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你读到了哪些好书?
查看话题 >我的2019年读书榜单
今年在雪莲同学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不分日夜的劝学之下,读书计划的flag终于破天荒立住了!不仅数量上突破了50本,质量上也在雪莲同学的白眼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处应有掌声)!第一次也能够勉勉强强凑一个年度十大好书榜单了!
一、虚构类:
1、《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是约翰·威廉斯“三部曲”——《奥古斯都》、《屠夫十字镇》、《斯通纳》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也是今年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喜欢到今年一年之中,在待读书单越来越长的情况下都看了两遍——年中一遍,年底心情郁结之际又一遍。
奥古斯都无疑该是罗马史、甚至世界史上永垂千古的名字。他承接盖世的凯撒、继承他的意志与想法,将罗马从共和制带入更符合发展现状的独裁制(此独裁非彼独裁)。由他而起,罗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不仅自身蓬勃发展,更是将整个欧洲纳入了文明的进程。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在夜深人静之时、在一人独处的寂寥中、在命运之手多次推着他前进的轮盘上、在生命垂危的最后关头,究竟在想些什么?是理想的胜利,是权力的顶峰,还是操控的快感?或许都不是……无人能知的孤单与隐秘,不得不选择画地为牢封闭内心。友谊、亲情、爱情,都成为了达成目的的手段与途径。如果说《斯通纳》是凡人的失去,那《奥古斯都》就是伟人的失去。他对自己如献祭般的甘心也有过一瞬间的不甘心和一瞬间的迷惑。他艳羡戛然而止的生命和纯粹的人生。一生很长,长到回望时总会出现荒谬的、让自己失望的自我。而那一刻,凡人与伟人都回归统一。
2、《出埃及记》
60万字,4天看完,期间几次鼻酸。在故事的最后,凯伦的死去,终于让我哭了出来。
就像豆瓣里赞数最高的短评说的一样,“若不是世界上真的有个叫以色列的国家,你会觉得书中的故事像是神话”。
本书从19世纪末,逃亡的犹太人怀揣着对自由、尊严的追求回到巴勒斯坦开始建设自己的理想国讲起,以几个犹太人的故事,串起了整个宏大以色列建国史,勾勒了一战的反犹、二战的种族灭绝、战后的法理建国,以及与阿拉伯国家的纠纷。上帝之名、应许之地,这是流浪了三千年的犹太人从奴隶走向自由的故事。
或许经受过极端的苦难,才会萌发对上帝的绝对信仰、坚定不移。浩瀚星球,总归靠理想立命。
3、《战争与和平》
我一直对名著、特别是大部头名著水土不服,直到看到《战争与和平》。皇皇巨著,以俄法战争为背景,包含了太多人类的疑惑与感情。爱与恨,真与假,冲动与理智。世界是一个真正的谜,谜面复杂,谜底不一。跟《红楼梦》一样,本书出现过的人物众多,且每一个性格都非常鲜明。托翁作为一个大文豪,写情与爱也非常细腻,那些小女儿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凭我的能力,想要评价出该书的壮阔是不可能的。简单化成一句话,不要被100多万字给吓到,读它!
4、《刀锋》
毛姆是我非常喜爱的小说家!要不是老是说他是二流小说家,而我又非常虚荣,我几乎就要承认他是我最喜欢的小家了。
毛姆被称为二流小说家的原因是他常常会通过把故事放在陌生化的环境中等手段构筑一个尖锐而充满矛盾的背景,会把故事所有的内容都铺陈给你看,故事因而太像故事,叙述流畅、毫不留白。但也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作品非常有阅读的快感、引人入胜。所以即使他被称为二流小说家,虚荣的我还是爱他,爱他那尖酸刻薄、却又一针见血的贱兮兮的劲儿。
毛姆的作品里,除了讽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外,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形象是不断在寻找自我的人物。《刀锋》的拉里在亲眼目睹死亡之后,开始找寻生活的意义。伊莎贝尔和他分开并非因为不爱,也并非是因为她舍不得钻石般闪耀的人生,而是她明白了两人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书中对艾略特浮夸和虚伪的生活进行了不动声色的嘲讽,但毛姆好就好在没有对每一个人必须走的路做出一个说明。生活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选择。
5、《长日将尽》
石黑一雄擅长于写回忆。内疚与自欺中、失望与美化中,每个人都成为了不可靠的叙述者,不断按照自己的想法构筑回忆,模棱两可又闪烁其辞。我们以为真实的记忆中,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又有多少明知是假却又坚信是真呢?
