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报告
这是一个关于醉酒的故事。
以前没醉过,昨天在同学的撺掇下一起买酒喝。起初我对喝酒这件事并无兴趣,起码不会主动买酒喝,更不会买醉。
然而,我是一个不善于拒绝的人,更不善于拒绝有人请我(喝酒)这件事。
喝酒和看电影两件事一起进行,电影名叫《利刃出鞘》(名字像是动作片,其实是有点阿加莎式的悬疑推理片),酒是鸡尾酒,40 度的哈瓦那加雪碧、柠檬和薄荷。电影是商业化悬疑片,剧情跌宕,引人入胜,我们边看边暂停然后预测接下来的剧情走向,结果几乎没预测正确过。后来听说导演是个反套路专家,那就不奇怪了。
喝酒起初是出于给看电影助兴的状态,但逐渐地,酒精占据了我的身体,并预谋掀翻我的理智并控制我的意识。因为当我们把 1.5L 用来兑酒的雪碧兑着喝完但酒还剩一半时,我提出建议去自动贩卖机买更多可兑酒的饮料来。想想看,起初我对喝酒一事兴趣缺缺,但现在引狼入室,在酒精作用下,我想要摄取更多他们的同类。
看完《利刃出鞘》后我们去附近的自动贩卖机买了罐装柠檬苏打水。并开始看第二部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一部讲同性恋故事的电影(BTW,我这位同学平时就喜欢欣赏这类电影,但根据哈佛性向测试的结果,他是直男无疑)。虽然二人都是直男,但深夜看这样的影片,确实...不像话。随着电影进度条向前推进,酒瓶也逐渐变空,醉意也不断加深。
有趣的是,在测试谁先醉这件事上我们确实不遗余力,先是测脉搏,然后检查二人是否可以正确说出贝叶斯公式。脉搏这件事上,我是完胜的,我平时脉搏在 60 左右,酒后保持在 70,说相当冷静也不为过。同学平时脉搏 80 左右,酒后 110+,后来说他感觉自己要心跳过快而亡。在贝叶斯公式上我俩倒是出奇一致,二人都可以准确说出先验后验。所以摄入酒精致意识混乱是件容易的事,但背公式除外吗?(当然了,不排除贝叶斯公式过于简单)。
酒后状态:小脑失灵,身体无法保持平衡,心跳加快,可能是肾上腺素上涌导致说话更加狂放,但条理依旧清晰,能分析自己的当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