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深厚底蕴,不靠惊天技术,25年雷克萨斯怎么成了汽车标杆?
雷克萨斯诞生于1989年,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准90后,起初他不具备不具备欧美汽车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没有颠覆竞争对手的黑科技,甚至还算不上漂亮。
那么在这样条件下,他是如何在短短的25年时间里,成长为汽车行业品质的标杆的?
其实,雷克萨斯的成功很难也很简单,以品控超越竞争对手的品质,以细节的把控决定品牌的成败。
1、最细致的检查
雷克萨斯的指数人员对噪音总是异常的敏感,所以每台发动机发动机在装配前,总会由一名专职技术人员检测噪音。

一般零部件零部件供应商对于自家产品的噪音控制都是,将部件放在降噪实验室,然后以一定距离外的感应器去检测噪音数值。
但像发动机这种比较复杂的汽车部件,单纯用感应器是很难辨别出,具体是哪一个环节的零件除了问题。
所以雷克萨斯的噪音检测员,会想医生一样,用听诊器去听发动机声音,从而判断每个部件是否正确配合,只有他们用听诊器确定没问题后,发动机才能进入总装线。
2、变态的技术员
很多汽车大厂,在汽车完成喷漆后,都与用专门的仪器测量车身喷漆是否匀称,但尽管这样也南方以后汽车在日后的风吹日晒后,出现落漆生锈的现象。
那么雷克萨斯是如何保证自身数一数二的防锈品质的?

其实在雷克萨斯内部有一批进过MPS的技术人员。假如给你一张普通的白纸,你能分辨的出哪面是正面,哪面是反面么?
这种很多人看似不可能的事,雷克萨斯的技术人员却能轻易做到,不止如此,他们甚至能在带着手套的情况下,摸出汽车漆面上1mm的误差。
所以才说雷克萨斯的技术人员,总是各大零部件项目经理最怕遇到的人。而正是他们这一批变态的存在,才保证了雷克萨斯在外观上的和谐以及外饰件行业数一数二的防锈品质。
3、很少用上的黑科技
当然,相比于刚问世的“一穷二白”,现在的雷克萨斯上搭载了很多不常用到的黑科技。但是这些东西往往能在极端的情况下,就下你或者别人的命。

比如:在200到250km/h的前提下,施加各种高热、高冷等极端的外界因素,以检测汽车某些零件的耐久和震动情况。
或者在极大灌水的前提下,保证高温电子元件在水下正常工作5分钟以上。
或是在极低电压下,保证关乎安全的电子系统正常工作,
还有就是为了保护,行人在模拟车子撞人的场景下,根据人匍匐在车上的状况,来对部分区域做极端的弱化,以保护被撞人的关键部位;
或许很多人把车子开到报废都用不上这些黑科技,但是雷克萨斯却愿意成为一辆对驾驶员和行人都负责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