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什么?
查看话题 >abandon
首先我要承认,我是有暴饮暴食倾向的。前几天在了解到comfort food的概念的时候我突然反应过来,我一个人在外这么多年,并没有喂饱自己,往大了说个人饮食体系一直在受多方文化拉扯,直接导致在消费和体型上也有很多问题。
一切都要从原生家庭的饮食说起,我家算是情况特殊,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我后来观察,我家饭桌比很多家庭条件远胜于我家的好出许多。如果桌上没个红烧肉/粉蒸鱼,只有一盘青椒肉丝爸爸是会有意见的,他觉得青椒肉丝根本不算荤菜。再得益于妈妈全职悉心照料,在武汉这种过早文化丰富的地域我都很难有机会体会丰富的早点。而一个擅长厨艺的全职主妇最热衷于烹饪家宴,是以家庭的温暖和烟火气多在吃上。

上大学以前营养摄入绝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小学起,早上一个馒头夹煎蛋的中式三明治,加上酸奶和苹果,午餐可以步行回家吃。初中搬远了开始吃学校附近的盒饭,曾因为抱怨天热没胃口,我妈专程送午饭去学校。高中午饭基本都是家里带的,最夸张的是高三,妈妈还会单独送一次晚饭,荤素搭配,色香味俱佳,还有一杯热腾腾的速溶咖啡伴我撑到晚上12点。
后来说起来那段时光,妈妈笑谈她做好饭会喝点小酒,晕乎乎骑车去学校给我,再飘乎乎骑回家,非常满意。我想,对彼时的她来说,那顿饭就是她一天家务的终点,之后的时光都是她自己的,她回家路上必然是轻快的。
大学离家后,大学食堂再也无法满足我,被当时的男友惯着隔三差五下馆子,口腹之欲满足的后果是,俩人生活费就这样吃光,同时我体重也直线上升。
除了沐浴在恋爱中,外食也打开了味蕾新世界。我妈虽然拿手菜做得极好,但是不肯学新菜式,从这点来看她对料理缺乏广泛探索的乐趣,行走江湖全靠三板斧。有了固定收入后,我大概就成了个放着正房不搭理的渣男,流连于花花世界。最高纪录是一个月在家就吃了一顿饭,其他都是外食,工资也就是这样被一口口吃掉了。
不出意外的体重继续上升到巅峰,终于开始健身。从健身开始,严格吃过一个月水煮鸡胸肉黄瓜馒头,配合力量训练,效果特别好。
年纪大一点,对外食的激情没那么多了,吃来吃去差不离,无非是被新开的网红店割一波韭菜。同时有了健身餐的意识,锻炼和饮食都趋于正常,所以我自己掌勺的初心就是健康干净快手。
对,我没有用厨艺证明自己价值的需要,当做饭成了日常,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干净高效的喂饱自己。自律的时候我会做pre meal。提前买好冷冻牛腱、鸡腿卤上一锅,煮面的时候切块肉加几片生菜。

或者肥牛卷墨鱼丸冬阴功调料备上,煮一锅冬阴功麻辣烫。
香菇鸡胸肉丁和着酱油拌到米饭里,煮好即食,还能分装两份吃几顿。

红豆绿豆各种杂粮煮的粥,蒸一个红薯和鸡蛋做早餐。
还做过鸡肉胡萝卜丸子,煮好后冷冻,煮面的时候下几个 。饺子更是中式pre meal首选,讲究的时候用蛋清和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一清二楚。周末花个半天,能做出上百个慢慢吃上一个月。

我很快意识到,健身餐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侵袭,传统家常饮食多以高碳为主,粥粉面饭首先就阵亡了。炒糖色和勾芡的冰糖和淀粉也出局。就像中医和西医一样,家常中餐和健康餐的吃得好就不在一个体系里。前者是味觉盛宴,后者就讲营养素全面比例科学。
我长久以来做饭极为难吃,我妈旁观过一次后直指油太少,调料太少,舍不得给盐。好吃和吃得好的天然屏障就在此。
所以虽然我能一段时间做pre meal,吃得下碳水蛋白质脂肪这些营养素,甚至还能完全抛弃做饭和吃饭的乐趣,吃代餐粉奶昔,但是隔一段时间就会报复性的暴食一次。在我失落的时候情绪低沉的时候想的还是我妈那一口我复刻不了的烫饭/蛋饼/高汤面。我的身体可以被健康餐满足,但我的灵魂停不下来。

而且越来越发现情绪的稳定性对单身女性的重要性。有时候我能察觉到我对食物的热情是在填补一个黑洞,只是机械的进食,吃到胀鼓鼓。身体难受心里也并不满足,仍然想塞进更多的东西。
前年我妈来杭州,和白骨精同学一起吃饭。我妈寒暄对方身材好,吃得克制。同学笑说能吃是福,她吃得开心也蛮好。我妈竟说,吃得开心当然好,就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开心的吃,还是难过了吃。这话让我很惊讶,想不到她是懂得吃和情绪的关系的,也知道我在外有酸甜苦辣各种滋味。
我被原生家庭喂养的太简单,开心了吃一顿,不开心了吃一顿,想谁了请他吃个外卖大餐,生谁的气吃他一顿也能好。只是想想,光在日复一日的吃这件事上,我离传统越来越远,有意无意的抛弃了传统,我没有为之6点钟起床准备早餐的人,也不会为了谁去送饭,更不能像我妈一样备上满满一桌年饭,晚上喝藕汤也会矫情的认为碳水含量太高。
吃就能看出我的拧巴和贪婪来,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没有,最后无比失落。
-
又一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31 06: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