王,朋友也拉住了小王,迅速的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现在报警,报警人诉说情况与事发地点,警察出警到达目的地,中间至少要几分钟,在这几分钟内,事态可能恶劣起来,违法犯罪者可能逃逸
视频通话报警,10秒左右警察出现在视频通话页面内,震慑事件相关人员。
事态可能继续恶劣,违法犯罪者可能依旧逃逸,但
几分钟vs10秒左右
时间即效率
让报警更快速便利
让警察在20秒内(快速)介入正在发生的事件
仔细想想,微信的视频报警,早已包含该功能!
-
5-2:与交警的视频通话。
发生了交通事故,在不破坏物证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打通视频通话,遵循监控屏幕的警务人员指示,拍摄下完整交通现场事故。
另一组出警的交警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在赶往现场的路上,由监控警务员发送现场事故的相关监控,和报警人提供的现场画面进行交叉对比。
我不熟悉交警处理问题的流程,也不知道上述假设是否会造成警力浪费,或者完全想岔、想歪了。
我构思这些操作的目的:让交警迅速掌握情况并作出应对,让无伤亡或者轻伤的较小事故车主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吵与伤害,或是扑灭一些可能存在的危险。
或是对事故现场进行一些专业指导,预防车辆爆炸,疏通车辆,抢救伤者等等。
-
5-3:与医院的视频通话,
假设有病人昏倒或者发病,救护车未能快速到达现场时,与医院医生进行视频通话,在医生的指点下,旁观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基础救助。
与前面两点不同的是,该操作有困难。
5-3-1:高血压病人找高血压相关医生,心脏病找相关医生,其他病症自然也要找其他相关医生,那么,要多少个医生闲置在医院内,等待随时到来的视频通话?不现实
5-3-2:忽略上述问题,假设视频通话中,医生做出错误指导,或者指导正确,但是病人病情因其他因素加重,或者突然没心跳了,事后抢救不回来,这个责任是不是由指导医生来承担?
如果是这样,请问哪个医生愿意来指导?
如果我是医生,我不愿意。
真有与医院医生的视频通话出现,每一个开通此功能的手机用户,都得签署一份协议:即认可医生是基于自身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给予病患基础救助指导,在此过程,
如果病人自身,或者是救助者的操作导致出现了任何问题与意外,医生不承担任何责任。
5-3-3:如果医院的视频通话接通后,需要心脏科的医生来给予基础救助指导,但是心脏科医生在看病,是让看病中的病人等一伙,先把视频通话对面病人的问题解决了?
假如是一个视频通话还好,但是医院一天有那么多病人,如果有好几个视频通话进来,是不是要让原本挂号排队的病人一直等下去?
同样是病人,在医院的病人交钱挂号,反而不如视频通话的病人更快享受到医院的治疗,这公平吗?
5-3-4:假设医院的视频通话成功了,是否会给医生带来更多更大的工作负担?
5-3-5:如果划分出一些医生专门用来解决视频通话服务,是否会增加医院的财政支出?是否会造成人才与资源的浪费?
视频通话,不是医院的专业仪器检查,通过视频观看,你不能指望医生一下子就看出问题所在,我构思这个猜想的这一环节,是为了让病人延缓自身病症的伤害,
以争取到更多时间让救护车将病人送到医院接受救助,说白了就是:通过视频通话,立刻联系上医生进行救助指导,让病人多续命几分钟、几十分钟。
但这个功能和警察交警的性质不同,会有上述甚至更多待解决的问题,甚至可以说难以实现,之所以保留下来,是因为疾病种类太多了。
每个病症的紧急救助方式都不一样,非专业的一般人不可能对每个病症的处理方式都了解,那些能做的,有效延缓病症发作的救助,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括我。
所以才有了这个构思。
-
5-4:视频通话的远程救助
以前很多新闻说有驴友在哪里被困了。
如果手机有视频通话系统,如果该系统搭配上定位,如果该系统可以像电影里的跟踪器那样、是一个红点,救援人员手持手机,随着越发靠近被困人员的位置而缩小与红点间的距离。
不知道设备技术是否支持该功能的实现。
假设有人被困了,他无法描述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或许可以通过视频拍摄的景物,让搜救人员更快确定被困者的位置。
5-4-1:比如用户在野外受伤了,不知道怎么处理一些伤口?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打给医院,对伤口进行一些紧急处理。
比如在野外暂时没有食物,可以视频通话打给野外生存相关人员,让其指点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就地取材,直接用上的。
比如在野外被困了,应该优先处理什么事情,保存体力水分等,也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给相关人士,得到指点。
当然,只要手机有电有信号,用户自身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搜索相关信息,为什么还要用视频通话。
快速便捷。
搜索的信息是相关内容,却不一定是用户立马需要的,而且部分网络信息繁杂且虚假,用户需要时间一点点去找,找到了能确保立刻上手使用吗?
