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终于来了!(一)
选择捷克和奥地利作为一次欧洲旅行的目的地,对一个生活在欧洲以外的人来说可有点奇怪,好像大老远就去了两个“不那么重要的”欧洲国家,好歹也加上匈牙利啊,可惜实在拿不出那么多时间了。
为什么来这两个国家,其实是H之前提到对捷克的一座人骨教堂感兴趣(最近他正在画很多骷髅的画稿),而布拉格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就是一些碎片的印象让我认为这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一想到这个城市我脑海里会有一个固定的图景,实际上对它几乎一无所知。
而奥地利是个在我印象里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国家,直到最近几年我才努力让自己认识到奥地利是一个国家,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而之前我经常很不认真地把它当做一个德国的城市(反正就是个很遥远的地方,是什么又跟我有多大关系呢,我这么想,而且虽然我是文科生,但这个国家连考试都几乎考不到……)。但是最近几年偶尔会听人提到奥地利,听上去并不是那种容许任由人去忽视的国家,在做旅行计划时,觉得只去捷克好像也有点亏,再去下奥地利吧,结果发现奥地利似乎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游览,最后就变成了为了去捷克,而办了奥地利的签证。说到签证,发现奥地利签证比很多申根国家的拒签率都高,而且时间给得很吝啬,当时为了早点办下这个签证买机票,还着实紧张了一番,没想到奥地利对我还算不错,4天就出签了。这辈子都没想过我的护照上会出现奥地利的签证,而H的第一个欧洲签证居然是奥地利的。
我对这次旅行特别期待,很早就开始查资料,买需要用到的东西,甚至还特意看了两部《茜茜公主》。当然,旅行当中也一定少不了一些恼人的事情。
这回出来的时间不算特别充裕,所以多数时间在参观景点,这让我意识到没有目的地闲逛的重要性,即使时间有限,也不能全部被各种热门景点占满,哪怕舍掉一些,也要留一点时间在城里闲逛,不然是很难对城市产生某种印象或跟城市产生某种联系的。所以这回我没法说对一个城市的样貌有比较丰满的印象,感受到的只是一些局部或片段(以前去过的其他城市就丰满了吗?不见得,但至少形成的印象会立体一点)。所以,想到什么说什么吧。
只在布拉格的第一天,记录了一些文字,算是对布拉格最初的印象吧。
2019.11.15 凌晨 布拉格的旅店内
大概是时差的关系,我不到三点就醒了,然后就睡不着了。看一本有关布拉格的书,写得不好不坏,翻译得马马虎虎,感觉作者有时在说一些很自我的随意的表达。布拉格很干,我已经涂了最厚的乳液,但现在在脸上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虽然我对布拉格有了一些大致对印象,但我现在不想总结出来,先跟你说说今天的事吧。
到这里是上午9点多,取钱,买交通票(在自动售票机前折腾了一通,失败,最后还是找柜台买了票),虽然时间还挺早,但我们实在太累了,休息得差不多时已经快到下午四点,决定去附近一家捷克餐厅吃饭。
就在不远处,100米以内,有人说这里的装潢很捷克,餐馆有两三桌客人,我们挑了一个离吧台最近的桌子。老板是个不苟言笑的留着络腮胡子的中年胖男人,指着桌上写着1800的卡片说了些什么,我以为这里最低消费是1800克朗,后来反复确认才明白是要我们在18:00前离开(后来分析是这个位子被预定了),看着菜单上一大堆英文没有主意,最后匆匆点了两种牛排和两个汤,H点了一杯啤酒,我点了一瓶水。

这里的菜就像这儿的氛围一样,特别家常。先上来的牛肉清汤就是这样,看起来一点也不精致,但很够味,分量也足。我要的牛排有点失败,里面筋太多,我的牙口根本咬不烂(你知道),但H 的牛排特别特别嫩!上面有胡椒和别的调料,吃起来的味道特别像某道东北菜。后来他分了一半给我,他说他更想点我的那种有嚼头的。我们对这家店很有好感,觉得有时间可以再来。
这家店和后来看到的一些东西让我觉得这里的人感觉很朴实。有时会在某栋楼的门前看到一个抽烟的女人,不是那种让人想入非非的有魅力的女子,而是带着疲惫、一脸严肃的女人。打破了你常会预想的那种精致的欧洲街头场景,没有欧洲人精致的外壳,或者说是受西方先进文明浸透的从容感和微妙的距离感(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到了这里,那层外壳才被意识到),这里的人没有那种架子和清高,虽然常常一脸严肃。


