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
刚刚读完了张爱玲的《封锁》,今天已点完了两盘香,不禁想起来很早以前发生过的一件事,大概是两年前,我请假回家考科三,考场在很偏僻的地方,从抽号到排队考完得耽搁很久,又没有休息的地方,早晨父亲送我到考场后就回家去了,于是我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等待考试。我前排对角线坐了一个男生,二十几岁,和我差不多大,在一群大哥大姐陪衬中,他显得十分好看,而且年轻。快到我的时候,考场暂停考试,大家要去吃饭了,我才突然想起来,我没带钱,而且手机已经被锁到考场柜子里了,我在想,中午怕是吃不到饭了,恰好,那个男生过来和我聊天,第一句问我,中午是不是不考试了,我说好像是的,他们去吃饭了,他又过去问了下,回来跟我说,确实不考了,我叹气说,哎,好吧,只能等下午了。他说,要不去咱们吃饭吧?你吃饭了没?我想都没想就立马答应了,好像就是在等着他说这句话一样,我的中午饭有着落了。
考场周围并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我们进了一家店,店里人很多,我要了一笼包子一碗粥,事实上是我们两个人吃了一笼,一是饭不好吃我吃不太进去,二是我知道待会儿他肯定会付钱,所以不太好意思吃太多,而且他也没怎么吃。最后结账的时候他确实很顺其自然地付了钱。我们两个人全程吃饭也很自然,像和舍友一起吃饭一样。可能是本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不是很隆重,因为早上走太早我头发没洗直接扎了个小辫子,我是短发,也没戴隐形,只带了个学生气的眼镜,上衣套了一件在都江堰的小市场里淘来的短牛仔衣,上面绣着俗气的不精美的红色牡丹,裤子更是直接穿了条高中学校的校服西装裤,没有时间化妆打扮,所以后面与他相处就很随意自然了。
吃完饭后他说去上个厕所顺便抽个烟,让我帮忙拿下衣服,我说好,于是抱着他的灰色灯芯绒外套站在太阳下等他,太阳照得很大但是一点也不热,在寒冷天气里倒是带来了一些温暖。等他出来了我们两个并排走向考场大厅,坐下后开始闲聊,我们什么都聊,名字、学校、学习状况、从小到大发生的有意思的事、身边的朋友、喜欢的音乐等等,我说我今天穿的太邋遢了,他说他看出来了,我穿了校服裤,我说,你怎么看出来的(虽然是校服裤,但是没有学校标志)他说:“你这裤子一看就像车间里穿的那种工装裤,平时谁会买这样的土的裤子穿,你又没工作,那肯定是学校的裤子,你们xx中学校服裤不正好长这样吗?”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也跟着我笑。在他翻手机给我找什么东西的时候我趁机仔细观察了他,双眼皮,高鼻梁,眼睫毛又绒又长,随着眼皮一闪一闪,配合着一脸认真地翻阅的表情,着实惹人喜爱。我很意外我们两个聊天聊地如此投机,他说:“很奇怪虽然和你第一次见但是感觉像认识了很久一样。” 我也是这么想,不知是彼此有缘还是因为整个场上他能聊天的只有我,但这也算是缘分。遇见便是缘分了。还有一种原因是,可能知道以后大概不会再见到,也就不会发生什么纠缠,这样反而使我们更真实地对待彼此,谈了很多心里的话。在外面我们是各种角色的人,但在那时,我们只是两个真实的活着的人。就像封锁里表现的一样,单单只那一霎那的释放,过去了,就死了。马上到我考试了,他问我考完后怎么回去,我说我爸爸到时候会来接我,他说如果不方便的话我送你回去,我说你有人来接吗,他说他朋友来接,我说你朋友真好,他说是的,她今天早上还一大早送我来,送完我又去上班了,平时还经常送给我东西什么的,还特别喜欢给我花钱。我问男生女生,他说女生,我说那她肯定是喜欢你。他说,应该不会吧,她就是我好朋友,我们认识很久了。我心想着,这男孩子不可能不知道这女生对他有意思,要么他也有点喜欢她,要么就是比较渣。我也没再说话了。到考试了,一辆车里坐三个考生,巧的是他被分到了和我一辆车里,考前他对我加油,考完后我握了他的手,给他鼓气,也是道别。我拿到成绩单后,本想着等一下他看他会不会出来,如果出来,会不会同我要微信。正在纠结,我爸爸就进来催我走了,我只能跟着走了,坐在车上我跟我爸说,中午有个朋友请我吃饭了我想等等他出来把钱给他,我爸问,吃了多少钱,我说:一碗粥花了二元。我爸无语,嫌我小家子气,说,两块钱就算了吧,要是别人专门给我还两块钱我还觉得他看不起我。(我们这个北方小城市的民风就是比较重情义,不很在意钱方面的问题)我想着也是,其实我没打算真的给他钱,只是想找个理由看能不能碰见他,很明显我这个理由找错了。只好不再做声。路过考场大厅的时候,我在车里,看见他出来了,正拿着一瓶水喝,旁边站了一个女生静静看着他喝水,应该是来接他的朋友,他看到我了,我立马探出窗外,我能看见他在笑,我想他一定也能看见我在笑。我们两个远远地互相摇手作别,那个女孩子也跟着转头看我。
随着车子拐弯,考场大厅被建筑遮挡,他跟着也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