视频通话能让用户立马找到相关问题的专业人员,给予精准指导从而确切的解决问题,仅是提升效率这一条来说,已远远快过信息搜索,且遇到困难时,有个人在手机页面上提供帮助,
能给予受困者极大的心理安慰。
-
5-5:视频通话中的办证。
可以在与各部门的视频连接中进行各种证件的办理,列出办理各证件的相关材料,进行第一次登记办理。
第二天再到有关部门进行面对面的材料证明验证。
把平时办证所需的步骤拆分两步。
省下排队等待的时间,
第一步进行一次初次验证。
第二步则是正式会面并且检查相关材料的真伪。
在视频通话页面中,用户要办证,会进入一个等待页面,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排队并且准备第一步的审核。
而在等待期间,用户可以把视频通话页面切到后台,玩一伙手机游戏先,
或者刷抖音视频,看电视,等排在前面办证的人搞定了,轮到用户了,手机页面会出现提示,让用户切回视频通话页面,进行初次办证登记。
随时随地,只要用户有所需的相关材料,就可以完成初步登记,相关材料需要用户事先准备好。
在这些办证页面,会有各个证件所需的流程介绍,需要什么材料,有什么规范要求都会一一列举清楚,不需要用户来回奔波。
而到了第二次正式见面办证时,用户携带的材料证明,这时候,需要有关部门拥有一部扫描仪器,可以将用户送来的材料进行扫描,与第一次登记时的材料进行对比扫描,
材料没有问题,确认其他方面没有问题,即可成功办证。
这个扫描办证所需的材料的机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要有联网与用户登记的材料进行对比的功能。
假设两份相关材料不一致,最好还能标识出两份材料的不同之处。
-
5-6:视频通话的多人聊天
假设9个人一起聊天
视频界面右上角有个小九宫格,九宫格内是9人的真人头像。
只要有人说话,手机屏幕就会直接切换到说话的那个人。
也就是说每个人发言,都可以成为“屏幕主角”,让其余人观看。
这个功能是好些年前在电影上看到过,当时是在电脑上实现的,不知道手机能不能也搞一个。
我们可以和多个同学一起聊天讨论,也可以方便公司人员进行开会,无视掉空间距离,只要随身带着手机,公司各部门的群组,随时随地可以开会,或者发布命令给自己的部门员工。
-
5-7:视频通话下的购物
该功能的实现,需要一个特定的摄像头,可连接用户的手机视频界面,或者让手机用户进入商品页面进行视频通话操作。
假设我去购物,不需要在现实中去鞋店,在手机上,通过视频界面,连接鞋店的可移动摄像头,对准各个商品,挑选我喜欢的鞋子
假如菜市场的各个摊位老板的手机都具备视频通话摄像效果,能让白领、家庭主妇等等人员通过手机视频界面,选购自己想要的菜品。
再让外卖小哥,送到自己家门口。
上班白领、居家男女,可以不必出门,就能选购到菜市场的新鲜蔬菜、鱼肉类,节省更多时间,用以处理其他事情。
但在技术上,要达成上述条件,就要菜市场的大部分档位都安装摄像头,能够连接到消费者的手机页面上,让消费者可以选购。
甚至摄像头需要小幅度的移动。以方便观察到所有单个档位上所有商品。
-
在捉鱼这里,顾客如何在手机页面里告诉鱼摊老板,捉到自己想要的那条鱼,这条,这条,不是,那条,那条。
怎么捉?哪一条?
这里就需要另一个技术了。
一池子鱼在手机视频页面上,有电脑技术可以标明出每一条鱼的序号,123456789,这个序号就在鱼身上,鱼无论怎么游,那个序号会跟着移动。
手机视频里是标明序号游动的鱼,和水池里的鱼同步游动,顾客想要买那条,鱼身上的序号就会变成红色,其它鱼身上的序号则是白色的,一比较,立刻就知道是哪条鱼了?