晚上我们去老城广场逛一逛。在一条小街,H发现了他最喜欢的炸洋葱圈,店员是个年轻女孩,这里还卖现炸的薯片和薯条。洋葱圈要炸好一会,我们站在边上静静等,等到终于炸完了,装袋时,里面另一位高个子的女子也出来,随意从盘子里拿走了一个刚炸好的洋葱圈给吃了。洋葱圈比一般的大一点,炸得很酥脆很好吃,H很喜欢,并且还记得他的洋葱圈被人拿走了一块,哈哈。

一家糖果店里卖各种夸张的大软糖,看起来很虎。还有一家杂货店,会卖一些有点设计的好玩的东西,但这些设计跟好的设计是没法比的,倒是有很多我们小时候会玩的东西,比如气球泥,还有不同角度能看到两种画面的“3D”封面的本子啊,这些会勾起一些回忆的东西被包装成现代的样子摆在这里,那现在布拉格人的生活里是不是还保持着这些东西?

到布拉格的第一天,我们首先感受的也是黑夜,走在老城的石头路上,H说这里全成都是中央大街,乐坏我了,之前也看有哈尔滨人说到了布拉格觉得像是又回到哈尔滨了。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了,但这里的石头路、街上巴洛克、折中主义等风格的建筑,以及受苏联影响的一些余迹,确实跟哈尔滨有相似之处。
即便是在夜里,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布拉格让我喜欢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威尼斯不相上下,走在老城广场,我心中竟然还怀有少许对威尼斯的愧疚之情。但到底是什么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觉,还真难说清,但直到现在我终于可以肯定,确实是这样的。后来看到那本书里写到布拉格的一次大洪水,说到“市区像威尼斯一样安静”、“威尼斯说它现在不是水上的威尼斯,而是水下的威尼斯”,让我觉得大概我的感觉也不是完全没来由吧。虽然它不是“水城”,但这个城市的样貌跟威尼斯一样会让人想到“浪漫”这个词,所以这是我第二次真正感受到“浪漫”这个词的涵义(至于平时人们常说的那种“浪漫”,我一直觉得是极为浅薄的理解)。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城市是具有同样的特质的。
提到洪水时,书里还有一段描述让我觉得有点难过。
“你若知道,在几百年里,这个城市接二连三地遭到破坏和占领,你就会理解,在那个8月,面对伏尔瓦塔河的惊涛骇浪时布拉格人表现出的震惊和畏怯。这是又一次白山之战,这是一次突袭,只是这一回不是由外而来,却是自内而起的。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几乎忘记”了的那个东西突然出现,再一次将他们震醒。”
看到这样的描述很容易跟布拉格街上看到的人们严肃的脸联系在一起,这里的人常常一脸严肃,而实际上是朴实而和善的。也许真的是这里经历的历史,使得人们至今还带着某种疲惫和谨慎。
来到这边几天之后我才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个深秋的季节,早上八点天还没完全亮起来,而下午4点就已经全黑了,城市的白天比预期短得多,就好像要追着它跑。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每次来到老城广场的时间几乎都是夜晚,因为住在附近,晚上会来散步顺便找点吃的。而且因为安排不当,我们没有去成泰恩教堂的里面参观,后来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很多重要的事件,而且天文学家第谷就葬在那里,不知以后是否还有机会再来弥补。这一定会让我想起上次在佛罗伦萨,我们把每天都能经过的圣母百花教堂放在最后一天参观,不想那天 参观穹顶壁画的票已经卖光了。没想到相似的事居然发生了两次,下一次一定要记住教训。
到捷克第二天早上,我们决定先去最明确的一个目的地,那就是人骨教堂。早饭是头一天晚上在旅店对面的mini market买的淋了巧克力外皮的蛋糕卷,跟这里的其他食物一样,用料十足,满满的糖分和热量。说到这家超市,是里我们最近的一家,但里面并不是常见的那种让人觉得安全舒适的精致整洁的小超市,装潢和货架看起来都很简陋,白色的日光灯显得有点消沉和破败,柜台的店员是印度面孔,进店时他正在跟另外两个印度面孔的男女聊天。除了蛋糕卷,我还买了一桶北京烤鸭味的品客薯片,吃起来很是奇怪的味道。不过后来我们去旁边一家大一点的精致的超市采购时,感觉那里卖的零食并没有这家的有吸引力。