《长日将尽》是我读过的石黑一雄的几本书中最喜欢的一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能感觉到巨大的失落。没错,隐藏在克制的情感与欲语还休的闪烁其词中的巨大失落。是肯顿小姐无数试探后的爱而不得,是老史蒂文斯行将就木前的力不从心,更是史蒂文斯用亲情与爱情换来的价值成就轰然倒塌后的怅然与迷茫。历史的洪流无情地碾过每一个人,个人的选择渺小又徒劳无益。学会与自己和解多么重要,又多么难啊!
二、非虚构类:
1、《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
本书是2019年看过的几本战争史中最喜欢的一本!
虽然在战争爆发后80年的今天回顾历史,会觉得当初的许多决定充满了荒唐和匪夷所思,但这毕竟是在历史事件尘埃落定,整个世界渐渐趋于理性与稳定,各国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更加深入的今天。正如作者所说,所有后来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时却没有那么明朗。作者选取了改变战争走向、甚至会在战后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的十个抉择,用详尽的史实叙述抉择做出的前因后果,并讨论当时是否有其他的选择、假设选择其他的道路对战争走向和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切历史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在历史发生之初确实有很多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选择,偶然的事件影响了格局,路越走越窄,一切便成为了必然。诸如“战争疯子”希特勒做出的疯狂的战争举动以及“种族灭绝”引导等决定看似不可思议,却都是在长期意识形态以及政治体制影响下能实现逻辑自洽的决策。这或许对现世更大的作用在于,避免强权、避免威权、避免极权。很显然,政体越民主、资源越丰富,做出的决策越稳健;政府越集权、资源越匮乏,抉择者更具有赌徒心态。
二战无疑是残酷的、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不仅仅是构造了战后世界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格局,更塑造了新的精神世界。正如作者所说,“德国和日本的领导者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同他们奋斗的方向和一切目标都截然相反的世界。不管代价有多么惨重,只要能保证他们说期望的世界永远也不会实现,这种代价就仍然是值得的”。
2、《犍陀罗文明史》
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图文并茂,对犍陀罗文明史、尤其是佛教的兴盛与发展做了详细的解读。如果有兴趣了解那一部分的历史,此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罗马人的故事》
全套共有15本。不要被数量吓到了,实际阅读体验感很好,读起来非常快。作者从罗马建立城邦的传说开始写起,一直到分裂成东、西罗马直到灭绝。虽然其中史实性错误难以避免,以及作者对罗马的感情,叙事过程中有不客观、过多美化的地方,但非常适合平日里没有做过系统性阅读训练、以消遣性阅读为主的人,作为罗马史的入门。
4、《乡土中国》
本书成文到现在,70余载,然而其间很多描述与解释都具备现实意义,一点都没有过时。可见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并没有获得质的改变。
5、《幸得诸君慰平生》
今年有一段时间很爱看生活类散文小记,本书是我看过的生活类散文小记中最喜欢的。
以我的标准,这类书要打动人,可以夸上一句“写得好”,主要在于真诚,在于有烟火气,又要在烟气为主要基石的超然物外。本书以一件一件的小事,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小事,组成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好像就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周遭的人与事。并且经作者的笔调一升华,调皮的、淘气的、固执的、坚持的,都显得可爱异常,都是为了生之美丽在努力着。熨贴而悠长。
今年的十大推荐榜单还是有点勉勉强强,类型也不够丰富。希望明年的书单能够更长一点、再长一点,推荐能够更自如一点、再自如一点。当然,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祝愿每一个人每一年的都能有所得。
不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