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坊间旧忆——书春
前文提到对联是由古时候驱魔的桃符演变而来,今天就和您聊一聊写对子的一些陈年旧事。对联也叫楹联或对子,旧时一到了年根下尤其是进入腊月二十以后街面上就有书写对子的摊位了,一些私塾先生利用放年假的机会写写对子小赚些润笔之资,也有人免费书写对子搞一些公益活动,此种写对子方式俗称为“书春”。

此时的私塾先生会自带一些笔墨纸砚,寻一家临街商铺在商家的屋檐下,借一张木桌,一张木凳摆开阵式操练起来。早年间平民百姓中文盲极多许多人大字不识一个,但是逢年过节时一般都要买一副对子和一张写着“福”的大红纸贴在家中图一个喜庆吉祥。
写对子所用的纸张都是一些大红纸,其实不然旧时写对子所用的纸张还有朱红、翠绿、柿黄三色,最讲究的则是洒金洒银的纸张。一般的寺庙和庵院写对子则用浅黄色的纸张。父母过世后守孝期间赶上春节不能用红纸写对子,老话说是大不敬但又不能不写,此时可用净绿色天地头加蓝色的纸写春联。

私塾先生首先在铺面房屋檐下摆好桌子,在墙上贴一纸“招帖”,就是现在的广告,招贴纸上书写着两个正楷大字“书春”,亦有写“借纸学书”的或写“换鹤”,人家大老远一看就知道是卖的对子的小摊儿。“借纸学书”您看老学究多谦虚,不愧为教书先生深知山外有山万事不能托大的道理做人一定要低调。如果写“换鹤”一词就有些自大骄傲了,那位先生说了写“换鹤”两字怎么就成骄傲自大了哪?请您看完全文便自知分晓。当然老学究们写“书春”的多一些,而写“借纸学书”的少一些,绝少有人写“换鹤”二字的。“换鹤”一词看似简单这里面大有说道,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典故,讲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瑯琊(今山东)临沂人。坊间传闻;东晋时的王羲之曾做过右军将军,故而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写的字结构匀称笔峰雄奇有力非常地漂亮,书法自成一家被世人称誉为:“书圣”,可谓是千金难求其一字,王羲之流传下来的字帖被誉为“右军帖”均为书法珍品。尤其是其行书“兰亭序”乃为世间罕见的极品佳作,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之美誉。据说兰亭序的书法真迹已经不存在了,世间所传均为临摹本。
王羲之一生极喜爱仙鹤,一次外出到一处寺庙去进香拜佛,看见寺院内的鹤园内养着一群雪白的鹤不停地高声鸣叫并伴以翩翩鹤舞,王羲之一见白鹤就极其喜欢,是越看越爱就想花钱买几只白鹤。一问寺庙的方丈回答就是两个字“不卖”给多少钱也不卖寺庙里也不缺钱,您想要仙鹤须写字来换。具体方法就是让王羲之抄写一部佛法的经书,然后寺庙将这一大群白鹤就全部送给您。这就是王羲之抄写经书换白鹤的故事。这个王羲之也不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人家做的局哪?

旧时对子摊儿写的对子大概可分为两大类,普通类和商业类。又可分为“门心对”和“屋门对”,过节时写的对子都写一些吉祥话。普通的对子一般都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
商业对子则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门迎晓日财源广,户纳春风吉庆多”;“财如晓日腾云起,利似春潮带雨来”。店铺里外都贴满了对子,而账房里面写的则是字组;“日进斗金”;“黄金万两”;“招财进宝”。对子横批则是“抬头见喜”;“紫气东来”;“一元复始”;“出门见吉”等。并且书写了大小不同的“福”字。
然而写得最多也最简单的就是写给灶王爷他老人家的吉祥对;“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没办法,他老人家文化水平不高大小也是一个神仙而且就喜欢这两句,也最喜爱这副对子而且是百看不厌。
癸巳年十月
一蓑烟雨任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