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一天
小王的一天从宝安区的一个车站出发。九点零二分,他勉强挤上了一辆往南山方向的公交车。小王对九点甚至十点以后仍然拥堵的道路早已习以为常:这是一座习惯晚睡晚起的城市。
小王每天去工作的地方,是一个由许多巨大方盒子环绕而成的园区,曾被票选为全中国的加班楼第一名,在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中以每晚十点后开始排长队著称。
对于一些人,也许这里意味着年轻、疯狂、梦想,你能想到的与互联网、科技、创业,等等相关的一切。
而眼下,对于小王来说,这些宏大叙事毫无意义。他拎着着楼下刚买的两个温热的包子,跨出电梯,穿过电梯间的玻璃门,左看看,右看看,又一次疑惑了:工位到底在哪边?
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他还是时常搞不清自己的座位在哪个方向。如果他注意看墙上,会发现电梯间边贴着“XX员工普通的一天”的海报,沿着海报的方向就能到达工位。
不过,观察环境显然不是他所习惯的方式。他又试着回想了一下自己记忆中的规则:“C1上楼向左转,C2上楼向右转”,没错,今天是从C2上的楼,右转就是。
穿过一排排斜靠在墙边和座位边的行军床,小王走到了自己的座位边。好些同事已经端坐在座椅上盯着电脑屏幕,他们没有打招呼。
--------------------------------------------
一不留神,就到了午饭时间。小王从窗口往下望,看到园区狭窄的入口,鱼贯而出的人群已然摩肩接踵。等电梯怕是来不及了,还是走楼梯吧。
办公室楼下就是美食街。穿短裙的姑娘迎面走来,小王没有抬头,目光在姑娘的腿上停留了两秒钟,然后没有经过任何挣扎,在高高低低的招牌之间选择了快餐。他的盘算是快点把午饭对付完,不然晚了五分钟,上楼的电梯又得排长队。
中午一点半,办公室的顶灯关了,周围的同事都靠在自己的行军床上小睡,偶尔有几个仍然在电脑前,开着一盏小灯继续工作。仍然没有人说话。
---------------------------------------------
晚饭后,一天的工作进入了高峰。各种情况接连涌来。不过很显然,小王并没有时间去思考事儿为什么总是在临下班前集中爆发这样的哲学问题。等他再抬起头,时间已经指向22:45。
打车软件显示需要等待半小时。与此同时,如果从窗口往下看,他会发现快车、专车、出租车已经在马路上占据了两条车道等客。周围的四个路口都堵得密不透风——在这片区域,夜高峰往往更甚早高峰,其繁忙指数可以根据各大公司的加班报销政策及重要产品上线时间进行预测。
小王反复检查排队进度。
一直等找到了车,钻进去,重重地带上车门,小王才终于吐出长长的一口气。
小小的车门一推一拉,把自我从那个世界中折叠出来。所有的喧嚣都是他们的。而此刻的小王,只想好好睡上一觉。
一天终于结束了。
又是普普通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