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素养教育通讯(2019.12)

金融素养教育动态
1. 在2019中国金融服务与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综合处处长王瑱说,“我们会着手加快制订金融教育相关的制度和标准,编制适宜的金融教育读本……利用新技术提升公众的数字素养和金融素养……”
在教育目标方面,新的表达是“将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态度、行为和技能的提升并重”,显示金融部门在教育方向上有一个认识上的改变,以及信心。
2. 2019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主题为“智慧校园里的财经素养教育”。
3. 为庆祝世界储蓄日(10.31),10月24日,国际储蓄与零售银行协会(WSBI-ESBG)在布鲁塞尔金融教育年会的主题是“进化、革命——数字时代的金融素养教育”。会议将金融数字化称为颠覆性变革,金融教育的项目和评估方法都要相应改变,例如澄清哪些金融技能对数字化特别敏感,ICO、比特币和智能理财顾问。
4.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争者杨安泽以主张全民基本收入而知名,他的政策是给18-64岁的美国人每月发放1000美元。10月,杨在twitter上写道,“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人们手上没有钱,金融教育很难起作用”。这段话召来了许多争议,例如穷人究竟需要现金还是金融教育。
研究与观点一
OECD报告《数字化与金融素养教育》
朗杰
2018年7月,OECDt和G20联合发布政策报告,名称为Digitaliza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这份报告提出了基于数字环境下金融服务的特性、优势和风险的分析以及它们对金融素养教育的启发。
报告指出的基本任务
OECD对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工作定义是,“使用数字技术,包括电子货币、移动金融服务、在线金融服务、电子出纳和无分行银行的金融运营,不论它是出自银行还是非银行机构”。数字化对消费者和企业家带来的价值包括
扩大金融服务对象
更方便、快捷、安全和及时的交易
个性化定制和支持,有助于发展金融素养、信心和经验。
在数字化界面,金融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增加有成果的互动
增加了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特别是金融技术公司。
在上述价值考虑中,一个被反复提到的受益领域是普惠金融,希望数字金融服务能够向过去被排除在金融市场之外的消费者参与金融。OECD对数字化金融服务的风险主要归纳为
ü 市场维度:新的未经考验的产品、准备不足的消费者、新型的欺诈、用户数据安全风险、用户画像和用户排队、快速授予信用和其他利用消费者行为偏差的做法。
ü 监管维度:披露不足、跨国监管、数据保护、监管机构间协调。
ü 消费者维度:数字与金融素养水平提高跟不上市场数字化,在年轻中这个情况同样存在。
ü 技术维度:算法带来新风险,例如可能将某些消费群体排队在外,错误信息可能导致额外的费用。
关于数字金融服务环境下金融素养和金融教育近期的工作目标,OECD认为主要有以下几项.
ü 在现有的国家(金融教育)战略中,加入数字金融服务的要素
ü 确认数字金融服务环境下消费者所需要发展的关键能力,在国家层面开发数字金融素养核心能力框架。其目标包括建立对数字金融服务的信任,保护消费者免于数字犯罪和滥用的侵害,避免消费者因为数字分析和画像被排除在数字服务之外,帮助消费者避开快速在线信用工具的诱惑。
ü 通过各种渠道将相关的金融教育提供给未来的数字金融服务消费者。
ü 鼓励设计和使用高品质的数字化工具来提供金融教育,特别是支持积极的金融行为和决策。
ü 促进数字环境下金融素养教育中的标准化评估方法设计,推动早期采用和方法传播。
安全使用数字化金融服务的金融素养核心能力框架
除了OECD已经发布的成人与青少年金融素养教育核心技能框架之外,还需要考虑由于金融服务数字化所导致的新的挑战和风险。根据本国情况,将新的技能要求纳入框架。OECD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建议。
(一)对数字金融服务、金融系统和技术创新的信任。
ü 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它们的优点和风险(电子货币、手机银行、众筹、P2P、电子借贷和保险、加密货币)。
ü 知道某些产品或服务是不正规的和没有充分监管的,在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加密货币,ICO)。对一些新的金融服务,如智能理财顾问服务,消费者需要区分这些工具是在提供理财咨询,还是在执行顾客的理财决策。
ü 了解数字化世界中的消费者拥有与传统服务中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ü 理解以数字方式签署合同、接受条款的含义
(二)赋能消费者对抗滥用数据资源的排除行为,包括大数据和数字画像行为。
整个经济的数字化使得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留下了大量的数字化足迹。除了传统金融服务机构,这些数据还保存在在线零售、众筹、P2P平台、社交网络平台、互联网服务商和政府机构。数字画像技术有可能损害消费者权利,形成消费服务中的歧视,例如不同的服务和价格。为此,消费者需要了解哪些行为可以保护自己。
ü 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数字足迹。了解哪些行为可能泄露个人数据,如身份号码、账号、地址、生日或其他政府发放的数据。
ü 评估金融(或其他)服务机构所要求的信息是否相关,以及它们是如何存储和使用的。
(三)支持弱势消费者避免过度依赖方便的在线借贷工具和过度负债
政府政策应当考虑指导消费者在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改进财务管理,包括记录在线金融服务(交易)、在线财务报表、了解如何比较和选择数字服务。在借贷方面,短期借贷服务的增加特别要引起关注,这些服务已经数字化并且提供即刻批准。这类借贷不仅费用高,而且特别针对支付手段不多 的消费者,使得特定人群,如学生、年轻人和低收入消费者风险增加。
ü 了解简化流程的借贷及其营销所带来的诱惑,能够引发不正确的行为,以及如何管理这种诱惑。避免形成使用方便的数字化借贷的习惯,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掌握借贷和债务水平。
ü 消费者应当知道他们的数据会用来制造用户画像或个人数据记录,包括价格敏感性、借贷需要、归还历史,消费者应当了解这些做法对他们的影响。
ü 了解使用循环借贷和数字化短期借贷的成本和风险,以及不能偿付的代价。
ü 了解如何分析、对比传统借贷与数字借贷,这些借贷的合理用途以及优点和缺点。
ü 了解他们所使用的产品的监管和消费者保护。
(四)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免于数字化犯罪的侵害
这些潜在的侵害包括在线欺诈、钓鱼、社交骗局、账户黑客或数据窃取,政府政策应当帮助消费者提高识别能力,知道消费者有责任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ü 在使用数字化金融服务之前,消费者应当知道什么是在线欺诈、信息安全风险,包括在使用账户聚合工具时(屏幕抓取)
ü 了解账户聚合工具提供了哪些可能,如何安全使用,在可能向第三方提供账户信息时如何停止使用
ü 损害救济机制和如何使用,如何向适当的裁判机构投诉。
OECD主张重点运用技术方法来提供数字金融条件下的金融素养教育。数字方法的优点包括互动、敏捷、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时间、节奏、形式和场地)、用户友好、吸引年轻人。
