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阅读推荐十本(虚构+非虚构)
去年偷懒各写五本,今年继续偷懒。2019年因为学术负担比较重,除了学术需要,大部分时间都追求轻松的娱乐性阅读——老实说就是地摊文学读了个爽,甚至想在2020延续2019的快乐,因为地摊文学的快乐想!象!不!到!
言归正传,今年中文媒体摄入过少,导致语言磨损严重至极,2020的短暂目标是中文阅读量的回升,更少的read for pleasure,减少沙发土豆的时间。
以下,虚构(不分先后):
1.
《雅贼》系列 - 劳伦斯·布洛克
布老师的雅贼系列,比国王大道小混混奇普哈里森雅痞一万倍,也倒霉一万倍。主人公伯尼看似游手好闲,经营着一家几乎不在盈利的书店,在非工作日则摇身一变,变成偷惯富人区(大雾)的小贼。不缺钱,但常常被栽赃,被栽赃的霉运堪称出门踩个点也能撞上尸体的程度,可以和霓虹小学生切磋切磋。总体来说,布老师幽默,优雅,会写,伯尼小可爱话痨萌萌萌萌萌,不错的消遣阅读。
2.《Deposing Nathan》 - Zack Smedley

2019读过印象比较深的LGBTQ YA小说。阅读过程有笑有泪,看到结局我也像个该死的老母亲一样为了两个小主角的动人爱情频频抹泪。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三,其一是这本书的背景主要围绕宗教家庭背景下的bisexual议题,这在现有的lgbtq ya小说中十分少见;其二,能在较cliche的桥段里塑造两个非常讨人喜欢的角色,天真浪漫又愤世嫉俗,聪慧敏锐同时又情感迟钝;其三,这之中涉及性觉醒,家庭,宗教与科学,成长,自我接纳,和爱的讨论令人动容的同时发人深省,也能与之共情。很享受的阅读体验,可以一读。
3.
《Exhalation: Stories》 - Ted Chiang
今年第一次读泰德姜老师的作品,《呼吸》是不错的入门作。本书只收录了两篇新作,但剩下我好像也没有看过。以前在《科幻世界》读过的短篇早就不记得了,在2019这个充满茫然焦虑和颓唐的年份读到这样一份温柔理性又充满普世理想的作品,实在感恩。可以算是今年读过所有科幻作品中最美丽有力的一本。
4.
《亚历山大三部曲》(《天堂之火》、《波斯少年》、《葬礼竞技会》)- 玛丽·瑞瑙特、郑远涛译
玛丽老师笔下的亚历山大是我本年度最喜欢的少年之一,他永不衰老,永远温柔,永远闪耀,永远怀抱理想和壮志。不过这个系列我只喜欢第一和第三本,主要我本人极端厌恶(不夸张)《波斯少年》中巴勾鄂斯的voyeur视角,甚至还有作者的声音意淫之嫌。当然无可否认《波斯少年》中采用旁观者的视角能够肆无忌惮地宣泄对亚历山大的赞美和仰慕,也能阐释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昂的关系,但巴勾鄂斯这个复杂有可怜的角色实在不能博得我的怜悯和共情。
5.
《雨》- 黄锦树
每一个字都喜欢的小说,每一个句段都喜欢的小说,反复看了不下三遍的小说,非《雨》莫属。只有生活在满天无极的雨林和湿热的空气中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小说集,才能与明晃晃的雨水,与橡胶树的瘴气和梦,还有雨林中畸形可爱的人产生这样丰富这样缠绵这样动人的联结。看完好像做了一个雨下不停的潮湿的梦,梦里天和水都是倒着的,绿色铜铃样眼睛的怪物踩在砍伐了一半的苍木上,梦中的雨林,水面闪光,梦很长,呓语很响。
非虚构(不分先后):
1.
《Behave: The Biology of Humans at Our Best and Worst》 - Robert M. Sapolsky
如何认识我们的行为,行为从何而来,如何分析,理解我们的行为,就算不能找到确切的答案,这本书都能为我们提供指引方向。无可否认,电子书一千多页的大部头,读起来很累,但作者尽可能地使用了较为通俗的表达和生动的实验实例剖析我们作为人这样的个体。很难读,但读完绝不后悔的一本。
2.
《Reflections: Essays, Aphorism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 Walter Benjamin
可能是因为在学术阅读和地毯阅读之外给自己布置的阅读任务都比较艰难,所以2019的阅读量才上不去吧(骗谁呢,就是地毯小说看太多otz),除了Behave,第二本看了我快两个月的书就是本雅明这本。读完Reflections我甚至没有了再读《启迪》的打算,因为——尽管本雅明老师文章写得好,理论随便一提就很🐂🍺——真的人太太太太难读了!不过也有一些记得很牢的句段,比如关于超现实的讨论“We penetrate the mystery only to the degree that we recognize it in the everyday world, by virtue of a dialectical optic that perceives the everyday as impenetrable, the impenetrable as everyday.”
3.
《Duty Free Art》 - Hito Steyerl
这是一本各种意义上来说令人瞠目的essay集,作者的哲学和批判理论的知识储备令我望而却步,其中关于互联网和信息安全的讨论在当下看来非常具有启迪作用。文章写得好懂也漂亮,传达的信息和批判也足够亮眼,毫不惭愧地说我当时为了给project找灵感就是通过这本书,精读后可以罗列的衍生阅读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4.
《夜的命名术》 - 皮扎尼克,汪天艾译
自从第一次在灰光灯上读到皮扎尼克,尤其是汪天艾翻译的皮扎尼克,我就被这位阿根廷女诗人迷住了,等待这本诗集的出版也等了好久,在此期间迫不及待地读了疯狂的石头的英译本,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果然发现等待西译中的选择是正确的。皮扎尼克是敏感热烈的诗人,汪天艾是擅于捕捉情感和操纵拿捏语言的敏锐译者,这样的结合便成了这本2019最期待的诗集。
5.
《说吧,记忆》- 纳博科夫
我本人一向可以恬不知耻地说我对纳博科夫非常不感冒,向来缺乏欣赏他的文学修养和审美,但这本我还挺喜欢的。纳博科夫的语言有多绚烂可能通过翻译的演绎我不太能够体会出来,可他笔下建筑的怀旧情景着实打动了我,陈旧,安静,因而优美。
最后展望2020:
1. 不再设阅读目标——都是虚的,看的规律看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2. 非虚构适当多摄入,虚构可以少看点科幻了求求我自己了。。。
3. @ 99读书人《无人知晓(The Little Friend)》是不是可以出了?
书影音搬家至https://neodb.social/users/retroactee@wxw.moe/ "Don't e...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