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 鼠
笑 鼠 者 说 不管黑鼠白鼠,不叫猫逮住就是好鼠。——笔者发表于上世纪最后一个鼠年的贺岁小文《笑鼠》中的“鼠论”,曾经被《读者》《书屋》《工人日报》等多家报刊未署名以贬义摘编发表。二十多年前,笔者就此写过一篇万余字的《笑鼠者说》。虽然未投稿发表,翻出来看看,觉得还是颇为有趣。摘编如下: ……既然鄙人已难逃泡制“鼠论”的“罪责”了,索性再为鼠类说几句公道话吧。对鼠的看法,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也应实事求是,做具体分析。不管青红皂白全盘否定,也未免太情绪化了。 偷吃人类食物,乱啃东西,甚至咬人传播病毒危害人类健康的老鼠,固然可恨。但是,对献身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在医学实验室里默默无闻地克尽厥职,以身殉职的小白鼠,咱就不该骂人家、打人家。对于乘宇宙飞船远征太空充当敢死队员的为人类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黑鼠,咱不给人家发奖杯奖金人家也没说什么,咱就别再玷污人家的名誉了。 老鼠偷吃粮食,但它的肉也很肥美。早就听说有人提倡吃鼠肉了,今日开卷令人垂涎三尺:“北大醉侠”孔庆东在其《47楼207》里,“讲捉来老鼠养得肥肥的,一只老鼠可换三只鸡,鼠肉一口咬上去,香嫩得赛过西施的舌头”。民间故事有《老鼠嫁女》,传统年画有《老鼠娶亲》,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趣味盎然。在民俗学上有多子多福,生意兴隆或者是生生不息等象征意义。至于迪斯尼乐园的米老鼠,“童话大王”笔下的小老鼠舒克和贝塔等等,那更是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的“正面人物”。鄙人拙作《笑鼠》中的鼠们,也是很好玩的艺术形象。虽然有点讽寓意味,那也是谑而不虐。决非“昏话”。硬牵强附会,也实在无奈。只好重新认识和分析那句“鼠论”的精神实质和完整意蕴。由此,使自己对“形象大于思想”这个道理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文学艺术世界,美学价值已超越世俗庸见。可谓“猫有所短,鼠有所长”。如果说“不管黑猫白猫,不捉老鼠就不是好猫”,“不管黑鼠白鼠,对人有益就是好鼠”,也不是不可以吧。但只会讨人喜爱,不捉老鼠的“宠物”如波斯猫,也不能说它不是好猫。这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妄下断言,随意褒贬,显然是容易踩雷。
鄙人一再讲《读者》“鼠论”是假冒伪劣品,那么你那正宗原装的真品又是什么样子呢?首先,建议您读一下拙作《笑鼠》。这里仅就“鼠论”一句试作如下诠释。 不管黑鼠白鼠,不叫猫逮住就是好鼠。——正牌“鼠论”出自施鹏《笑鼠》。虽为一句戏言,实乃警世醒人之妙语。为正义抒愤,给侥幸曝光:凡大贪小偷走私贩毒制假销赃逃税泄密豪赌狂嫖盗版侵权等等,同心同“得”,一网打尽。也许有炒股者,会换个说法:“不管牛市熊市,不被套牢就是好事”。如果是果园主人,还许会说:“不管甜杏酸杏,不被骂成烂杏就是高兴”。或曰:“不管红桃青桃,不叫偷去就是好桃”。 附录: 笑 鼠 十二属相又转了一圈儿,猪跟鼠就要交班接班儿。“吃糠的”(年)一走,“吃米的”(年)一来,鼠国上下,皆大欢喜。田鼠、山鼠、麝鼠、鼯鼠、小松鼠、大袋鼠……还有其亲属蝙蝠、黄鼠狼,也无不兴高采烈。连平日吃百家饭被称为耗子的老鼠,也感到无比荣耀。老鼠没有了自卑感,也会让人发现它格外有趣。 鼠虽然小,却有一技之长,可为人师。古人学鼠,掘地打井,人饮水思源不忘鼠。(后人学鼠,深挖地道,打鬼子也立过功劳)鼠先生从不讲废话,身教胜于言教。人向鼠先生学艺,学杂费一点没要。所以我们老祖先就选鼠做了十二生肖的领导。连牛也没有它“牛”。 鼠,耳如元宝,嘴像尖镐,专门承包地下工程,惯于夜里上班儿,白天睡觉。胡子两边翘,眼珠像俩小灯泡儿,见好吃的就来电。哪有香味往哪钻,到哪都是自来熟。胆子小,脸皮薄,干见不得人的事,心跳;白吃人家的,知道羞臊。但也无法无天,没办执照,就成立起搬家公司——专能把人家东西往自己家搬。 人说一个孩好,鼠们东躲西跑,到处演超生游击队,一点计划生育不搞。也难怪,鼠国没这条国策。 鼠没卫生院保健站,更没公费医疗。但缺医而不少药。因为人对鼠格外关照,动不动就个人掏腰包给鼠买点药。大概老鼠也信奉“不吃白不吃”这一套,所以有病没病都爱吃点耗子药。不过那是掺在美味佳肴里了,肉眼凡胎可看不透。于是,总有贪吃者成为“路倒”。 有的人饭来张口,鼠全是自己动手,不等不靠不要,不劳人工养殖,自己解决温饱。吃饱了,就时刻准备着——跟猫赛跑。反正是——不管黑鼠白鼠,不叫猫逮住就是好鼠。 吃糠的猪奔小康去了,我们热烈欢迎米老鼠来唱主角。祝大家鼠年好运,生财有道,平平安安,欢欢笑笑。 《江城日报 》1996·2·19 (大年初一) 《营口日报》也于春节期间刊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