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的南瓜
第一次看到草间弥生的作品是到岛根美术馆游学的时候,当时展什么我已经没有印象。只记得美术馆前宽阔安静的庭院和安放在美术馆门厅里高大的斑点南瓜。那个橙黄色表面有规律的布满黑色圆点的南瓜是草间弥生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无论是她的绘画还是雕塑作品都有这个醒目的形象。岛根美术馆的这只南瓜大概有两米左右的高度,整个占地面积有能容下二十人就坐的餐桌面那么大。这只南瓜就放在门厅里,由于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幕墙,在美术馆外就能看得很清,一片橙黄色异常醒目,我下了巴士第一眼就看到了它。当同学们涌进美术馆的时候,我停留在门厅里,绕着这只巨大的南瓜慢慢地行走,仔细地端详。这只南瓜看起来坚硬而光滑,是通用的玻璃钢材质,表面的凸凹均匀而圆润。上面的斑点黑亮饱满,密布在南瓜的表面。我是怀着好奇心理才仔细得观察它的。



当时我还是一个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塞尚、梵高、高更等后印象派画家和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米罗等现代艺术大师的层面。尽管我阅读了大量关于艺术的图书,不过思维模式依然没有跳出现代艺术的范畴。当然,当时在日本草间弥生的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她的大南瓜更是广为人知。我站在这只巨大的带有强烈波普风的斑点南瓜面前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对艺术的认识,它之所以能给我深刻的印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的,醒目的形象是一些当代艺术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原因,所谓形象的符号化!这个概念来源于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符号化理论,他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建立起了自身的主体性,也就是符号功能,形成了一个文化的世界。其中艺术活动是符号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神话是人类原始经验的符号化,而艺术是从神话中分离出来的符号形式。艺术同其他的符号形式一样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的独特性在于艺术是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发现,对自然和人类所作出的新的探讨和解释,艺术中产生的艺术美是艺术家自主创造符号的结果。由于每一件艺术品都凝结着艺术家对自然,对人自身的体悟和情感,因而符号化的艺术凝聚着艺术美的独特性。这位离世于二战结束同一年的思想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后来被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苏栅·桑塔格所接受,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象征符号美学。如今这种美学观念广为艺术家所接受,并应用到自己创造的作品之中。在当下,作品的符号化更是重要的看点,也是艺术家提升自己知名度的砝码。一位艺术家是否有自己的风格,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号,已经是衡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草间弥生的波点风格已经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她随处可见的圆点已经深入人心。
自从那次之后,再一次看到草间弥生的斑点南瓜已经是在多年后的名古屋三年展上。这次的南瓜要小得多,只有一个普通陶罐的大小,被安置在一个长方体的白色展示台上。当然周围还有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不过它依然醒目,依然会在众多的艺术品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草间的南瓜,它代表了一位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展示了自身独特的个性!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中,哪种艺术风格才是主流艺术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属于自己的元素,属于自己的符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张扬属于自己的艺术性格!这也是当代艺术家一直在苦苦追求的东西!它是美学上的,同时也是精神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