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读书心得
当我开始接触《周易》的时候,对于该书有一定的误解,认为仅仅是一种占术,更分不清楚其与算命有什么区分。读了《周易》大概扫盲了自己的误区。周易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哲学。
《周易》,以自然之象,转化为卦象。乾为天,坤为地……等等,卦象由“—”“- -”组成,一横为阳,两小横为阴,阴阳互生。最主要的观念就是阴阳相生。所以看得是阴和阳的关系。
《周易》先有八卦,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也是基础卦。再推演,八八组合,形成六十四个卦象。一爻就是一行,基础卦都是三爻,也就是三行。而六十四卦是基础卦的组合,就是六爻,也就是六横。
形成了六爻的卦象之后,关键要解释这六爻。就是看这六爻的关系了。首先,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记住从底部向上数,而不是由上而下。一、三、五应该是阳,也就是“—”,这就是“当位”,大概意思就是应该是这个位置,但是如果一、三、五上不是“—”,而是“- -”,这就是“不当位”,“当位”就比较吉利,不当就是“失位”了。同样,二、四、六应该是“- -”。为了区分,阳爻用九来表示,阴爻用六来表示。比如第三爻是“- -”,就叫做“六 三”,来表示这个爻的位置和性质。如第五爻为阳,就叫做“九五”。“六”“九”是相对于“阴”“阳”的。
有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大概就可以分析关系了。当然分析关系就比较复杂了,一要看“当位”。还是不“当位”,第二要看有没有“应”。什么是“应”,在六爻中,一和四应,二和五应,三和六应。如果第一爻为阳,第四爻为阴,两者就是互应上了。如果两个同为阳,这就是没有应。有应了就比较吉利。这就是阴阳相合。
其次,要看里面的八卦中的象。比如六十四卦中第一卦是“乾”,它是八卦中“乾”和“乾”的组合。记住,八卦是三横,六十四卦是六横,所以后者是前者的两两组合。六十四卦中的“乾”,六爻都是阳,纯阳。但是这里二、四、六三爻处在“失位”上了。这个就要分析了。
此外,六爻中还存在着八卦的卦象,比如二爻到四爻可以组合一个八卦卦象,三爻到五爻可以组成一个八卦中的卦象,还有一到四,二到六都是八卦的基础卦象,这就要分析这几个八卦基础卦象的关系。分析来自什么,来自八卦这几个卦象所代表的含义。当然每个八卦的基础卦象包含太多意思,比如“坤”可以代表母亲,也可以代表大地,等等。这样就会存在,虽然推算出来了,但是解释可以变得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用符号说明,就是一个符号可以代表多种含义,符号加符号就更多含义了。《周易》这个时候就不像数学语言了,数学语言有其确定性,而“卦象”是没有确定的。
在过程的推倒上,周易是把万物化为卦,而用卦来解释万物。这个推倒过程肯定是不符合科学的,但是不妨碍它能推倒一个合理的结论。要想学好“周易”,那就必须十分清楚的记忆每个符号的含义,以及每个卦象的含义。单纯的从为人处世上来说,《周易》提供了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有他的价值和意义。
从我个人来看,《周易》就是编了一套神秘语言体系,教人、教统治者如何做人,如何治理天下。不过这套体系,还是挺有意思。孔子五十而学易,我想他可能应该更在意的是《周易》教给他的道理。
此外,多读读《周易》,对于个人来说,有很大益处。今天,我们很崇尚欧美,对于国学不大关注。大概也是受了某些人的煽动,认为国学多糟粕,但只有亲自读了才知道,原来并非想象的那个样子。人与人的矛盾、复杂、对立,是今天我们面临的困境,人与自然的对立是今天的社会一大隐患,《周易》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们告诫和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