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李冶《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附李季蘭诗全集[十九首又六句]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他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当是陆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李冶,字季蘭,《全唐诗》卷八百五,存其诗一十六首:



句:

女冠李冶(字季兰)是唐代女诗人之翘楚。她的死在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一留下记录: 『时有风情女子李季兰,上泚诗,言多悖逆,故阙而不录。皇帝再克京师,召季兰而责之,曰: 「汝何不学严巨川有诗云:『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 遂令扑杀之。』 事情是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德宗奔亡奉天,乱兵占据长安,拥立朱泚称帝。李季兰未能逃出长安,写了拥护朱泚的诗。次年德宗返京,彻查叛党,李坐逆诗被杀。这首逆诗居然在俄藏敦煌文书Дх. 3865保存下来: 故朝何事谢承朝,木德□天火□消。 九有徒□归夏禹,八方神气助神尧。 紫云捧入团霄汉,赤雀衔书渡雁桥。 闻道乾坤再含育,生灵何处不逍遥。 诗当然不算好,只是以五德周始的旧说,称赞朱泚为夏禹、神尧,说乾坤含育,全国拥护,祥瑞呈现,生民逍遥。估计以李季兰的诗名,这首诗流传很广,乃至敦煌也有传本。此外,俄藏敦煌文书中还存有唐末蔡省风专选女诗人作品的选本《瑶池新咏》的几件残片,经徐俊、荣新江二位拼接,居然恢复了此集起首部分(《唐蔡省风〈瑶池新咏〉重研》,刊《唐研究》第七卷),存李季兰、元淳、张夫人、崔仲容四女诗。存李佚诗数首,其中最重要的是《陷贼后寄故夫》: 日日青山上,何曾见故夫。 古诗浑漫语,教妾采蘼芜。 鼙鼓喧城下,旌旗拂座隅。 苍黄未得死,不是惜微躯。 《全唐诗》卷八〇五仅据《吟窗杂录》收「鼙鼓」两句,且有误字。此诗借古诗「上山采蘼芜」的故事,表达对故夫的眷恋之情。后四句写在叛军强大的声威之下,自己未能即死,实在有不得已的地方。与前诗对读,她对唐王朝与叛军的立场是很清楚的。这首诗其实就是德宗所问「汝何不学」的作品。只是在王权面前,她未必有解释的机会。此集所收佚诗(心弈案,非佚诗,见《全唐诗》卷805,李季蘭诗第四首——《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唯二字不同:皈与「歸」,因与「應」)还有《送阎伯均》: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西江水,孤舟何处皈。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因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溪中卧病寄[韩]校书兄》: 卧病无人事,闲门向水清。 已看云聚散,更睹木枯荣。 未恐溪边老,多为世上轻。 鸰原如不顾,谁复急难情。 都颇堪讽诵。
《唐诗求是》(陈尚君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上册,《最近二十年新见之唐佚诗》,页179。
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蘭則不然也,形氣既雄,詩意亦蕩,自鮑昭以下,罕有其倫。嘗與諸賢集烏程縣開元寺,知河間劉長卿有陰重之疾,乃誚之曰:「山氣日夕佳。」 長卿對曰:「眾鳥欣有託。」 舉座大笑,論者兩美之。 如「遠水浮仙棹,寒星〈一作雲〉伴使車」,蓋五言之佳境也。上比班姬則不足,下比韓英則有餘,不以遲暮,亦一俊嫗也。
《唐人選唐詩新編●增訂本》(傅璇琮,陳尚君,徐俊編;北京,中華書局,2014.11/2019.4重印),渤海高仲武編《中興間氣集》卷下,李季蘭條品藻,頁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