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理论
昨天约会散步和坐在饮料店里看视频时,觉得我们的关系快走到尽头了,见的第三面是双方感觉的巅峰,第四面已经没有激情,没有新鲜感,也没有共同话题了,爱情就像龙卷风,来得快也散得快。虽然一直在内心压抑着对对方的期待,避免失望,但是扪心自问,还是对他避开了晚饭时间以及没有准备礼物或浪漫的告白仪式而失望抵触。最后分开时,在车上亲吻抚摸感觉又飞升起来,回去之后身体内部的渴望久久不散。今早在豆瓣里看到男女送礼的帖子及下面的回复,好几个女生说男生送的礼物既廉价又毫无使用价值,又回想起以前有些女生发帖说相亲对象扣扣搜搜,每次都是吃20元以下的面,或者水都不买一瓶,相比之下,虽然怨恨肖送的唯品会上买的200元左右超级难看的裙子,觉得他敷衍没有真心,但是至少每次跟他出去都是他付钱,而且每次吃饭时菜都是想吃啥就点啥。黎虽然避开饭点,没有送礼,但是至少也吃过饭买过饮料,每次约会车接车送,他自己来找我。对比之下,显得自己交往和交往过的人也不是那么糟糕。送礼帖子下面有两个回复印象特别深刻,一个说男女都不是傻子,另一个说男生送礼也是要看女生的付出和价值的,之前他前女友公司发大闸蟹叫他去吃,经常给他做饭…他就送的ipad,如果两个人至只是吃了几顿饭看过几场电影,就不要奢望什么贵重的礼物。
再回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相亲中的价值需求理论,对方对你热情,是因为你能提供相应的价值,满足对方需求,性价值,情绪价值,金钱价值等。以此衍生,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就是价值互换。以送礼和付出为例,不相干人等比如有些同事或学生,让我付出几块钱我都会觉得不值得;而有些人会愿意送几百的礼物,莹敏,娜娜和思诗,有陪伴价值;Jothi有专业指导的价值;May有英语练习,陪伴和沟通交流的价值;Serena等有陪伴价值和小惊喜价值;Zoe有倾诉表达和获知信息的价值;黎有性价值,获知信息的价值,陪伴价值和沟通交流的价值,价值依次递减。为这些人的付出,主要是现在的需要和将来潜在的需要。而为父母和弟弟我愿意付出上万,为他们的付出,并不是为现在和将来,而是感谢他们过去为我的付出。所以以前上学那会儿叔叔婶婶经常给我钱是因为我的潜在发展价值,York同学见面就给我花是因为我职业带来的声誉价值。一段关系的维持就是你提供给对方的价值大约等同于你向对方的索取。在相亲中,你如果觉得对方送的礼物低廉或者对方对你的付出不够,不要过多的抱怨和耿耿于怀,你需要思考你是不是给对方提供了对方需求的足够多的价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对以前那些众多的相亲对象们见面和微信聊天无感,甚至很不耐烦,因为每天打卡式的今天天气真好在干嘛吃了吗并没有给我提供任何有用价值,只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爱学习的班我的评分高而在不爱学习的班我的评分低,因为我的特点是专注于科目,可以把知识点讲解得很清晰,想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听明白,为他们提供了指导学习的价值,但是在不学习的班里,他们需要教师提供放松娱乐的情绪价值和开拓视野的信息获知价值,我只是通过插科打诨提供了很小部分的情绪价值。价值互换还告诉我,你想要从别人身上获取什么价值最直接的方法是提供给对方同样或相似的价值,你想要收到对方的礼物,先给对方送礼,你想要对方问候你关注你,你先问候关注对方。
最重要的是,要想实现人生价值,从别人身上获取相关价值,你自己要不断给他人提供倾诉表达,陪伴,专业指导,沟通交流,信息获知,金钱礼物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