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记
这一篇,要写一写这次西安的旅游经历。实质上,是我期待了很久的一趟旅行。
西安的旅游资源,历史沉淀之丰富,让我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惊喜。可内心又有更深层次的悲伤,我不知道是在悲伤什么,总之就是难过。
第一天,飞机着陆我就无比激动,放眼望去,却是漫天的尘土。一下飞机,就立刻闻到了肉夹馍的香味。这种香味在走出航站楼的瞬间也同样闻到,也伴随着整整六天的旅行。虽然等旅行社接机浪费了不少时间,但酒店出人意外的满意。很舒服的房间,暖气很足,进了屋要立刻脱衣服,更惊喜的是洗澡的热水,哗啦啦的往下流。这几天我全部都洗了头,因为真的太舒服了。酒店安顿好,就公交出行,去了钟鼓楼和回民街,在回民街还误入 西安的清真大寺。并不是什么热门的景点,没有几个中国人,倒是看到不少老外。这可能是第一座中国式建筑的清真寺,若不是回文代替了中文,跟普通的寺庙没有什么区别。大殿禁止进入,但从窗口往里面张望,却是个极大的殿堂,但里面除了中间的水晶灯,没有其他装饰。如果有机会进去,肯定会受到更直接的震撼。
然后就是回民街的美食了,不过也是后来才知道这里和永兴坊的不同。回民街并不仅仅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回民聚居的街区,除了这条街以外,后面还有大学习巷小学习巷,这是供西域来者学习汉语的地方,当然还有前面所提的清真大寺。初来乍到的,也不知要吃些什么,就各样来了点。如果要推荐的话,我觉得石榴汁简直不要太好喝,老米家的泡馍也是我要回他打电话的。
鼓楼就在回民街的入口出,钟楼现在是南北大街的交界,即城中心,来往车辆均绕转盘而行。
终于看到四四方方的城墙了,这是我所知的第一个,真的完整的保留了城墙的城市。太感谢西安市民了,让我到今天依然能感受到,城墙的真正意义,进城,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南门,还能看到吊桥和护城河,能了解古代的长安人民,如何在城钟暮鼓声中,进城出城的。而永兴坊,是一个复原的唐代坊巷,原来,古代的长安人民生活的坊巷,是这个大小,这个样子。真的生动的了解了当时的宵禁制度,街坊四邻这几个字的真实意义。
第二天,跟着一日游的导游去了兵马俑和华清池。原来的课本上看到的兵马俑,没能引起我什么深刻的感受,但如今走入一号俑坑,唯一的感受就是,真的好大啊!从未想过如此的大,除了大得震撼人心,没有想到第二个形容词。这些泥人儿,就这样在坑道中站立了两千多年。二号馆是铜车马,总共两套,我们看到的站立车马是文物,另一件是复制品。其实这是进入兵马俑博物馆看的第一个馆,第一套站立铜车马,就用他的精美,细致,以及无数的历史的质感和细节,打动了我,更改了我对兵马俑'无聊'的刻板印象。这是一个无法用图片,无法用视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精美,只有真切的站在他的面前 ,才知道精美两个字的意义。而后续的三号馆,是秦始皇兵马俑的指挥部。四号馆,可以和陶俑面对面。 就像当初在长沙博物馆看到出土的丝绸一样,在这里,同样是被精美的细节震撼到。无法用言语表达 ,我使劲的,想要把一切深深的印刻在心里。我喜欢那尊将军俑,他微微扬起的嘴角,好像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小腿裤子的弯曲角度,宽大的鞋子,当一切的图片然后加大立体,变成比你还要高的大小,眼睛已经不能停住的搜索一切细节 ,每一个细节的发现,都是一个新的震撼。
兵马俑出来去了华清池,挺漂亮的一个园子,骊山却是比园子更有厚重的历史感。华清池虽美,但除了池子以外,其他都是后建的。倒是在骊山看的12.12 西安事变的沉浸式演出。从走进去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成了请愿的大学生中的一员。一路看得眼泪汪汪。
第三天,开始有地陪了,第一站选择的是大明宫。虽然都说大明宫只是遗址公园,现在已经什么都没有剩下,但走近丹凤门,第一感觉就是大。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城门。含元殿,立于三层夯土石基之上,走在上面往下望去,君临天下,俯瞰臣民,万国来朝的感觉就来了。含元殿和凤凤门之前巨大的广场,也同比例昭示着盛世大唐的气魄。所以虽然门票并不便宜,而遗址上什么都没有了,依然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如果没有看到这宏伟的建筑,又怎么能感受到大唐的荣耀呢。
大明宫出来,在永兴坊喝了水盆羊肉,然后上了城墙。城墙好宽,车都能走,天太冷,我没有骑自行车。从东门走到了南门,看到了护城河,和金甲士兵。然后就是大雁塔了,这里是李治为了纪念长孙皇后建立的宝塔,也是后来唐僧主持的寺庙。佛法无边。
出了大雁塔,就是大唐不夜城了。因为我出来的时候还是5点多,天没有黑,就跟妈妈在边上的星巴克坐着,等天黑,一边给这几天的拍立得照片标注日期和地点,历史与现代小资生活的完美结合,温暖和咖啡的香气,一种非常甜蜜幸福的感觉,回味悠长,好像历史那么长。
一杯咖啡没有喝完,不夜城的灯光就亮起来了, 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把这归结为西安人民给予的感动。然后去了袁家村吃晚饭,暖气和里面吃饭的红火气息,把我热得受不了。充了200的卡,但由于热,以及刚才的咖啡,以及真的很低的物价,两个人才吃了45,还剩了好多,这才摸着肚子回酒店休息.
