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时候给人生一个痛快了!

新年第一天,恬不知耻地列计划,也不管2019计划清单里那一长串的未完成,今年的阅读计划明显务实很多,再也不敢许下“读完100本书”这样的豪言壮语,改为了“读完书架上未读及未读完的书”。但我列表后发现,竟然也有43本之多。只怪之前欠了太多债了。随手抽出其中一本—《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扉页上赫然记录着购买时间和地点:2018年2月21日购于成都方所书店。想不到当我第二次翻开它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近两年。
我自己倒没觉得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去成都的景象还历历在目。2019果然还是没有像2018年期待的那样冲破一些枷锁和习惯,反而恹恹的,没有生气。朱从海康离职,开始了半月在家半月出门的旅行,我们换了新领导,承接了一场集体累垮的工作项目,而我也在项目中对工作有了更多想法和感悟,并且在项目结束后成功地“精神性撂倒”,直到现在也没有缓过来。
朱说,人生就应该果决一点,面对困境要么就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要么就不要反抗直接跪下。而我恰好在中间地段,想勇往直前却没信心怕失败,想直接跪下又不甘心,最是痛苦。
工作的繁琐和无意义感无需赘述,升职加薪的大饼对我而言也毫无吸引力。三岁看到老,从小开始,我就宁愿排最后一个站一路去上学,也从不愿意在公交车上跟人抢位子。所以后来,我爸就买了辆车接送我。老爸以前常说我是他的骄傲,我前二十年的幸福,都是在他的羽翼保护之下。后来我离开家乡,跟着朱来到这陌生的城市。当许久之后我有一天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这一身铠甲,必须自己赤手空拳去对抗这世界的洪流时,我放声大哭了一场,在一个陌生城市的陌生夜晚。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地方是家乡了。
2020年,已经是我在这座城市的第七个年头,可我依旧成长的无比缓慢,心里依旧柔软纤细的一塌糊涂。我不得不披着圆滑的假面战战兢兢地应付着人和事,祈祷他们不要看穿我皮囊下的脆弱然后予以我痛击。我进体制5年,“金榜题名”的喜悦早已过去,我常常觉得分裂,一面是那个机械顺从的螺丝钉,一面是那个无声狂暴的自己,剥夺个性的压抑感、日复一日的空虚感,像海浪一样将我淹没,我想自己永远做不了深海鲨鱼。如果说人生是一出大戏,这不断重复的场景和台词,已令所有人丧失了创作的欲望。
我常常想象,这世界之大、宇宙之浩瀚,人们却受困在小小隔间,被所谓体面的工作、世俗的幸福、被房子车子票子耗尽理想与锐气。人人都说不知道明天和灾难会哪一个先到来,却依旧过着按部就班的人生。想起刚看完的欧亨利的一部短篇小说《命运之路》,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的牧羊小伙大卫,无论怎么选,却终究逃不开死亡结局,这是我在书中看到的最丧的一部小说,让我想起一个成语叫不自量力,向才华低头。
我害怕死亡,可我更害怕以这样的姿态迎接死亡。螺丝钉的工作谁都能做,可人生却真真实实只有一次。在每个辗转反侧的深夜,我都曾默默思索人生的意义,这个意义就像幽灵,总在我狂喜忘我时突然闯进、给我当头一棒,总在我疲倦无助时不停地叩问着我,让我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肤浅不真实。工作生活中的顺从,可我心头却在呐喊、在咆哮,对这些我做不做都找不到意义的工作,我到底该愤然离席还是知足常乐?对这无聊透顶的生活,我该任性还是乖巧呢?
纠纠结结、来来去去、反反复复!我从来没不擅长选择,这三十年人生中,我后悔的选择很多,最令人气恼的是,你从来无法验证另一个选择是否会更好,我不敢想象,三十年后垂垂老矣的自己,是否无论选择如何都会后悔!
2020年,我30岁,可却依然不成熟,依然被这些问题折磨着,依然一遇到困难就想要转身逃开,自觉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所有我依然保留着随时都能够舍下一切重新开始的勇气,依然悲观却依然相信信念的力量,依然相信奋不顾身其实是一种幸运。
2020年,请别再拖延了,是时候给人生一个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