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彤读录#2020-1-15《剑桥中国秦汉史》·第八章:后汉的制度。
今天阅读第八章的第1小节:后汉的制度。 这本书将秦和前汉归在一处写,后汉是单独笔墨成章。可见前汉其实更多的是秦制延续和调整,差不多到汉武帝时期才有比较大的更改。 后汉的建立和前汉基因就不同,组织架构的骨架没变,但观察细节和表现形式却更加适合集权统治。 后汉制度的研究史料是很完整的《后汉书》中的《百官志》,所以此章节对政府各职能的描述更清晰。 之前有学习秦汉时期制度,今天再读后汉制度,唯一需要关注的是细节表现的不同。 比如三公,后汉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和大司空。因为光武帝撤销丞相之职,得以调整。比如九卿,除了管理权限的变换,其他基本架构没做变动。 只是后汉的制度更重视分散官员权限,后期增加尚书令和太常侍权限都与当时的政治生态惜惜相关。 普通阅读者包括我,总是对这些枯燥的制度设计和组织架构感觉烦闷。但往往,一个朝代的管理精要就体现在这些看似枯燥的地方。 如果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管理者,从这些组织架构设立到是能看到管理体系的变化。很多事件的因果就会更加清晰。对自己平时日常事务处理也会更加谨慎一些。 绝大多数人只有在承受结果时回溯种下的因,才会了然今日为何如此。理智或智慧的人具备一定的系统预见性,就是就是人谋之效,让未来的现实尽量在自己的设计之中。 看着书真容易想歪楼🤣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