ü 低成本、大规模、方便获得,通过账户管理实现个性化服务
ü 强化对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核心技能、信心和经验。提供实时的概念和产品测试,通过试验和试错来学习、(人工)控制环境下的失败体验,有助于培养财务习惯和态度,增加信心(互动和游戏),提升整体财务决策能力。
ü 通过数字化工具如预算/消费跟踪、目标设定、远程学习强化财务管理和控制技能。使用自我助推工具或即时信息克服行为偏差,鼓励积极的财务行为,如目标设定、反馈和提醒机制。
ü 利用数字化方式实现大规模的项目评估。
总体来说,OECD的报告的基调是将数字化金融服务与普惠金融联系起来,强调对数字化金融的信任和信心。在推动数字化环境下的金融素养教育方面,OECD尽管表明了推进的坚定立场,却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或分歧。例如它没有给出一个digital financial literacy的定义,甚至无法确定这样一个定义是否需要。对于究竟哪些核心技能构成digital financial literacy,OECD将这个问题留给各国政府。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于传统金融监管存在着国际共识,而国家间数字金融服务的市场监管差异很大,需要考虑本地需要。例如,印度特别关注让贫困群体通过数字化金融服务参与金融市场。此外,教学案例积累不足和数据分析不足也是导致digital financial literacy虽然能够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却难以准确定义。
文献来源:OECD (2018). G20/OECD INFE Policy Guidance Digitaliza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
金融素养教育参考文献(可索取原始文件)
Bureau of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2016.Building blocks to help youth achieve financial capability:A new model and recommendations[R].Washington.
Lusardi A, Mitchell OS.2014.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52 (1), 5-44.
Mandell Lewis ,Kliein Linda Schmid, 2009.The Impact of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on Subsequent Finan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Financial Counseling and Planning.vol 20(1).15-24
OECD. 2013.Advancing National Strategies for Financial Education.
OECD. 2014.PISA 2012 Results: Students and Money, financial literacy skills for the 21st century
OECD .2015. OECD/INFE Core competencies framework on financial literacy for youth
OECD .2016. G20/OECD INFE Core competencies framework on financial literacy for adults
OECD. 2017.PISA 2015 Results (Volume IV) Students' Financial Literacy
Thaler Richard, Benartzi Shlomo.2004. Save More Tomorrow: Using Behavioral Economics to Increase Employee Saving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12: S164-S187.
Urban Carly, Schmeiser Maximilian, Alexandra Brown, Collins J.Michael, 2014. State Mandated Financial Education and the Credit Behavior of Young Adults.FEDS Working Paper No. 2014-68, Federal Reserve Board, Washington, DC.
Van Rooij, Maarten C.J., et al. 2011.Financial Literacy,Retirement Planning and Household Wealth[J].The Economic Journal. 122(560): 449–478.
Walstad. William B. Rebeck. Ken. 2017. The Test of Financial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48:2, 113-122.
Walstad. William B, etc.,2017.Perspectives on evaluation in financial education: Landscape, issues, and studie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Vol 48.iss 2.93-112.
Whitebread. David and Bingham.Sue ,2013.Habit Formation and Learning in Young Children[R].
Yan. Wang, 2014.APEC Guidebook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Literacy in Basic Education[R].
JA中国.2015.中小学金融理财教育课程框架[R].北京.
国务院办公厅.2015.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彭显琪、朱小梅.2018. 消费者金融素养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 (2).99-116
清崎 罗伯特·T. 2000. 穷爸爸 富爸爸[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孙忠.2016.提高国民金融素养,中小学何为[J].人民教育.(22).58-60
俞达 刘墨海.2014.金融素质教育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10).58-59.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2018.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J]大学(研究版).(1).9-39
中国人民银行金钱消费权益保护局.2017.金融知识普及读本.2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人民银行金钱消费权益保护局.2017.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报告
约稿邀请
本通讯是金融素养教育的同仁交流平台。欢迎教师和研究人员来稿发布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成果。通讯秘书:szbook2005@sina.com