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藏小众景点
查看话题 >初游广州 - 神佛与炖汤齐飞
趁着这次回国签证,第一次去广州小小地转了一圈。
广州是个有意思的城市,在忙忙碌碌地忙着生计的同时,也不缺乏对生活的享受。
在大城市的包容下,新与旧,高与低,都在市井中,在食色中,融合自洽。
让我们从新看到旧,从高看到低。
没到广州之前,就听说有个商圈是4A级旅游景区。对逛商场没什么兴趣的我,也忍不住好奇,来到了正佳广场亲眼见证一番。作为商圈,没看出什么特别,只是无穷无尽地大而已。很佩服第一个想到将正佳广场申请为旅游景区并且申请成功的人,也算是独树一帜的旅游宣传了。虽然很多广州本地人并不知情这个他们经常购物的地方是个景区,但可能还是为广州的旅游业贡献了一部分力量呢。有听说之前因为旅游元素不够而被评委会发出整改警告,所以现在正佳广场有个很大的海洋公园,是政府为维持景区付出的努力了。

在正佳广场的五米开外,就是广州的天环,是每个城市都会有的高端奢侈品牌的聚集地。建筑优雅开阔,中间广场已点缀着圣诞装饰,还可遥望河对岸的广州塔,算是赏心悦目的新了。图为在天环上认真研究摄影技术的两团。

广州塔又被大家亲昵地称为小蛮腰,花城广场是最好的远观位置。在迷人的夜色下,五光十色,异常出彩。感觉我待过的每个城市都有个高塔建筑,例如西雅图的太空针塔,上海的东方明珠,成都的339电视塔,看来人类对高空的仰望,从来都是从一而终的。

比每个城市的高塔建筑更加普遍的,是每个城市的步行街。广州的步行街有两个,最出名的是上下九步行街,街上有许多平民化的品牌和小吃。

上下九的一边尽头是别具一格的财政大楼,在夜色下闪闪发光。

北京路步行街吃的东西更多一些,有名气的广州类和各地小吃饭店都能找到。有意思的是,热闹非凡的北京路背面就是广州的大佛古寺。在北京路的一角,大佛古寺的门楼与热闹喧哗的小馆炖汤滑稽地安于一隅,彼此相互融洽,非常迷人。

每个城市的新都是相似的,但旧却是各有各的迷人。
旧是一个城市的从前时光,历史温度,和文化底蕴。
在上下九附近有个老城区,荔枝湾。老式的住户区,时不时就会看见指示牌标明这里曾是某个古迹的旧址。马路还是很新的,现代化的生活中,文化的底蕴也在慢慢流淌。早晨沿着河湾走一走,看看路上的旧址和建筑,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旧城。广州在文化保存这方面感觉做的蛮好的,平常生活与过去时光衔接得十分自然。

全国各地的孙中山纪念堂数不胜数,广州这个十分漂亮。红色教育景点还要收费,我就没有进去接受教育了。

越秀公园是一座山,需要爬坡上坎。道路倒是十分古朴可爱,景色也浑然天成,没有太多人工的痕迹。来广州前还想着在公园里跑跑步,实地考察后果断弃之。话说广州城里真的时不时有人在路上慢跑,算是跑步运动氛围浓重的城市了。公园里面的路线地图都很奇特,向下和向右或者向右和向左都是通往一个地名…...看得一头雾水的我们无法按图索骥。最后总算靠着问路走了出去......出门后直接歇菜,回到旅店休整去了。

沙面都是旧时洋房,各种美领馆英领馆旧址,还有英国花园。是拍婚纱和淘宝的圣地。

还有跳华尔兹的大妈大爷,特别有旧时光的气息。

陈家祠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于1894年建成。不算特别古的建筑,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做工精妙,集三雕二塑于一体 - 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

石室圣心大教堂去的时候午休关门了没看见里面,外观还是很好看很壮丽的。

围观当地菜市场是一个美食博主的必备素养。正好东山口附近有一些景点,所以去了东山肉菜市场。

下午到时,买菜的人已经不多了,老板也多在摊位打盹。菜卖的很南方式精细,蔬菜每个种类码好,分捆,扎紧;肉鱼按两卖。

各种炖汤的材料很多,大多都不知道是什么,神秘地恰到好处,让人很想自己试试各种组合的煲汤。

菜市场都看了,哪里还忍得住吃?煲仔饭,早茶,粤菜样样都没错过。
超记煲仔饭,算是煲仔饭里最有名气的一家。一般名气大的店味道不一定好,但这家的煲仔饭我真的吃的心服口服。米饭粒粒分明却又很软糯,菜的香味也被煮进饭里。一开始加少量酱油,小心将除锅边的米饭都拌均匀。每口都有菜有饭,让人停不下嘴,瞬间化身为饭桶。吃到最后,再把锅边已经用余热变成的米锅焦铲起来吃掉,是最好的回味。

