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阅读报告
2019年开启了全面阅读模式,终结了3年读1本书的历史233。能够从年初坚持到年尾,我自己都很意外。好在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把零散的时间集中起来,跟自己来一场认真的对话并逐渐成为习惯,似乎也没有那么难。
今年一共阅读了205本书,其中虚构类(包含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共70本,非虚构类(包含艺术、摄影、历史、纪实、生活、科普、随笔、心理学、文学理论等等)共67本,还有必不可少的漫画、绘本、图像小说共68本,三部分组成了我全年的阅读内容,有意思的是比例竟然很接近!可见我在每月的阅读选择中,还是有意识地做到了口味协调,哈哈。
再细一些划分类型的话,比重从大到小依次是日本文学、文学、生活、漫画、绘本和小说,但其实比例都差的不太大。其中高木直子、东野圭吾、马克·安托万·马修,阿加莎·克里斯蒂,克里斯多夫·夏布特,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我年度读得最多的作家。三位认真画画的,三位认真写故事的,不错不错!
然后,从这205本书中,我选出了56本年度最爱书籍,按类型划分,每一本都是精挑细选,排名不分先后,马上开始!
年度中国文学TOP 5
1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2 《活着》 余华
3 《我们仨》 杨绛
4 《正红旗下》 老舍
5 《从诗经到红楼梦》 复旦人文经典课
年度外国文学TOP 14
欧美文学
1 《大雪将至》 (奥地利)罗伯特·泽塔勒
2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3 《局外人》 (法)加缪
4 《一九八四》 (英)乔治·奥威尔
5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菲茨杰拉德
6 《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哥)加西亚·马尔克斯
7 《查令十字街84号》 (美)海莲·汉芙
8 《面纱》 (英)W.萨默赛特·毛姆
日本文学
9 《潮骚》 (日)三岛由纪夫
10 《解忧杂货店》 (日)东野圭吾
11 《人间便利店》 (日)村田沙耶香
12 《如父如子》 (日)是枝裕和
13 《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日)村上春树
14 《罗生门》 (日)芥川龙之介
年度推理小说TOP 4
1 《在黑暗中等》 (日)乙一
2 《相亲中毒》 (日)秋吉理香子
3 《死了七次的男人》 (日)西泽保彦
4 《五只小猪》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年度艺术类书籍TOP 6
1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傅雷
2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蒋勋
3 《美术馆里聊怪咖》 (日)山田五郎
4 《胆小别看画123》 (日)中野京子
5 《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丰子恺
6 《余光中讲梵高:追寻生命》 余光中
年度生活类书籍TOP 6
1 《小家越住越大123》 逯薇
2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日)近藤麻理惠
3 《今日店休》 (日)坂本健一
4 《不持有的生活》 (日)金子由纪子
5 《护肤全书》 (日)庆田朋子
6 《婚姻心理学》 乐子丫头
年度纪实类书籍TOP 4
1 《午夜北平》 (英)保罗·法兰奇
2 《黑旗:ISIS的崛起》 (美)乔比·沃里克
3 《黑箱 日本之耻》 (日)伊藤诗织
4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哥)加西亚·马尔克斯
年度科普类书籍TOP 4
1 《肠子的小心思》 (德)朱莉娅·恩德斯
2 《海错图笔记1》 张辰亮
3 《海错图笔记2》 张辰亮
4 《万物·创世》 (德)延斯·哈德
年度历史类书籍TOP 2
1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
2 《叫魂》 (美)孔飞力
年度方法论书籍TOP 1
《快速阅读术》 (日)印南敦史
年度漫画、绘本、图像小说TOP 10
漫画
1 《一个人住的每一天》 (日)高木直子 PS:直子的作品都好看,选一本作代表~
2 《银河铁道之夜》 (日)宫泽贤治
3 《有呀有呀书店》 (日)吉竹伸介
绘本
4 《吾辈宋朝猫》 瓜几拉
5 《海底100层的房子》 (日)岩井俊雄
6 《烧火工》 BUTU
7 《生而为猫挺好的》 猫小姐
图像小说
8 《树下长椅》 (法)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9 《灯塔》 (法)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10 《3秒》 (法)马克-安托万·马修
在阅读上,2019年确实是丰收的一年。集中起了前些年被网络、手机里爆炸的信息量分散的注意力,拿起了从前想读但没动力读下去的、和重新开始关注阅读领域后新近种草的好书。阅读量的提升可能不会马上改变你的气质,但我常常觉得,书籍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它会帮助你辨别眼前的真与假,审视自己的对与错。其中:
全年【系统接触】的新领域:
①西方艺术史/鉴赏(包含梵高个人)
②图像小说
③纪实文学
④“反乌托邦”文学
⑤极简主义
全年【系统阅读】的新作家:
①加西亚·马尔克斯
②余华
③陀思妥耶夫斯基
④三岛由纪夫
⑤高木直子
⑥阿加莎·克里斯蒂
不过漫长的阅读时间,也暴露了我的一些的缺点。比如上半年还会尝试并沉浸于《兄弟》、《罗生门》、《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大部头,但到从8月份放弃了《水浒传》开始,直至年底,阅读后劲开始不足。选书几乎全是10万字左右的轻量级作品,或者是轻松易读的漫画绘本等。虽说读书不可功利,但后期确实为了追求一定的阅读量导致阅读构成逐渐失衡,这一点是我不太满意的。
所以2020年,我决定少而精地选书。采用以下3个标准:
1.从年度热门畅销转为经典作品。
比起一时的热度,经过时间沉淀的内容更值得琢磨和回味。
今年就有几部流行小说,如《无声告白》、《你的夏天还好吗》等,读完很喜欢,但过去几个月当时的冲击感就消失了。反倒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九八四》、《局外人》、《人鼠之间》这些经典名作,读时有些艰涩吃力不舒服,但过后回味悠长,更能持久地打动人心。
2.从形式上“易读”转为内容上“感兴趣”。
读书不是逼迫自己的痛苦行为,而是兴趣使然。一旦带着“易不易读”的标准去选择一部作品,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明年我不会再为求数量去大量阅读漫画类作品(毕竟高木直子和图像小说今年都读到过瘾了),而是踏踏实实细细品味哪怕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前期用心选择,阅读时不求快只求精,才有更沉浸的阅读体验。
3.从“休闲娱乐”转变为“个人提升”。
虽说阅读不能功利,但我今年的书籍内容也确实太“休闲”了些,完全是兴趣优先而非汲取和成长。
看看那些书单,不是小说就是漫画,再就是生活方式,缺少真正实打实的个人提升和方法论书籍。先不说适用于自身与否,先了解再批判也不迟。所以明年要着重于这方面,比如手头还没有读的《睡眠革命》和之前一直种草的《自控力》,诸如此类。
以上就是我的2019年阅读总结。有收获有自省,总体而言是充实圆满的阅读之年。这在我的人生中是第一次。很感谢自己又找回了儿时捧着书忘却一切的孩童般的痴迷,我也相信未来即使无法再集中阅读上百本书,我也会把阅读习惯一直坚持下去。书籍让我逃离现实又认清现实,让我忘掉自己又重识自己。书籍真的有魅力。我希望哪怕我已见识到世间万物一切美好,也不要忘记阅读时那种无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美好。
众生皆苦,但是还有书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