我不知道这种电脑技术叫什么,但它肯定是现在就有,并且可以使用的。
-
由此延伸出去的是:
无人超市。
人们根本不需要到超市里去,在视频通话界面内,连接超市的AI智能机器人,用户能随着机器人逛完整个超市,
假如用户想要买饼干,机器人来到零食区域,能看到所有饼干类,并且能查看生产日期。
(这里有一个细节,每一个用户,几乎都会挑最近十天半个月内生产的饼干,那么,那些放了两三个月的饼干,是不是会更难卖出去?)
如果有很多顾客在使用机器人逛超市的话,该怎么办?总不能在超市里摆很多机器人。
还是排队的老办法。
超市存有一定数量的机器人,可供用户去启动逛超市,剩下的用户想要启用就需要排队。
用户不愿意等的话,则可以直接进入购物环节,即用户想要什么,直接切到那一类型的食品页面上,让用户自己挑,但在这个过程,是无法使用视频通话,看到无人超市内部情况的
页面上的食品信息,是对应超市那一块区域的食品的,没有弄虚作假的以次充好。
如果有一盒饼干被其余人购买了,那么在购物页面上观看到这盒饼干的图片则变黑,表示该货物已售出。
选购好的商品,则由快递员负责送货。
-
由此延伸:
奢侈品。
我不清楚其他人一般会不会去逛那些死贵死贵的奢侈品店。
以我自己作为例子,除非是真的想买,不然我是不会去奢侈品店里的,光进去里头看看再出来,感觉没啥意义,不好意思又尴尬。
但如果奢侈品的网页有个视频通话页面,可以让我操控店里的摄像头,让我慢慢去看店铺里的奢侈品,那我铁定毫无心理负担的一件一件的看,买不买没关系,开开眼界啊,指不定一冲动就买了。
现在不是老说“下沉市场”吗?
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看到你的商品,会不会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这个,我不懂,不打包票
你在页面上拍摄的奢侈品图片和视频,
和我在视频通话页面上操控摄像头视野看到的柜子里的奢侈品,
那是不一样的。
前面是商家包装好的。
用户自己操控页面看到玻璃柜子里的奢侈品,更有真实感。
我知道,这是真的。
这个奢侈品可以是珠宝、香水、首饰、鞋子、衣服等等,不仅是奢侈品,但凡是能卖的商品,都可以整,就看商家觉得有没有必要了。
和以往的网购不同,你看不到你商品的有效期,视频通话界面可以让用户自行挑选商品,即便这些可供挑选的商品是商家特意摆出来的。
以前用户看不到,有了视频通话后,用户就能看到了。
用户能选自己喜欢那一款,甚至能要求商家拿出同类商品出来让其挑选
视频通话在购物的意义在于:网购,我看的见我想买的商品。
不现实的是,现阶段不可能让淘宝每一个商家都装备摄像头,来让用户挑选产品。
实际问题还有很多。
-
在视频通话界面内,划分出各类别功能区、
个人困难(求助)、咨询(办证)、购物等。
是否可以打通壁垒,将报警、医护、交通、购物等诸多行业连接起来,放在视频通话界面上。
将视频通话打造成一个人们生活所不可分割的系统。
我构思这个视频通话系统猜想的用意是,当我们遇到自身无法搞定困难与问题时,可以直接联系上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与困难的个人、机构、组织等等。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好、更有保障。
当初在构思视频通话系统时,它不仅可以安装在微信上,支付宝也可以,或者直接成为单一功能存在,放在手机上,就像手机里的摄像功能。
但后来再一想,假设上述功能都能实现,只要微信一更新类似功能,凭借其庞大流量基础,甚至都不用特意去针对谁,或者做什么动作,同类型功能产品都会遭受巨大冲击,被逐步边缘化,直至默默消失。
能和微信正面扳手腕的,屈指可数。
-
最后:我不会写文案、也弄不来商业计划书,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这么粗糙、杂七杂八。
这是整个猜想的第5部分,前面还有4个部分,这个算详细的了,其余部分嘛,怎么说呢,参考上述行文吧
本人学历较低,写出来的东西只有这个水准,大家就权当看看想法,其他的嘛!这种细节就不要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