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心理咨询的圈钱问题
最近刚好遇到一些来访者想要做咨询但是又担心被骗钱的问题,他们觉得现在心理咨询行业很乱,很多人考了个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证书就直接做咨询,但是熟人都知道他们是没有具备相应的咨询分析能力的,所以国家最近也取消了资格证书的考试,让市场自行清理。 前段时间财经频道还曝光了一些咨询师收取几十万咨询费但不肯退费的问题,我记得朋友圈里还有个财经频道的记者也对这个报道进行了转发,我看到它上面写到"心理咨询行业的收费标准从800到上千不等",我就评论说这个数据不准确,至少我身边的咨询师朋友都不是这个标准,包括我,我们的收费标准基本在200-800这个范围,包括我以前的督导,收费也是800每小时。 从新闻报道的心理咨询收费标准这个视角切入,我认为媒体夸大了心理咨询的乱象,当然存在有心理咨询师收取高额费用但又没有提供相应的匹配的服务,但我认为不是常态,我身边的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是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咨询,他们的收费也是符合大体的市场标准的,而这个市场标准是就是200-800之间,据说曾奇峰大师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2000,是目前国内收费最高的心理咨询师。如果有谁的名头没有超过曾奇峰,但是收费标准却高于他的,那大家可能就需要持谨慎态度了。 一般有良知的咨询师会根据自身的资历,工作时间,经验还有能力去制定咨询价格,这个咨询价格是跟咨询师个人能力相匹配的。 当然,有些咨询师花了很多钱去做个人的成长,当他们开始做个案的时候就会把价格定得比较高,想要赶紧把学费赚回来,只是,他们的个人能力是否能匹配得上他们的收费,或者,来访者是否认可他们的能力而愿意花那么多钱,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来访者花了那么多钱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可能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个上当受骗一方面可能的确跟咨询师的能力有关,一方面可能也跟来访者的预期有关,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是来访者的预期没有达到,那么咨询师可能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前期在咨询目标上面没有进行坦诚沟通,没有事先跟来访者一起制定双方都可以同意的咨询目标。如果咨询师明知不能达到那个目标但又承诺了,那可能就有一定的欺骗成分了。 还有些咨询师,可能初衷也是好的,也有做咨询的资格,但是能力不够。 我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咨询师,他们有些还开了咨询室,但是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就会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他们谈吐水平不高,你很容易就会很抓住他们的逻辑漏洞,或者他们可能根本就没逻辑,他们不是在做分析,而是在讲道理,他们想要说服你,当你感觉到咨询师极力"想要说服你",或者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你头上,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谨惕了。还有些咨询师,他们的能力仅停留在倾听的水平,没有深入到分析的水平,这个也是能力还需要提升的表现。 还有个咨询师,他说想要加入我们的督导小组,我问他有什么问题需要督导的,他说自己做了八年的心理咨询,但还在为个案脱落而苦恼,想要解决个案脱落的问题。我看了一下他的朋友圈,我不知道这个人是否是真的咨询师,假如他真的是,那么我也能明白他的个案为什么会脱落,因为他朋友圈里的文章不是心灵鸡类的,就是极端暴戾类的,他自己个人的情绪问题都没有解决,所以也无法去帮别人解决,所以他的个案会脱落。 以上所说的咨询师们,都不是骗子,只是可能能力没有跟上他们的收费。 所有的职业都有从新手变成老手的慢慢提升的过程,心理咨询师也不例外。 我认为无论什么流派的咨询师,素养比较高比较好的都是有共性的,那就是都比较自由,开放,包容,允许来访者的多元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存在,不随意下评判,也不强制来访者必须符合自己的三观要求。 也有些缺乏良知,只是一门心思想要赚钱的人可能也会打着心理学的幌子,利用各种资格证书来赚钱,这个怎么来判断呢? 说实话,我觉得我没有遇到这样的人,所以暂时不好说什么,只是提醒大家一点,当你感觉情绪一下子被煽动,头脑一下子发热,激情一下子被点燃,觉得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追随的时候,可能需要先冷静一下,问问自己怎么了?因为你有可能遇到高明的骗子了。 咨询师不是煽动人心的演说家,而是冷静客观的解剖者。 英国小说家,哲学家爱丽丝·默多克说,我们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错觉构成的世界里,生活的重要目标就是追寻现实。 所有给你不切实际,急功近利的承诺的人,你都需要保持谨惕。比如承诺让你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这个意思是要完全改变你的整个人格类型,这个我认为就是骗人的。荣格说了,人格类型基本是定型的,我们只能做微调(这个微调就已有很大影响),而不是变成另一个类型。还比如帮你迅速消除愤怒和痛苦,立刻变得平和和包容的,我认为也是骗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愤怒和痛苦就是那三尺的冰冻,要想消除,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的。 结合最近的暴力伤医事件,如果病人对医院这种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医生们都缺乏了基本的信任,那么,其他行业的信任危机可想而知会更加严重。 大多数医生都是好的,都是想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大多数心理咨询师也是好的,也是真心想要解救来访者于痛苦之中的,只是,需要大家首先对医生以及心理咨询师建立基本的信任,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作为同行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们,也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拒绝自己无法治疗的病人和来访者,在面对咨询目的的时候需要坦诚沟通,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不要太过高估自己的能力,要承认自己有所不能。这个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一方面也是为了利于病人或者来访者寻求更好更匹配的医生或者咨询师。 助人不易,且行且珍惜。
-
俞黛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1 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