第四天,到了陕博。西安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从原始人,到智人,这里可以挖掘到人类发展的清晰的痕迹。再到周,秦,汉,唐。原来西安的地形是山中的一块平原,所谓关中。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唐代,终于亲眼看到唐妞妞了,胖得可爱,自己的审美好像也要随之改变,讨厌网红脸,喜欢胖妞妞。但导游没有给我足够的时间,免费展区结束之后,吃个饭,下午我还要看两个收费展区。何家村遗宝和花了270门票的壁画馆。何家村遗宝就是从何家村地底下挖出来的宝贝们,怀疑是某个亲王的安史之乱西迁的时候埋下,准备回来时再挖出来,不过不知为何,就这样在地底沉睡千年。直到近代才被挖出来。全是些金银器,很漂亮,但我不想细看。
终于可以去壁画馆了,花了270的门票,两个人就是540,导游说,自从开馆这三年,他也只进去过两次,因为没人愿意掏这么多钱,说得我有些心疼钱,也不知道到底值不值。进馆前要先穿鞋套,进去以后,就是每幅壁画前一小点灯,光线控制得很暗,人也不是很多,我就这样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如前面所说,当图片上的东西,放大多倍,却没有任何马赛克,你得以见到更多的细节,同样的无法言语,同样的无比震撼。我看到了很大很大的胖妞妞,他们是侍女,手里也许端着各样物品,是服侍墓主人的。公主墓里,多是这样的侍女,我看得无法眨眼,他们的裙摆,他们的头发,胖胖的脸还有大块的腮红。男子墓里出现了马球图,狩猎图,意气风发,英姿飒爽。还有一幅之前在书里见过的外使来访图,外使的紧张和唐官员的从容,活跃于纸上。 内心的激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接着去了碑林博物馆,看到了昭陵六骏。一切都那么真实。原来小时侯学写字,描摹的字体,就是颜体,一个个刻在石碑上的字,穿越千年,原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晚上回到回民街,二刷老米家泡馍,又体会了一把biang biang面,都好好吃啊。
第五天,华山。这是一个纠结的行程,去或不去,但导游们都说,去了华山绝对不会后悔,但去好法门寺一线回来的游客,却有很多觉得无聊的。所以妈妈才下定决心,成全了华山之旅。
为什么到了西安的感受就是,原来书都里的一切都是真的。华山之险,立壁千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怀疑所有的这一切诗歌,都是为华山而写。金庸大师的华山论剑,除了华山之外,英雄豪杰们又能去哪座更雄伟奇绝的山峰论剑呢。课本没有骗我,古人没有骗我,金庸老先生没有骗我。当然 ,胆小鬼如我,坐着缆车空悬于山峰之前,缓慢越过一个山峰,到达西峰。又或是由西峰而下,翻越一个峰顶,吓得发抖也不是说假话。下了缆车到了山脚,才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晚上继续永兴坊,把该吃的再吃一遍,毕竟明天就要回了,我会想念这里的美食的。这次吃到了老潼关肉夹馍。回民街属于回民的地盘,所以能吃到的,都是回民小吃,比如羊肉泡馍,但肉夹馍,就只有牛羊肉的,并不正宗。永兴坊回汉都有,这回吃到的潼关肉夹馍是汉民小吃,猪肉做的肥瘦相宜,妈妈吃了都说好。
第六天,该走了,今天的行程是去拍照 。到了西安,我要好好的利用这个机会,换上唐装,把西安的风景保存在相机中。去了小雁塔和青龙寺外拍。感觉自己真的好奢侈,居然敢用大唐建筑当自己的摄影布景。
六天的西安之旅,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每一天都感觉新鲜。不像在其他的地方旅游,可能会觉得第一天新鲜,第二天习惯,第三天有点想家。但在西安,每天的新发现,都让人感到惊喜,肉夹馍,水盆羊肉,羊肉泡馍,羊杂汤,凉皮 我可以连吃十天至少。回家的路上有些惆怅 ,西安,真是一个让人留连往返的城市。
后记:
再摘录两句知乎上的话
√在这里打车,和司机聊天,师傅说:“八百里秦川养三千万懒汉,西安呀,就靠着地下埋那些东西赚你们外地人的钱呀,经济不行,丢人呀。”
买单时老板会去掉两三块钱的零头,斤斤计较?不存在的。
在这里,经常会觉得既吵又安静。
{这一句实在是有太切身的体会,除了在景区里感觉到游客的那种吵不算,西安本身更多的就是又吵又安静。吵也许是地上的人,安静 ,大概是遗落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