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摘抄
顺着蜿蜒的水道向西看去,只觉得前路很远很远,只是迷迷茫茫,看不分明。水边一顺溜的青青草,引出绵绵远道。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次他又愁容满面,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我老家的后园已经荒芜,一群孩子在荒园里“踢天弄井”,只圆圆斯文。别人爬树,她不敢,站在树下看着。我小时候特别淘气,爬树、上屋都很大胆;圆圆生性安静,手脚不麻利,很像钟书自称的“拙手笨脚”
钟书住进城去,不嘱咐我照管阿瑗,却嘱咐阿瑗好好照管妈妈,阿瑗很负责地答应了。我们的老李妈年老多病,一次她生病回家了。那天下大雪。傍晚阿瑗对我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她知道我决不会让她撮煤。所以她背着我一人在雪地里先把白雪覆盖下的猫屎抠除干净,她知道妈妈怕摸猫屎。可是她的嫩指头不该着冷,钟书还是应该嘱咐我照看阿瑗啊。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