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涯课:人生是一场角色扮演

今天,我上了以“环游兴趣岛”为主题的生涯课。
上高一前的暑假里,我除了上物理和数学辅导班,大部分时间都在玩RPG游戏,让我没想到的是,玩游戏的经历和今天上课学的知识居然可以对应起来。
冯宇老师和柯强老师让我们根据兴趣,在六个环境迥异的岛屿里选择住所,然后再调换到环境相反的岛屿去“体验生活”。
这个游戏其实是让我们探寻自己的人格和兴趣类型,所依照的原理是霍兰德的兴趣理论。下课后,我自己找了霍兰德的兴趣表格,填写、测试,整理出了自己的兴趣类型。
按照霍兰德的理论,人格可分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维度,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
我的测试得分是:I型28分,R型24分,E型22分, S型19分,C型17分,A型11分。
在我玩的角色扮演游戏里,人物的属性被划分为力量(Str)、体质(Con)、敏捷(Dex)、智力(Int)、感知(Wis)、魅力(Cha)。
世界上的事物应该是存在共性的,我认为这两组属性可以对应起来。以我自己为例,我的霍兰德兴趣类型是IRE,由于数值差距没有到8,所以三个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互换,详情如下:
智力(Int)-研究型“I”。智力代表着学习能力,也是游戏里法师职业的核心属性,对应的是研究型人格的I,我的I属性为28,在游戏里应当是个学者型的法师。
力量(Str)-现实型“R”。力量是居家旅行、行侠仗义的核心属性,在游戏里,力量低的人背不动行李也拿不起武器,而R型反映的就是人使用设备、改造环境的能力,我的R属性为24,意味着我在游戏中可能是个大力士。
体质(Con)-企业型“E”。体质反映了健壮程度,是一个角色能在冒险的路上走多远的关键,对应的是“E”型,即永不熄灭的斗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E属性为23,这代表我是一个健壮的旅行者。
其余三个属性里,敏捷(Dex)对应的是熟练重复工作的C、感知(Wis)对应的是助人为乐的S、魅力(Cha)对应的是有艺术造诣的A ,这都是我的短板。
IRE的组合,在现实里的典型代表应该是科研主管这样的角色,研发能力极强,有较强的实操能力和管理能力。而在游戏里,对应的是兼修法术和武器能力的魔法骑士,对应的社会身份往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贵族。我初中上的一节历史课上,老师就曾经给我们说,过去的科学家往往有贵族背景,所以说,现实和游戏里的两个身份就对应起来了。
除了更深地认识自己外,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
(师大三附中 宋子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