超记的炖汤也还不错,是煲仔饭的最佳拍档。

广州人对吃鸡也是出了名的有执念,既然来了,怎么会不去吃?本地人推荐的威少鸡煲,隐藏在住宅楼的吊层中,我在大马路上来来回回走了三次都没看见。

中午才开门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在小小的店面里已经坐上了两桌。坐定想点餐,餐馆阿姨却让我们做好等她来找我们。许久未来,于是乎只能使出杀手锏 – 满脸乖巧天真的去说下午要赶飞机,请问还有多久呀 – 终于引起了阿姨的同理心,来了。迅速点完一只鸡后,就开始漫长的等待。(我们吃到最后一天已经时时刻刻都很饱了,以为点了一只鸡肯定吃不下,结果还是吃完了 – 虽然我们的确吃的很多,但是鸡也不大(小小声)……)

大概半小时后上了碳炉和汤,十多分钟后才又上了鸡。全程非常乖巧的没有催过一句,得到了阿姨的赏识,给我们上的还算是周围中比较快的。上了之后还进行了吃法指导,开心。看到每个食客过来想叫阿姨点餐的时候都被骂了回去,心中暗喜,觉得选择乖巧路线的是对的决策。鸡放入煮开的汤中,当汤再次煮开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先喝汤,汤味美而鲜。鸡鲜香有韧劲儿,不是其他地方能吃到的口味。很新奇,值得一来。这个店的翻桌率实在不高,每桌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的用餐时间,所以我也觉得不一定是个特别赚钱的买卖,可能还是凭着一片对食物的热忱在做吧。
这次在广州只吃了一次早茶。在美国吃过的早茶多是传统类型的,所以这次在广州找了比较有名气的新式早茶点都德,点了很多新鲜创新的茶点,我本人非常喜欢。每样菜都能做到色香味俱全,精致与美味共存。红米肠是很好吃,但吃多了还是有些腻味。

最近的新品流心荔枝酥有一整颗荔枝包裹着奶黄流心,非常细致。

传统的粤菜就选了泮溪酒家。泮溪是广州城里环境好的老酒家了,毕竟真的是临湖吃饭。酒家里面也修成了亭台楼阁的样子,算是有些风味。

点了一些传统的粤菜,烧味很棒,肥瘦的拿捏刚刚好,肥而不腻,猪腩仔也完全没有腥味,特别可口。沙姜乳鸽,美极鲜河虾,啫啫黄鳝,味道不是外地常有的,但也非常喜欢。一起吃饭的广州人说非常正宗的干炒牛河,我反而不喜欢,觉得缺少了烟火气。

这次也吃了一次广州的家常大排档,大家福美食店。最出名的是啫啫煲,点了黄鳝啫啫煲和黄鳝煲仔饭,真的非常好吃,又是成为饭桶的一天。

还去吃了榕记蛇宴,蛇汤味美而鲜,可惜蛇实在太瘦了......

至于其余有名气的陈添记鱼皮,这个凉拌的味道还蛮成都的,吃到后面会越来越咸,因为加在碗底的酱油。偶尔会有一丝腥味,但的确有名气,所以还是吃了。

甜水中最有名气的百花甜品店,仅此一家,只收现金,座位很少,收钱的阿姨态度是这么多馆子里最差的,可能是因为营业时间久(至晚上12点),游客多,感到疲累。点了芝麻糊和龟宁膏,芝麻糊甜到整个人都模糊了,让我在再吃一口胖团觉得很甜的龟宁膏的时候,都无法吃出甜味了。之后在广州再也没有碰过甜点,也算是它的功劳了。

银记肠粉店,它家粥的料是我吃过的肠粉店中最少的,可能就是名气高。
比较推荐在路边随便找个肠粉店,只要里面本地人多味道就一定不差。图为生记的炸两和肠粉。

非常推荐咸煎饼(啊每次都一口吃掉居然没有找到照片!!!),主味是甜味的油炸酥饼,有淡淡的咸味衬托,还有丝丝南乳香气,味道很均衡,炸的外酥内松,上瘾。最好吃的是在一个居民楼店铺间的小商贩买的,看见附近执勤的保安人手一个,我也跃跃欲试的买了一个,真是好吃。
好啦,终于慢吞吞地把广州游记写完了。在故土的长肉日子过得滋润,电脑都没开过几次。遥祝大家圣诞快乐~

欢迎围观我的微信公众号:杨美团团子的碎碎念
第一时间接收美食与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