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你读到了哪些好书?
查看话题 >特别企划|关于2019的12本书籍
从2019年看过的书中挑选出12本,共勉!

一月 《六里庄遗事》东东枪

暖冬进行时,放松治愈
//很难定义这本书, 一些看起来温馨可人,一些看起来诡谲有趣。简短的三言两语勾画出人间平常事。故事里的人似乎就生活在我们旁边,我们和他们一起嬉笑怒骂。一月正近年关,放松心情看看有趣。
二月 《山茶文具店》-小川糸

信封是一封信的体面,所以必须写的仔细优美,字迹清晰。
//小而美而知足的生活,是对生命中每一个细节的尊重和热爱,通过代笔一封又一封的信窥探一个又一个有趣温暖的故事。有点乱有点丧的时候可以选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花点时间好好读读,不长很快能读完。
三月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愈望朋友做得好。
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 是厚积薄发的季节,是奋起直追的季节。有很多的选择和变化,内心也会浮躁,《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一年我读过两遍。
四月 《崭新的理所当然》-松浦弥太郎

放松心情和做随意的衣着打扮,是两回事。
一个人独处时的态度能显示出他的品格。
想要过恰到好处的生活,我们应该着眼于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理所当然的小事,去深思,去理解,去感激它们。
我只是觉得应该是先以自己的生活为基本,再来分生出精力装点生活周边的用品,这种做法比较合理。
//日本的书籍总是给人一种小而精致的感觉,文字的排版和设计都恰好的留白。这是一本忙碌中让人心情舒畅的小小书籍,其实也是一种日式鸡汤。其实生活说到底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我越来越倾向更加理想的生活,去繁就简带来生活另外一个层次的感悟。
五月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丹尼尔·凯斯

过去,逝者会被埋葬在广阔的墓地中,陌生人们唇齿相依。
//奇思妙想的脑洞,光年之外的生命,有些不可思议但又微妙有道理的魔幻故事。ps:阿尔吉侬是只老鼠
六月 《女性贫困》-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经济不稳定家庭的孩子们正陷入恶心循环的漩涡里,在它背后就是贫困的固化。
贫困不仅指的是没有钱,也指缺乏教育和信息的状态
//看似发达繁华的日本大环境下贫困苦苦挣扎的女性的现状。对待女性的不公平、高昂的房租、沉重的学费、无法抚养的孩子、单身母亲等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日本百万25-30岁的女性与贫穷二字联系在了一起。
虽然中国与日本在很多的方面不同,但是我觉得还是对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的一本书。由此我也联系到现下的花呗女孩、假精致、消费风。感激自己在年轻的时间看到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对大部分年轻女性而言非常有警示作用,即使我们暂时没有拥有她们的困难与无助,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在目前无忧无虑的情况下为自己留一份后路。这也是今年很推荐的一本书
七月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山田宗树

如果现在有谁从背后推我一把,数秒钟后我就死了。
我只要跨越这个栏杆,数秒钟后我就死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这一生做错了什么,其实松子也曾一步步努力的生活,最后终于就累了。很多次的挣扎和无奈,我总是觉得一个人一定要学会的就是及时止损,如果知道这件事情最终一定会是不好的结局,那么一定要学会忍痛告别。
八月 《焦虑星球笔记》-马特·海格

现在回想起这一切,我才明白这就是我的焦虑症的主要特征,即不断地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而且,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焦虑都是这个世界不遗余力地灌输给我们的。
真的只用多接触让你产生正能量的事、剔除让你产生负能量的事、让人们与他们身边的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继而培养出归属感就大功告成了吗
//每一个人都会面对焦虑,有时候给我们动力,但很多情况下也会给人带来负面情绪和不可磨灭的伤痛。这本书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焦虑的由来以及应对的方式,当代需要解压和疏解的年轻人可以一看
九月 《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冯唐

年轻的时候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常将天地揣摩,希望终有一日妙理开,得大自在。人慢慢长大,喜欢略过本质看现象,一日茶,一夜酒,一部毫不掩饰的小说,一次没有目的的见面,一群不谈正经事的朋友,用美好的器物消磨必定留不住的时间。所谓本质一直就在那里,本一不二。
//冯唐算是个有点争议的作家,一点文艺,一点不羁。这本书我还买了回来珍藏。我还是比较向往书中的生活的,只要一想到人生中后悔的事情,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书中意境不可言传。
十月 《此生未完成》-于娟

人之一生,犹如赶路,背负行囊,马不停蹄,从起点到终点,从生到死,奔波劳碌中也遇人无数。能有缘遇到,同路,并肩走上一程,即算缘分和幸事。然而人生的残酷在于,绝少或者没有人能一路相陪。如果有,那么其中一个为了对方而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因此,哪怕是父母、夫妻、挚友都难逃此局。所以,人,注定了要学会一个人走。
//疾病看起来离我们很远,但是却是世界上最说不准的事情。在于娟的身上我看到一个人和疾病做斗战的不甘和无奈。只有当死亡真正来临那一刻,我们才会发现生命多么的宝贵,当下稳定温暖带点疲惫的生活多么的弥足珍贵。我不愿意面对疾病,因为那将是一个家庭的沉重和无奈。希望我们坚强努力,好好的认真生活。
十一月 《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一个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走出了社会底层的人,通常有两个选择。脱离当初环境后,他可以忘本;他也可以在超出这个环境之后,永不忘记自己的出身,对残酷拼搏中不幸落下来的人充满同情,充满理解。这其实算的上是一本励志书籍,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小姑娘弗兰西的成长过程,生而为人我应该竭尽全力。
十二月 《82年生的金智英》-赵南柱

这个社会看似改变了很多,可是仔细窥探内部细则和约定俗成,便会发现其实还是固守着旧习,所以就结果而论,应该说这个社会根本没有改变。金智英反复咀嚼郑代贤说的那句“心态会不一样”,并思索着究竟是法律和制度改变人的价值观,还是人的价值观会牵引着法律。
能不能不要再说‘帮’我了?帮我做家务,帮我带小孩,帮我找工作,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再说,要是我去工作,赚来的钱难道都只花在我身上吗?干吗说得好像是发善心帮别人做事一样?”
//在两性关系中已经不是单一的男性认为类如做家务只是女性的事情,很大一部分的女性也越来越接受这种生活。女性相对而言比较的擅长家务但绝对不是必须要做家务。为什么我们拥有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能力我不能发挥我自己的最大价值,去做我喜欢的事情。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做出很不错的事情。我常常和我妈说,我不想我的时间全部用来做家务,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有选择的权利,婚姻是两个人相互帮助,而不是,你认为你帮助我已经是一件感恩戴德的事情。如果是这样子,代表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不必强求。
以上就是2019年我比较推荐的12本书,书籍的乐趣在于自己去发现,细细品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感悟,2020继续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