人骨教堂在距离布拉格不远的一个小镇Kutna Hora,听说这里还有一座很有名的教堂叫圣芭芭拉教堂。从布拉格坐火车一个小时就到了,车票是app上买的,一早我们向火车站行进。早上城市很安静,路上是上班、上学准备开始忙碌的人们。



提早到了火车站,在里面的超市买了饮料、薄荷糖还有一片面膜(布拉格实在太干了,我还是第一次产生对敷面膜如此迫切的需求)。这里火车票一般都不选座,上了车发现座位都被占满了,还错进了一间儿童专座的包间,最后终于在很后面的车厢找到了座位。


我们在距离人骨教堂比较近的一站下车,顺着地图的方向往城里走,马上就看到一座挺大的教堂,然后是马路和十字路口零散分布的色彩鲜明的矮房子。在游客中心买了三座教堂的联票,除了我们知道的两座教堂,还有一座就是刚才路过的那个,我们最先去了人骨教堂。
教堂院子外有颗很高的树,枝条都细细的,细碎的叶子,但看起来很庄重。书里说这里原本是公墓,14世纪西多会的修道院长将十字军从圣地带回土洒在此地之后,这里就“人”满为患(官方提到当时饥荒和胡斯战争导致了大量的死亡)。为了给新来的人腾地方,就将常住的4万多具尸骨(官方说现在有6万具)挖出来整理。1870年雇佣了一位木雕家用这些人骨装饰教堂。网上一些说法跟书上有出入,不知哪一个更准确。去的时候教堂还在修复中,原本用骨头垒起的高高的几个锥形结构还有部分在修缮。



要说我对这里的印象,就是设计师应该在观察骨骼的结构上下了不少功夫,可以巧妙地用各种不同的骨头组成各式各样的形态,能做到这件事的人世界上应该不多,毕竟本身这种创作机会极少。


深秋墓园周围的树让人觉得亲切。

午饭,我们在附近一家小咖啡厅买了点热狗和蛋糕解决了,这家咖啡厅还是乐高主题的。

然后我们去火车站附近的那座圣母升天大教堂参观,这座教堂是具有巴洛克式特点的哥特式建筑的,绞花图案的拱顶,还有一个非常别致的木质楼梯,宽宽的木台阶走上去特别舒服。虽然没有听过资料提及,但确实是一座值得参观的教堂。从侧面上去可以进入教堂顶部的空间,从外部看到拱顶的结构。



接下来就要向Kutna Hora的老城区进发了,老城距离这里要两公里,坐火车可以少走一公里,但是下一班火车要半个小时之后才到,我们决定步行。沿着公路走过了一片松散的区域,经过了一片草坪,那里是一个马戏团的驻地,草坪上放着帐篷和运送表演装置的货车,上面印着从照片上抠出来的老虎形象,抠图非常粗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敷衍。宽大的公路逐渐变成小马路,路两边出现了不算紧凑的住宅楼,风格各异,相对旅游区这边更像市民的生活区,但很多小房子的外观还是值得多看上几眼的。


也能看到一些四四方方的现代建筑,让人联想到充满秩序性的社会主义国家氛围。


这一路很安静,看着街道和零星的居民,有时路口出现一栋庄重的建筑或穿过教堂前的草坪,感觉一切都很亲切,有一种没有想到的平静和惬意。反而是进入老城区之后,倒觉得没什么了,大概是之前见过了一些类似的小镇老城区的样子,不会觉得多么新奇。后来看到资料里说Kutna Hora曾经是仅次于布拉格的波西米亚第二大城市倒是让我很意外,显然现在这里的规模和繁荣程度是完全无法跟布拉格这样的城市相比的,一座没落的城市(据说过去因为银矿兴盛,后来因为战争和银矿的枯竭而衰败了)。不过在这样地方如果还能感受到过去辉煌时代留下的一些精神,倒会更加让人心生敬意。
出门时发现今天的胶卷带少了,进老城区后就一直找商店,后来终于找到一家照相商店,店里面只有昏暗的自然光,很冷清,老板看到来人才特意过来,听说我要买胶卷好像也不是很开心的样子。斥巨资40多RMB买了一卷柯达易拍(然而回来之后发现这个胶卷也已经涨到30多块了)。
当地的老城区地图上标注着一些供参观的景点,没有时间研究具体都是什么地方,只能直奔圣芭芭拉教堂,从城东头穿城到西头,城区里的道路和房屋相比之下打理得比较精致,路上零星的游人,所以现在印象里就像精致的空城。不过靠近教堂人就多了一些,圣芭芭拉教堂确实有些规模,能建这么大的教堂说明这里过去确实有过繁荣。之前说去意大利看教堂快看吐了,但我一点不意外自己见到什么教堂还是总想进去看看,这次旅行就用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就不说这座教堂有多壮观多漂亮了,印象比较深的是楼上的小型摄影展,拍摄的内容都是一些宗教活动,拍得真讲究,我倒是认真看了半天,作为教会能在摄影上这么下功夫有点超出想象(可能是我低估了宗教的重要性)。




参观完教堂,手机上买了火车票,匆匆往距离1公里的火车站走。


回到布拉格,我们又去了昨天那家餐馆吃晚饭,今天接待我们的是个戴眼镜的老头,打扮得比昨天那位更像老板一点(可能他俩都不是老板,也可能都是老板),态度亲切一点,店里几乎没什么人,但几张桌子已经定出去了,包括我们身后的大圆桌,想着也许晚上有很多人来聚会吧。依然是牛肉清汤,H点了我昨天咬不动的牛排,我点了一份芝士烤猪肉加了份土豆,土豆太合我意了,到这边我成了不能没有土豆的人。可气的是今天H的牛排吃起来一点都不费劲,他不想错过任何一次喝当地啤酒的机会,每餐都点,人家来收空杯子时只要问要不要再来一杯,他总禁不住诱惑说Yes……对了,后来一个老头带着像一个像是孙女的小女孩两个人坐在了我们后面的大圆桌,难道预定那桌的就是他们?H说可能人家就爱坐那桌……

考虑到时间有限,事先没有计划在布拉格逛美术馆,这边的国立美术馆虽然有些展,但作品相比之前看过的一些展没有那么有分量,更何况维也纳还有好多馆要看。但昨天在老广场市政厅对面的建筑看到有穆夏、安迪沃霍尔和达利的画展,H一直惦记着,吃完晚饭就过去,这边只开到晚上8点,他更想看穆夏,但我想看达利,最后一致决定看达利。

我之前还没看过达利的展,这里展的主要是他的水彩小画,虽然画的都奇形怪状,但每幅画都充满才思,信息量非常大,看得我有点头大,最大的感受就是达利实力超强,构图很厉害。


同时,H作为香肠爱好者,这一天也少不了老城广场的香肠,我吃了一整个车轮卷冰淇淋,据说车轮卷是这边的特色食物,吃了第一口有一股异香,后来意识到这就是肉桂的味道,此行获得的成就之一是记住了肉桂的味道,总会在各种食物里尝到这个味道。

对了,我们还带了桌游来,晚上在房间里玩了“战线”。
👉观光梯:
-
来凤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02 16:25:06
-
Tammy199110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24 16:31:49
-
铁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31 00:53:59
-
书一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09:23:30
-
融进江南的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0 10:03:06
-
秋风F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16 17:16:36
-
Tammy199110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1-22 18:56:30
-
真水无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1-15 09:09:25
-
真水无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1-15 09: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